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区域交通状态特征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12 04: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区域交通状态特征评价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交通状态分析 路网运行评价 数据可视化 拥堵模式 空间聚类


【摘要】:引入交通拥堵时空累积指标对区域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判别与定量分析,建立拥堵源与拥堵评价点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构建可视化模型,利用梯度方向直方图与主成分分析法对交通运行状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高斯混合聚类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划分区域交通拥堵的空间分布模式。选择了广州23 478辆出租车,得到了509 376个数据样本,并对交通路网拥堵模式进行识别和划分,分析和评价了城市交通拥堵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3个样本的拥堵强度平均值分别为0.558、0.559、0.559,交通拥堵聚集度指标分别为3.518、3.121、2.800,3个样本的整体路网拥堵强度相同,但是空间拥堵分布有较大差异;广州在拥堵等级为6时的3种拥堵模式的主要聚集区域数分别为2、4、3个,符合实际调查结果。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更科学直观地描述区域交通拥堵程度和分布情况以及空间层面上的城市区域交通运行规律。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G01B04)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0引言城市交通路网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状态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科学的交通状态分析能描述拥堵演化规律,合理的交通评价能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城市路网中拥堵的时空分布信息,为交通出行提供指引,为城市交通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奠定基础。图1研究框架Fig.1 Resear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友;宋博文;;基于公交车的多车型动态路阻函数建模与仿真[J];公路;2014年01期

2 宋博文;张俊友;李庆印;柳奇;;基于交通波理论的改进动态路阻函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张乐晨;;应急交通疏散中的分期疏散策略研究[J];安全;2014年05期

4 杨泳;严余松;户佐安;古沐松;;城市快速路改进型元胞传输模型及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6期

5 Zhang Qin;Huang Xiaoqing;Liu Wenbo;Zhu Yongjun;Le Jun;;AN EFFECTIVE IMAGE RETRIEVAL METHOD BASED 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COLLAGE ERROR AND MOMENT INVARIANTS[J];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2013年04期

6 周亚飞;蔡靖;程霄楠;谢天生;;应急交通疏散中的逆向车道操作方法[J];科技导报;2013年Z2期

7 杜实;许文宇;;基于元胞传输理论的航空器进场优化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9期

8 冯博;李伟;王丽娜;;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信号优化控制与仿真[J];测控技术;2014年05期

9 杜实;许文宇;;单机排序元胞传输模型在终端区排序中的应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何胜学;;前向树状紧急疏散网络的自适应性控制策略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城市快速路交通态势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赵玲;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分析及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何忠贺;切换服务网络的稳定性及交通信号控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田钧方;基于基本图和三相交通流理论的离散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陈喜群;交通流动态随机演化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邢岩;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玺;日变路网动态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孙华;基于鲁棒优化的城市交通网络设计模型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屈云超;密集人群疏散行为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10 陈春雷;面向GPGPU的并行增量式聚类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贺;应用于路径诱导系统的动态交通网络组合模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 陈凯溆;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饱和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楼小明;考虑信号优化控制的城市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卫卫;北京快速路匝道系统交通特性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宋明磊;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状态识别及传播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韩兴广;城市交通网络的路段传输图模型:建模与分析及仿真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熊强;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城市快速路网建模与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8 马继萍;快速路出口匝道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臧广智;考虑交叉口车辆排队的动态路径诱导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胡灵龙;基于MPC的快速路入口匝道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伟;邵春福;杨励雅;;耗散结构及熵变理论在区域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0期

2 安居;刘小明;陈永胜;;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2期

3 顾东升;;区域交通转型发展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03期

4 贺崇明;马小毅;;广州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J];城市交通;2008年04期

5 安居;陈燕凌;周福全;;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用地面积阈值计算及关键指标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6期

6 ;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战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1期

7 赵莉;;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编制的探讨——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区为例[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3年01期

8 王根城;刘小明;安居;;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1期

9 许丰恺;杨家其;魏丹;;我国区域交通发展与交通服务公平性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年02期

10 王根城;刘小明;;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定位与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峰;;淄博火车站及其周边区域交通问题的初步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建;;鲁南城市带区域交通发展评价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晔;田园;卢丹妮;;区域交通仿生自适应活动场模型研究[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聂大华;张仁;;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交通组织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武胜;张琦;王秋平;;基于GSPN的城市区域交通控制评价优化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建闽;周沛;刘轼介;;区域交叉口群协调控制方法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宇;再接再厉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 群策群力缓解局部区域交通拥堵[N];宁波日报;2010年

2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王淑芳;南站区域交通秩序明显好转[N];宁波日报;2010年

3 刘贤芳 廖平 记者 向德孟;构建区域交通网络[N];广元日报;2010年

4 肖一邋刘先琴 河南省交通厅厅 安惠元;加快建立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李立强;交通运输部挂牌首月 直面区域交通纷争[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记者宁波 通讯员王大建;汉川6亿元发展区域交通[N];孝感日报;2009年

7 李茁邋通讯员 胡励君;省会整治长善垸区域交通秩序[N];湖南日报;2007年

8 田强;巴州区构建区域交通网络[N];巴中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陆龙 见习记者 胡安娜;强劲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努力提升区域交通优势[N];绍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吴向正 通讯员 宋惕安 王营定;市区部分区域交通严重拥堵[N];宁波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进有;区域交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席申娥;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高桂凤;区域交通网络布局形态与需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李楠;区域交通信息集成与运输需求预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凌;区域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2 符开业;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朱亚男;新疆南疆区域交通与经济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董友球;基于强化学习的区域交通控制方法研究[D];五邑大学;2008年

5 王荣辉;区域交通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申丽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区域交通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亮;城市区域交通组织关键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甘洪潮;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交通协调控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宁;基于异构道路监控系统的分布式区域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魏强;基于固定检测器的区域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1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81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