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进口道换道行为研究及建模
本文关键词:交叉口进口道换道行为研究及建模 出处:《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对信号交叉口上游车辆换道行为进行分析,以元胞自动机交通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自由换道模型及强制换道模型提出了进口道附近路段的综合换道模型,并对原有强制换道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对综合换道模型进行模拟,得出进口道附近交通流的时空关系及密度关系图.模拟结果表明,车流密度在[0,0.2]及[0.4,0.6]范围时,进口道换道率变化率较高;同时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换道率的增加,平均车速逐渐降低,但在高密度下,车速随换道率变化并不显著.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raffic change behavio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based 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traffic flow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free change model and the forced change model, a comprehensive road changing model near the entrance road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changing model, the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hip and density relation diagram of traffic flow near the entrance road are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ffic density is in the range of. [00. 2] and. [In the range of 0.4 ~ 0.6, the rate of change of inlet channel change rate is higher;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hange rate, the average speed decreases gradually at the middle and low density, but at the high density, the change of the speed with the change rate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2CB725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71101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2012JBM057)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U491.25
【正文快照】: 1引言交通流理论作为一门复杂的交叉性学科,一直以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交通流理论的方法有概率论法、流体力学法、系统动力学法等.元胞自动机是一种能在时间、空间、状态等实现多维离散的动力系统[1].由于这些特点有利于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研究复合复杂系统的目的,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有军;曹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强制换道模型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3期
2 吴建;;交叉口进口段车辆折算系数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5期
3 薛郁,董力耘,戴世强;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减速概率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4 邝华,孔令江,刘慕仁;多速混合车辆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5 郑容森,谭惠丽,孔令江,刘慕仁;双车道多速车辆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8期
6 吴可非;孔令江;刘慕仁;;双车道元胞自动机NS和WWH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亢红霞;钱勇生;汪海龙;;大型客车影响的双车道多速混合交通流CA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8期
2 顾九春;陈燕;汪海龙;张全忠;;大型货车影响的高速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7期
3 胡晓辉;何晓庆;郑峰;陈永;;一种改进CA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16期
4 汪海龙;钱勇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港湾公交站间距影响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年11期
5 盛鹏;赵树龙;宋万忠;刘怡光;杨梦龙;;基于旅行时间检测系统的交通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年11期
6 龚永罡;陈涛;;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8年09期
7 王守宝;钱勇生;亢红霞;;周期边界条件下多速混合车流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8年10期
8 祁小卿;贺国光;;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交通流混沌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10期
9 周彬彬;李青;;开放边界条件下的安全驾驶交通流模型[J];计算机仿真;2009年11期
10 邓建华;朱从坤;;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自行车流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0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艳娜;周子力;王新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模糊控制换道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7年05期
2 徐良杰;城市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3年04期
3 薛郁,董力耘,戴世强;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减速概率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4 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开放边界条件下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5 雷丽,薛郁,戴世强;交通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敏感驾驶模型[J];物理学报;2003年09期
6 汪秉宏,邝乐琪,许伯铭;高速公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一种统计平均解耦处理[J];物理学报;1998年06期
7 李华兵,陈若航,刘慕仁,孔令江;车辆从车道进入与转出的一维多速随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1998年11期
8 王玉鹏;;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延误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玲;熊辉;;基于运动学的换道安全间距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04期
2 楼大成;;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J];硅谷;2014年05期
3 杨建国,王金梅,李庆丰,王兆安;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4 杨小宝;张宁;;任意性换道模型的比较与选择[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4期
5 刘小明;郑淑晖;蒋新春;;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6 杨小宝;;考虑实施过程的车辆换道模型及其应用[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7 金立生;Bartvan Arem;杨双宾;Mascha van der Voort;Martijn Tideman;;高速公路汽车辅助驾驶安全换道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8 李玮;高德芝;段建民;;智能车辆自由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9 王崇伦;李振龙;陈阳舟;代桂平;;考虑换道约束空间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10 付静静;孙浩;杜春臣;;基于驾驶人换道行为的换道决策辅助系统预警时间研究[J];北京汽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安英;;基于预判概率的换道决策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玮;段建民;龚建伟;;障碍物条件下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的近优解[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杨晓光;孙剑;;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龙俊;换道超车,,才有机会后来居上[N];四川日报;2014年
2 记者 徐景明;车一进隧道就不允许换道[N];厦门日报;2010年
3 闻天;安全驾车十二诀[N];华夏时报;2004年
4 记者 袁弘 张全能;让路法国梧桐 成都公交车换道行驶[N];成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2 王畅;车辆换道预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侯海晶;高速公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党睿娜;具有换道辅助功能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D];清华大学;2013年
5 罗强;面向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的车道偏离及换道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漆巍巍;城市道路拥堵状态下驾驶人生理及换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朱愿;基于视觉和雷达的智能车辆自主换道决策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8 周立军;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特性的跟驰及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游峰;智能车辆自动换道与自动超车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任殿波;自动化公路系统车辆纵横向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双宾;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辅助换道预警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杜毓皓;基于驾驶人主观判断的换道安全界限时刻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郑楚清;车辆换道预警系统的越线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郑华荣;考虑周边车辆驾驶意图的换道危险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毛锦;考虑驾驶风格的换道预警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7 常浩;车路协同下的车辆换道驾驶辅助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彩霞;交通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秦加合;用于换道仿真的车辆运动控制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戚志锦;4WS车辆高速公路智能换道避障安全行车辅助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7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