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新型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瞬时损失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1 09:54

  本文选题:体外预应力 + 预应力损失 ; 参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为满足朔黄铁路T梁提载要求,针对桥梁的特点和构造,采用新型体外预应力体系对其进行强化加固。该体系的锚具、预应力束和转向器均与普通体外预应力不同,预应力损失不能直接按现行规范进行计算。通过24m足尺梁张拉试验,利用IMC数据采集系统动态记录体外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有效应力的整个变化过程,简捷准确地获取了新型体外预应力体系锚固损失、摩擦损失的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锚固损失为0.98%σcon,摩擦损失为1.6%σcon,摩擦因数μ为0.063。试验结果为该新型预应力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效计算依据,也为今后改善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lifting load of T-beam in Shuohuang Railway, a new type of external prestressing system was adopted to strengthen the bridge. The Anchorage, prestress bundle and steering gear of this system are different from common external prestressing force, and the loss of prestress can not be calculated directly according to current codes. Through the tensile test of 24m full-scale beam, the whole process of effective stress of external prestressed tendons during tensioning is recorded dynamically by using IM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the anchoring loss of a new type of external prestressing system is obtained simply and accurately. Test data for friction lo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ternal prestressing Anchorage loss is 0.98% 蟽 con. friction loss is 1.6% 蟽 con. friction coefficient 渭 is 0.063%.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an effective calculation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prestressed system, and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xternal prestressed structure syste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1Z101)
【分类号】:U445.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少兵;;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防护问题的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子伟;刘喜元;;空间曲线长预应力筋摩擦损失计算[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熊学玉,顾炜,雷丽英;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J];工业建筑;2004年07期

3 洪健;巢斯;孙海;;水平加腋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的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6年03期

4 黄利勇;;体外临时预应力粗钢筋钢锚靴优化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玉庆,卜伟筠,周海浪,尹荣;体外预应力梁的振动问题的研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2 熊学玉,吴学淑;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探讨[J];工业建筑;2004年07期

3 张耀庭,邱继生,黄恒卫;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综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成林;从不同的施工方法论体外预应力桥梁的特性[J];中外公路;2003年04期

2 李秉南,孙宝俊,李延和;体外预应力桥梁技术的新进展[J];世界桥梁;2003年03期

3 邓学军;体外预应力法在日本狮子鼻大桥补强中的应用[J];辽宁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4 何维利;体外预应力梁桥的设计[J];特种结构;2003年04期

5 朱银珠;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桥墩[J];桥梁建设;2004年02期

6 张淑荣;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组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7 何维利;;桥梁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J];预应力技术;2004年06期

8 史伟明;马泽军;董建民;;体外预应力在天津城市高架桥中的应用[J];预应力技术;2005年03期

9 郝海洪;;体外预应力结构中体外束的合理自由长度的初步研究[J];北方交通;2006年07期

10 杨美良;李传习;李红利;卢春玲;;体外预应力连续T梁桥设计[J];桥梁建设;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晓波;邵伯贤;;浅谈桥梁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薛伟辰;王骅;;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长短期性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景全;刘钊;刘其伟;;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应用与研究[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方元;徐栋;郭晓东;王勇;;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体内体外预应力方案对比设计——重庆新滩綦江大桥对比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未来;韦福堂;;体外预应力体系在75m跨节段式箱梁预制拼装桥梁的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赵玲军;张国龙;吴涛;;体外预应力法在加固钢桁架中的实践[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邓少伟;姜海波;陈峰;;体外预应力及增大主墩截面法加固T构桥结构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娄廷会;易建国;;活载作用下简支梁体外预应力内力增量的简化计算[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宛劲松;杨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箱梁下挠及混凝土裂缝的体外预应力处治[A];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宛劲松;杨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箱梁下挠及混凝土裂缝的体外预应力处治[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韶军;桥梁体外预应力设计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张鸣 通讯员 马瑞勤;“高效体外预应力结构锚固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技术鉴定[N];北京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莉;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力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黄巍;体外预应力钢丝绳加固RC梁受剪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泽军;体外预应力在天津城市高架桥中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蔡东;体外预应力简支梁时变效应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陈yN;体外预应力预备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林圣钧;体外预应力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兆松;桥梁结构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姜正良;整浇装配式体外预应力桥梁方案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艳;体外预应力法在连续刚构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张威;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桥梁建设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9 刘学青;白马垄高架桥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洪波;体外预应力法在连续梁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1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1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