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桥梁温度挠度效应的分离

发布时间:2018-03-07 21:50

  本文选题: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切入点:温度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桥梁挠度的各成分的特性,建立温度和温度挠度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提高温度挠度效应的拟合能力,提出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LS-SVM)拟合模型,通过减聚类方法将输入空间划分为一些小的局部空间,在每个局部空间中用LS-SVM建立子模型。为解决子模型相互之间的严重相关问题,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各个子模型的预测输出通过主元递归(PCR)方法连接。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分离挠度监测信号中的温度效应,为从长期监测信号中进行损伤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mponent of bridge deflection,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deflection effect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itting ability of temperature deflection effect, a multi-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LS-SVM) fitting model is proposed. The input space is divided into some small local spaces by subclustering method. In each local space, LS-SVM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ubmodel.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rious correl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 submodels,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are improved. The predicted output of each sub-model is connected b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cursiv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separate the temperature effect from the deflection monitoring signal and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signal.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809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10300026)
【分类号】:U441;TP1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纲;邵毅敏;黄宗明;周晓君;;长期监测中结构温度效应分离的一种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3期

2 陈德伟;荆国强;黄峥;;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计桥梁在温度作用下的挠度行为[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3 李卫;杨煜普;王娜;;基于核模糊聚类的多模型LSSVM回归建模[J];控制与决策;2008年05期

4 刘夏平;杨红;孙卓;何清平;王燕萍;;基于LS-SVM的桥梁挠度监测中温度效应分离[J];铁道学报;2012年10期

5 路亮;龙源;钟明寿;谢全民;李兴华;;FastICA算法在低信噪比爆破振动信号信噪分离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ediction of bridge temperature field and its effect on behavior of bridge deflection based on ANN method[J];Global Geology;2011年04期

2 宋宏耀;宋宏兵;崔秀政;;基于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热工系统辨识[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10期

3 马玉芳;;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时间确定研究[J];公路;2008年10期

4 高大峰;何新成;任禹州;王方辉;;稳健回归分析在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梁辉;童朝南;;基于减法聚类的带钢厚度数据驱动建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6 杨坚;刘夏平;杨红;孙卓;蔡卡宏;;桥梁结构变形中温度效应提取的一种新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赵丹丹;谢春利;王培昌;;一类混杂系统的模型辨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李雪莲;;温度与斜拉桥跨中挠度的关联性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12期

9 林友新;周翠;李宏男;;基于盲源分离的损伤识别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6期

10 李世绍;高勇;;低信噪比下基于FastIca和MMSE-LSA的语音识别[J];电声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雪莲;孙利民;孙守旺;;温度与斜拉桥跨中挠度的关联性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陈定三;杨慧中;;基于SVC-KNN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定三;杨慧中;;一种基于改进加权粗糙集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燕军;高轨航天器中GPS弱信号处理及自主定轨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懿;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逆控制[D];江苏大学;2011年

4 李娜;电力机车系统电磁暂态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大同;基于Online SVR的在线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阎纲;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铝电解过程建模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叶锡均;基于环境激励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蕾;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结构性能的运营环境影响与规律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时玉平;桥梁自振频率温度效应分析及寒冷地区吊杆索力监测系统构建[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杰;基于多模态参数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立;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定三;基于聚类的多模型建模及其在软测量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3 梅振益;基于数据驱动的多模型软测量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李哲;基于半监督回归的多模型在线软测量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杰;水煤浆气化炉炉温智能软测量建模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邓卫卫;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12年

7 胡星;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桥梁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鲁春燕;氧化铝输送中氧化铝粉流量的软测量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永吉;支持向量机泛化性能的研究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徐海霞;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振框,李少远;MIMO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建模方法[J];电子学报;2005年01期

2 宗周红,WANG T L,HUANG D Z,郑振飞;桥梁健康监测应用与研究现状(英文)[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纲;邵毅敏;黄宗明;周晓君;;长期监测中结构温度效应分离的一种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3期

4 赵永强;柳丹;陈超;程咏梅;;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背景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建模分析[J];光子学报;2011年10期

