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道路交通警告标志的辨识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06 00:10

  本文关键词:道路交通警告标志的辨识度评价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辨识度 公路运输 警告标志 实验 反应时间


【摘要】:现有的交通警告标志辨识度研究未考虑选项心理暗示与辨认反应,为弥补因此造成的不足,将改进的模糊问卷调查法与基于E-Prime试验系统的试验研究相结合,对国标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的62个道路警告标志的辨认错误率与辨认反应时长进行评价,利用数理统计及三级分法找出其中辨识度差的警告类标志,并对部分筛选出的实例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现有道路交通警告标志中,多股轨道与道路相交、注意分离式道路、到无人看守铁道路口100 m、注意保持车距等25个警告标志(占40.32%)的辨识度较差,其中多股轨道与道路相交、注意分离式道路、到无人看守铁道路口100 m等10个标志(占16.13%)的错误率、反应时长等指标尤为突出,辨识度极差。最后参考国外标志设计方案,对部分道路交通标志进行了改进,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道路交通警告标志辨识度有了明显提高。
[Abstract]:The existing traffic warning sign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did not consider the options and identify psychological reaction, to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te, fuzzy questionnaire improve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E-Prime tes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 5768 - 62 road 2009< road traffic signs and markings > in the warning sign identification error identification rate and response time is long evaluation,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ree division method to find out the identification of bad warning sign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design scheme of possible examples of some sele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road traffic warning signs, multi track and road inters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separated road unattended railway crossing 100, to m, to keep the distance between vehicles and other 25 warning signs (40.32%) less recognizable, which shares rail and road inters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separated road, to no one The railway junction 100 m 10 mark (16.13%) error rate, response time and other indicator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recognition is poor. The final design reference marks on the part of the road traffic signs were improv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road traffic warning sign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分类号】:U491.52
【正文快照】: 0引言道路交通警告标志在所有的道路交通标志中占据了很特殊的位置(设计与设置的特殊性等),其对于交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控制性[1]。虽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与规定屡次改进,但仍然存在部分标志辨识度不高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重点研究现有国标GB 5768—2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晓旭;陈沅江;;山区高等级公路路侧安全物元可拓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业权;胡满;吴谦;方传新;;基于物元可拓的高压油气井井控风险定量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慧;基于物元可拓的等级保护测评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杨;马荣国;王龙飞;牛玉欣;;公路路侧安全等级评价与分级路侧防护[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2 陈乐生,游宏,李永江,白书锋;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危险度划分方法研究[J];公路;2005年11期

3 郑恒;李长城;刘煜;;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路侧安全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4 游克思;孙璐;顾文钧;;山区公路路侧安全定量化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5 陈沅江;陈熠;;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的RST-GCE法评价[J];科技导报;2011年3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清;贾岩;周海生;周宇亮;王贵增;;穿村镇公路警告标志前置距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2期

2 ;考考您[J];汽车运用;1997年06期

3 潘兵宏;陈天幸;;保证夜间视距的警告类标志前置距离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4 傅以诺;;故障车未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酿事故[J];汽车与安全;2008年10期

5 蒋克勤;;画有音符的路标[J];公路;1985年08期

6 R.N.Schwab,D.J.Mace,丁佑民;复杂背景对标志的亮度要求[J];照明工程学报;1994年Z1期

7 翟忠民 ,钱劭武;道路交通部分新标志标线(4)[J];汽车与安全;2000年04期

8 刘海强;新的交通安全标志您看得懂吗?[J];摩托车;2002年02期

9 赵晓华;关伟;黄利华;荣建;;急弯处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9期

10 ;福州警方公布周边国省道测速点[J];安全与健康;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瑞峰;;产品警告标志的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Drew J.Buoni;;交通标志的形状和颜色[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唐小玉 实习生 杨欣悦;落实“生命高于一切”理念[N];柳州日报;2011年

2 金军;高速公路上爆胎如何应对[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3 ;水利安全生产知识问答⑦[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时报记者 杜红梅;路边修车被撞 自己也有责?[N];滨海时报;2012年

5 朱言;依法防范夏天多雨季节高速事故[N];江苏法制报;2014年

6 张守高 朱成恩;泗阳完善村路安全设施[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建国 书生 实习记者 徐栋 通讯员 傅铭;地区重拳出击遏制恶性交通事故[N];阿克苏日报;2006年

8 张胜利 马伟利;公路上修车酿惨祸判刑5年[N];中国交通报;2004年

9 高唐;加拿大遇菌变色的食品新包装问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10 江苏 李劲飚;强龙压住地头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碧莹;基于事故风险分析的公路警告标志系统优化设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吴文静;交通警告标志设置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海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警告标志的识别[D];东北大学;2011年

4 郭瑞利;基于理解性的道路交通标志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5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85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