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新型横向金属阻尼器研究
本文选题:金属阻尼器 切入点:横向抗震需求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4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桥梁对横向金属阻尼器的抗震性能需求,在现有钢阻尼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桥梁横向的新型金属阻尼器。然后阐明其力学性能,并提出了金属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制作金属阻尼器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金属阻尼器具有很好的滞回耗能特性,滞回模型可采用等效双线性模型,同时具有很大的位移能力(漂移率大于50%),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地震过程中复杂的接触条件,不同三角形钢板具有很好的同步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teel dampers, a new type of metal damper i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transverse of bridge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damper are also expounded, based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verse metal dampers of the bridges, an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teel dampers, a new type of metal dampers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quasi-static test of metal damper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al damper has good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hysteretic model can be used as an equivalent bilinear model with great displacement capability (the drift rate is greater than 50%) and can adapt to the complicated contact conditions during earthquake. Different triangular steel plates have good synchronism.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计划项目(2013CB036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75)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0-B-09)
【分类号】:U442.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燕峰,李世国;汽车座椅的设计与优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董晓亮;高岳林;何郁波;;多目标规划各类解之间的讨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李三群,刘海平,郑智刚,陶辰立;火炮射击稳定性的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与虚拟样机融合优化[J];兵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5 李强;夏群利;崔莹莹;温求遒;;空地制导炸弹可攻击区的快速解算方法[J];兵工学报;2012年04期
6 唐京桥,刘志东;采样控制系统鲁棒稳定界[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李慧云,刘百善;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瑜,朱学军,谭家华;模糊罚函数遗传算法在船舶型线扫描图光顺中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0年03期
9 贾洪钢;李威;张建宇;;计算分析排汽压力变化对汽轮机运行性能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苏欣,刘光洁;带有预算费用约束的多地点报童模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旭;低维碳纳米材料和冰纳米管的结构与物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崔卫红;基于图论的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分割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白晨;文献数据库系统用户检索决策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解秋红;渤海及邻区地应力场分析及构造稳定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霍学晋;异型拱桥的非线性受力行为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纪良波;熔融沉积成型有限元模拟与工艺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陆晓平;锥模型信赖域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唐小卫;协同决策机制下航空运输系统不正常航班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刘伟;智能CAPP系统中工艺路线和切削参数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许江涛;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姿态控制和控制分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福冬;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数理统计分析和可靠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力淼;农村电力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想;无人机地面导航控制系统软件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传泰;基于遗传算法和有限元的工件装夹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晓迪;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亮;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冰温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蔡霞;多角弯曲件冲压回弹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双林;50t/28m龙门起重机主梁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杨桂秋;心力衰竭疾病评估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秉X;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改进加权求和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震宇,陈大跃,谢国权,朱成刚,赵春宇;电流变阻尼器的频率自适应减振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杨国华,李爱群,程文p<;结构控震设计中流体阻尼器的指数选择与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建筑;2003年06期
3 孙荣;可控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及初步实验研究[J];杭州科技;2003年05期
4 薛素铎,卞晓芳;SMA-MR阻尼器在大跨度挑篷结构中的减振控制研究[J];空间结构;2005年02期
5 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6 杨军,李黎,唐家祥,叶昆;铅挤压阻尼器的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5期
7 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和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8 王桦,龚兴龙,朱应顺,张培强;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数值计算与结构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强化式加劲阻尼器[J];上海计量测试;2005年02期
10 刘鹏;刘红军;滕军;曹天义;;电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及模型参数识别[J];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玲凌;杨智春;孙浩;温金鹏;;一种新型非线性阻尼器的设计及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维凝;苏亮;闫维明;;大行程铅剪切阻尼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闫维明;苏亮;彭凌云;王维凝;;铅阻尼器的研究与应用概况[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海俊;王石城;孙利民;张文生;;考虑阻尼器刚度影响的张力梁复特征值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王湛;李江刚;潘建荣;;装有金属阻尼器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斌;陈五星;胡军华;周勇;;蓄能式阻尼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9 杨光;陈塑寰;杨志军;;电流变阻尼器在结构中的最优位置[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肖应廷;廖瑛;;粘性阻尼器对减小展开式太阳翼锁定冲击力矩的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程超 李虹 王占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首装”风阻尼器[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王桂兰 席斯;安装阻尼器为建筑增加一份抗震保险[N];中国建材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席斯;安装阻尼器 为豪宅加一份保险[N];财经时报;2003年
4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庄超;“天核”参与核电国产[N];苏州日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任荃;“弹簧”以柔克刚 校舍岿然不倒[N];文汇报;2009年
6 苏永前;阻尼器为直升机减“震”[N];中国国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华;Nano-MR阻尼器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2 曲激婷;位移型和速度型阻尼器减震对比研究及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郝德刚;多层钢板转子阻尼器及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邓忠超;基于MR阻尼器的船舶减振基座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凌育洪;自复位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猛;新型铅阻尼器与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军;铅挤压阻尼器的研制及结构消能减震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黄东阳;调频类阻尼器的性能改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于长淼;双超越离合器式电磁馈能阻尼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绍峰;相邻结构连接阻尼器的减震控制优化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宏玲;自感式电磁阻尼器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2 闰淼;MR阻尼器的有限元仿真与模型参数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世兵;框架结构在几种不同阻尼器模型下的抗震有限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韩俊华;MR阻尼器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林坚湘;高性能剪切钢板阻尼器的性能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宁静;基于阻尼器优化配置的结构动力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李勇;一种支撑型粘塑性阻尼器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8 徐兵先;MR阻尼器对煤气化工业厂房抗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赣城;弹性胶泥阻尼器的振动与冲击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建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连业达;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中流体阻尼器应用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