5 仲蔚,俞金寿;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陈德伟;荆国强;黄峥;;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计桥梁在温度作用下的挠度行为[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7 顾江;张光新;刘国华;周泽魁;;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声发射信号去噪方法[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高岳林;任子晖;;带有变异算子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5期

9 孔锐,张国宣,施泽生,郭立;基于核的K-均值聚类[J];计算机工程;2004年11期

10 张根保;刘佳;王国强;任显林;;基于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可靠性分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华,陈长聘;氢化物氢同位素分离[J];材料导报;1998年03期

2 李冰冰,李然,杨景伟,王亚君;膜共混组成及膜厚对CS/PVAPAN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的影响[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刘红梅;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与提纯方面的应用[J];河南化工;2003年04期

4 石秀琴,盖永刚,丁海玲;中板厂轧机前辊道改造实践与应用效果分析[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梁起,康定学;MoO_4~(2-)与WO_4~(2-)的分离[J];河南化工;1994年06期

6 谌竟清,尹卫平,赵永欣,于立军,陈康;利用乳化液膜分离丙氨酸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7 白云,张平,蔡水洪,骆赞椿;离子交换法分离酒石酸静态吸附性能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黄品鲜,李飘英,李伟光,刘雄民,韦滕幼,秦向东,易封萍;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蒜头果油的研究[J];广西化工;1998年03期

9 唐登斌,王世安,梁红光;带振荡上仰翼型分离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温晓明,刘利锐,费维扬;化工分离塔设备的智能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佳佳;苏庆德;;钕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选择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孙婧;翟广书;李璐;何滨;骆文茹;江桂斌;;砂海螂体内锡结合蛋白及其高富集有机锡机理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闫立峰;顾青;;秸秆生物质中纤维素的分离及水溶液的制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王庆;张超;石存斌;吴淑勤;;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谢正平;彭招兰;彭小海;;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刘虹宇;马露;刘启礼;;宽基硅二极管快中子剂量探测器温度效应探讨[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臧晓欢;刘志梅;韩丹丹;王春;王志;;室温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钟光国;;兵团企业社企分离初探——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医院的分离[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剑锋;陈浩;程贤u&;李国平;;栀子黄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10 丁娜;黄杉生;钟建江;樊柳荫;张薇;曹成喜;;灵芝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快速分离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章金水 沈炳奎;外墙渗水原因剖析及防治[N];建筑时报;2006年

2 记者 张民;中外专家纵论秸秆综合利用[N];河北科技报;2007年

3 刘友存 摘译;汽车用钢材料分析方法新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8年

4 河南 孟战强;关于“电路设计”的一些看法[N];电子报;2007年

5 美国ADC电讯公司 Ray Hagen;户外光纤布设需紧扣环境要求[N];通信产业报;2007年

6 记者陈静仪;中国也有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N];中国汽车报;2002年

7 赵红梅;中国·河北首届秸秆综合利用国际论坛在石举行[N];河北日报;2007年

8 记者 关媛媛;5000万元科研经费助重庆畅通[N];重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琨;渗透汽化技术分离醋酸正丁酯粗产品中的微量水及其废水中的有机物[D];广西大学;2005年

3 吕玲红;烷烃在沸石分子筛中吸附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军华;低聚木糖单一组分的制备分离及其用于双歧杆菌的体外培养[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穆杨;MATSA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立志;牛源致病性坏死梭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白细胞毒素免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黄志鹏;苏云金芽孢杆菌WB9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8 罗兰;苏去金杆菌的分离、cry/cyt基因鉴定及杀线虫活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德培;螺旋藻多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10 王鹏;一种耐药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学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吉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温度效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宋晚平;向日葵根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吴延晖;多肽A粗品的分离纯化[D];天津大学;2005年

4 贾旭;乌拉特西部草原山羊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周玉长;中国1995~2004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栾婧婧;犊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雪玲;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8 吴玉霜;乳酸菌素生产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杜林峰;蝙蝠呼肠孤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施晓艳;葡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1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81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