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立交时程分析地震输入的选择和人工合成
本文选题:立交桥梁 切入点:时程分析法 出处:《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针对时程分析法进行结构抗震研究时输入地震波的选择和设计问题,研究了复杂立交中桥梁结构应用时程分析进行抗震设防时地震输入的选择和人工合成。对复杂立交桥梁提出"2组"+"1组",且任意两组间同方向时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1的输入地震波选择原则;建立了一种规范化的拟场地人工地震波的合成方法,并根据提出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某立交枢纽工程中的一座长曲线匝道桥梁结构为例,进行了地震输入的选择和人工合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通过规范设计反应谱的幅频特性和拟建场地天然地震动的相频特性"人工合成的地震波,既含有天然地震记录所具有的频域非平稳特性,又符合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规定,是一种更为真实、规范的人工地震输入合成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Abstract]: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input seismic waves in seismic research of structures by time-history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and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seismic input for seismic fortification of bridge structure in complex interchange are studied. Two groups "1 group" of complex overpass beam are proposed,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ime history between any two groups in the same direction is absolute.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input seismic wave with a value less than 0.1; A standardized synthetic method of artificial seismic waves in pseudo-sit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program is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model. The bridge structure of a long curve ramp in an interchange proje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selection and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seismic input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thetic seismic wave is composed of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and phas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round motion of the proposed site". It not only contains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eismic records in frequency domain, but also accords with the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current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It is a more real and standard synthetic method of artificial earthquake input, which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30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3JQ70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1203) 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E01004)
【分类号】:U448.17;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秀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J];林业建设;2010年01期
2 周艳;宋君超;潘瑞松;;斜拉桥地震反应损伤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3 江海波,廖蜀樵;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效果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3期
4 孙卓;;粘滞阻尼器参数对悬索桥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冯维;周敏;;大跨度桥梁中液压阻尼器的减震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11期
6 李少冲;张毅;范存新;;大跨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陈荣金;侯光阳;李永乐;;桩土相互作用对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J];西南公路;2010年04期
8 辛立江;牛忠荣;;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9 贾志明;高大峰;;基于大质量法地震竖向作用下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1期
10 许卫峰,朱暾,傅永华,曾红雯;桂林雉山拱桥地震反应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云迪;张素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余报楚;邱文亮;李生勇;李斐然;;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与T构协作体系的地震时程反应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张茜;张伟;刘健新;;行波效应对大跨度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兴冲;王常峰;陈玉璞;徐聪;;松花江特大桥抗震性能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5 赵国辉;刘健新;;徐水河大桥抗震计算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谷寒青;李鸿晶;;混凝土曲线桥梁空间地震反应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谷寒青;李鸿晶;;混凝土曲线桥梁空间地震反应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黎;刘文静;张行;;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的动力稳定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龙晓鸿;李黎;;不同地震波输入对连续梁桥隔震性能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10 张涛;惠中华;王玉银;;韩江北桥风致响应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新;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余报楚;混凝土斜拉桥与T构协作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及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禹见达;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刘春城;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三维地震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傅光耀;黄土地裂场地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6 胡晓伦;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7 熊峰;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王蒂;大跨径悬索桥爆破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徐凯燕;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及减、隔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金玉龙;集装箱岸桥结构的抗震分析与隔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东;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姚晓飞;钢桁架悬索黄河大桥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郑勇;既有桁架拱桥的结构分析及评定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张凯;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地震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孙聪;榫减震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上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邓晓红;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桥墩抗震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邬耀明;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动力特性分析及抗震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孔德成;近断层地震动下百米高墩桥梁抗震性能[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张学峰;拱桥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浩;粘滞阻尼器在斜拉桥减震设计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8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6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