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设计
本文选题:铁路公路两用桥 + 斜拉桥 ; 参考:《桥梁建设》2014年02期
【摘要】: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0+240+630+240+9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上层布置6车道高速公路,下层布置4线铁路。该桥采用飘浮体系,在主梁和桥塔间设置阻尼装置;主梁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3片主桁,N形桁架,单片主桁杆件的最大杆力为62 500kN;主桁采用全焊接桁片结构,单片主桁每2个节间为1个单元,桁高15.5m,节间长15m;公路、铁路桥面均采用密布横梁的正交异性钢箱桥面板;索梁锚固采用锚箱式,将斜拉索直接锚固在节点板下部;在铁路桥面系的钢箱梁内采用素混凝土集中压重;主桁采用桁片式架设方案,最大吊重约330t。
[Abstract]:The main bridge of Tongl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90 240 630 240 90 m 5 span continuous steel truss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6 lanes of expressway on the upper floor and 4 lines of railway on the lower floor. The bridge adopts floating system with damping device between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bridge tower, the main girder is composed of three main trusses with steel truss, and the maximum force of the single main truss member is 62,500kN.The main truss is a fully welded truss structure. The main truss is composed of one unit for every two joints, with a truss height of 15.5m and an internode length of 15m. The bridge deck of highway and railway uses orthotropic steel box deck with dense transverse beams, and the cable girder is anchored with anchor box type, and the inclined cables are directly anchor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joint plate. In the steel box girder of railway bridge deck system, the concentrated compression weight of plain concrete is adopted, and the main truss is set up with truss plate, the maximum lifting weight is about 330 t.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秦顺全;高宗余;潘东发;;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J];桥梁建设;2007年01期
2 高宗余;;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总体设计[J];桥梁建设;2007年01期
3 肖海珠;刘承虞;易伦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钢桥面设计与研究[J];桥梁建设;2009年04期
4 易伦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大跨度钢桁拱桥设计研究[J];桥梁建设;2009年05期
5 肖海珠;徐伟;高宗余;;安庆铁路长江大桥设计[J];桥梁建设;2009年05期
6 韩衍群;史召锋;叶梅新;;多横梁整体桥面结构桥面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阳;王志平;;大跨多线钢桁梁主桁与桥面系共同作用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J];钢结构;2012年02期
2 高磊;;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钢梁安装设计与计算[J];高速铁路技术;2010年05期
3 李的平;戴公连;;三索面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分析[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4 石建华;朱运河;李卫华;吴志刚;;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监控[J];世界桥梁;2010年02期
5 司秀勇;赵建波;白象忠;;板桁组合结构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6 范学梅;农代培;曹士运;;深水大直径超深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J];世界桥梁;2013年05期
7 李伟;张强;;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索锚固参数设计研究[J];世界桥梁;2013年06期
8 邓小华;;广东虎门第二公路通道桥位选择[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9 郑清刚;张燕飞;赵廷衡;;大跨度斜拉桥箱桁组合截面应力分布研究[J];世界桥梁;2014年01期
10 张晔芝;吉海燕;潘成峗;;新型高铁双肋钢桁拱桥结构特点和受力性能[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金枝;张谢东;;三主桁斜拉桥空间结构受力特性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空间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盛;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的桥梁索力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受力特性、计算方法、桥面疲劳和防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蔡禄荣;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预拱度设置及拼装误差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易伦雄;三塔双主跨双线铁路斜拉桥竖向刚度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陈列;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吝红育;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力学性能及桥梁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梁炯;两主桁四线高速铁路斜拉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和刚度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张茜;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品毅;北江桥成桥状态和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江名宝;安庆铁路长江大桥受力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钟海;洋浦大桥受力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冠;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索力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苏茂材;大跨度铁路板桁斜拉桥有限元建模及结构刚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莹;基于光纤光栅的索力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的平;三主桁三索面斜拉桥索力优化及空间受力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许文鹏;多索面斜拉桥方案设计及结构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9 罗娜;三主桁三索面斜拉桥空间索力优化[D];中南大学;2009年
