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连续式桥梁伸缩缝界面黏结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6:18

  本文关键词:连续式桥梁伸缩缝界面黏结性能研究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伸缩缝界面 有限元 黏结性能


【摘要】: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连续式桥梁伸缩缝界面在交通荷载及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的受力特征;探讨了连续式桥梁伸缩缝界面脱开原因;研究了伸缩缝材料模量、铺装厚度、宽度和界面接触条件对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收缩变形比较大时,界面温度拉应力比界面荷载剪应力对界面黏结状态影响大;当温度收缩变形比较小时,界面温度拉应力比界面荷载剪应力对界面黏结状态影响小;适当地增加伸缩缝材料的模量和宽度,减小铺装厚度和界面摩擦系数可以相应提高伸缩缝界面的黏结性能。
[Abstract]: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continuous bridge expansion joint in the interface deformation of traffic load and temperature shrinkag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action; discusses the continuous bridge expansion joint interface fracture reason; study the expansion joints material modulus, pavement thickness, width and contact condi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ial bond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 shrinkage deformation is large, the interface temperature stress ratio load interface shear stress effect on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state; when the temperature shrinkage deformation is small, the interface temperature stress ratio load interface shear stress on the bonding interface state effect;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material modulus and expansion joint width, reducing pavement the thickne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can increase bonding properties of expansion joint interfac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43.31
【正文快照】: 连续式桥梁伸缩缝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桥梁伸缩缝,由沥青结合料、集料、搭接钢板和填塞料4个部分构成[1],其结构示意如图1。连续式桥梁伸缩缝兼具施工简便、成本低廉、行车舒适、使用年限长、以及可半幅施工不中断交通等诸多优点,在欧美及东南亚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瑞波;祁文洋;李美玲;;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沥青路面动力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2 王朝辉;王选仓;陈希梅;;夹层层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抗开裂性能影响[J];公路;2009年04期

3 罗辉;朱宏平;陈传尧;;沥青路面的热粘弹性温度应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4 蒋洋;王晓谋;胡元鑫;;不同拓宽条件下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特征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5 陈团结;汪双杰;朱洪洲;;硅藻土沥青混合料阻热性能及其对冻土地基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6 刘红坡;邱延峻;;基于层间状态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1期

7 郑健龙;陈骁;李庆瑞;应荣华;;热态沥青混合料路面振动压实过程ANSYS模拟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10期

8 董强;凌天清;宋宁强;袁新川;;水泥混凝土T梁桥沥青铺装结构温度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9期

9 张丽宏;廖福星;刘巨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07期

10 汪生军;马春珊;;多年冻土区保温板路基的优化设计[J];青海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禹;蔡袁强;;动荷载作用下影响加筋效果的因素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刘明路;赵金城;靳猛;;火灾作用下海洋平台温度场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朱旭红;王纯鸣;;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系统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傅工范;赵文琴;;破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朝晖;李振科;李九苏;;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鲁鹰;陈玉广;尹骁;;钢管支架支撑系统的有限元静力分析[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孙滨;武汉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车[N];湖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林U,

本文编号:1397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97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