10 谢晓慧;大跨度双线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受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梅新,秦绍清;既有线路提速改造中下承式钢桁结合桥的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叶梅新,陈玉骥;单线钢桁梁桥桥面系、主桁架相互作用问题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邵长宇,朱旭初,徐伟;大跨连续钢桁拱-梁组合体系桥梁在万州长江铁路大桥的应用[J];桥梁建设;2003年03期
4 刘桂红;易伦雄;;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铁路钢桁梁设计[J];桥梁建设;2007年S2期
5 骆双全;于祥君;;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钢梁南边跨合龙技术[J];桥梁建设;2009年03期
6 肖海珠;刘承虞;易伦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钢桥面设计与研究[J];桥梁建设;2009年04期
7 叶梅新,江锋;芜湖桥板桁组合结构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1年05期
8 张晔芝;高速铁路连续结合梁的响应分析[J];铁道学报;2002年06期
9 韩衍群;叶梅新;罗如登;;整体桥面钢桁梁桥桥面荷载传递途径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8年01期
10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牟廷敏;范碧琨;;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向阳;李键;;果子沟大桥钢桁梁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9期
2 曾永平;陈天地;袁明;戴胜勇;;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斜拉桥预拱度设置[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3 高宝峰;;湛江海湾大桥斜拉桥主塔设计[J];中外公路;2006年05期
4 陈天地;汤新强;曾永平;赵亮;;三亚红沙大桥设计构思与结构设计[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5 周建林;刘晓光;张玉玲;;苏通大桥钢箱梁桥面板关键构造细节疲劳试验[J];桥梁建设;2007年04期
6 严国敏;;三角形截面桥梁的应用与发展[J];中外公路;1993年05期
7 高宝峰;;信阳市民权路mI河大桥总体设计[J];桥梁建设;2006年S2期
8 余报楚;张哲;高潮;吴立之;;混凝土桥面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许崇法;盛可鉴;;混凝土斜拉桥双箱梁桥面板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宁;;阿深高速开封黄河大桥初步设计选型[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淑忠;郭兵;;某钢斜拉人行桥设计[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华新;;斜拉桥索塔钢锚箱与塔壁混凝土拉力分配简化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郑舟军;刘宏;郭志敏;;斜拉桥索梁锚固区足尺疲劳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4 苏庆田;赵晨;曾明根;吴冲;;上海长江大桥索塔剪力钉剪力分布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5 傅红卫;程力;何曙明;;番禺大桥斜拉桥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6 冯良平;崔冰;曾宪武;;大跨径钢桁架斜拉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光生;黄金祥;;拱梁斜拉桥的试验研究[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8 戴竞;郑明珠;;虎门珠江大桥初步设计概况[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9 马殙;葛竞辉;吴忠;;上虞市三环曹娥江大桥设计[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邵旭东;李立峰;赵华;彭旺虎;郭棋武;;长沙洪山大桥(无背索斜塔斜拉桥)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小征;南通建世界第一斜拉桥[N];中国海洋报;2002年
2 ;南京长江三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陆娅楠;中国跻身桥梁强国[N];人民日报;2008年
4 陆娅楠;辉煌30年:我国跻身桥梁强国之列[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记者 郑凤岐 通讯员 李文平;太原西北环汾河斜拉桥完成下部工程[N];山西日报;2003年
6 记者 沈兴国;永立化建:为全球第二长斜拉桥做防腐[N];绍兴日报;2009年
7 记者 辛义生 通讯员 杨春兰;汾河斜拉桥昨日合龙[N];山西日报;2003年
8 段明强;林元培:桥梁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典范[N];建筑时报;2009年
9 记者 李强;淮安大桥建设大提速[N];福州日报;2010年
10 赵宗雄;现代薪酬的结构设计[N];组织人事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自明;板—桁组合结构桥梁结构行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兆丰;大跨度联塔分幅斜拉桥结构行为与联塔结构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雷宇;组合梁斜拉桥静力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徐伟;大跨径混凝土桥梁沥青桥面铺装技术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5 江锋;薄壁箱梁混合单元及其在斜拉桥双重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布占宇;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中的索桥耦合振动和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单炜;异形截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节段受力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王卫锋;PC斜拉桥的施工监测[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9 周奎军;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梁炯;两主桁四线高速铁路斜拉桥桥面系结构形式和刚度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旭涛;上海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模型试验与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敬世红;简支连续梁桥结构设计及其连接构造性能改进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3 邓永锋;大跨度斜拉桥斜主桁钢桁梁架设及施工控制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袁铭;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5 张宝魁;云阳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马晓燕;大跨度斜拉桥模型结构动力时程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7 刘文涛;斜拉桥振动模态测试中的传感器优化布设[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傅科奇;绥芬河转体施工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周杰敏;张力作用下斜拉桥拉索钢绞线腐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张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上的减震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2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