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横隔板UHPC箱梁桥面板双向受力性能试验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UHPC箱梁桥面板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8期
【摘要】:针对一种超大跨径单向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续箱梁桥,为探讨其具有密集横隔板构造的桥面板在局部轮载作用下的双向受力性能,开展了1∶5缩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以此为基础,对桥面板的轮载双向分配与控制截面内力计算问题进行了初步推导与计算。结果表明:5.5倍设计车轮局部荷载作用下,试验工况桥面板仍处于线弹性受力阶段;具有密集横隔板构造的UHPC箱梁桥面板属双向受力构件,纵桥向成为主受力方向;线弹性受力阶段,最不利正弯矩工况下桥面板轮载纵横桥向分配比在疏隔板侧约为1∶0.64,在密隔板侧约为1∶0.53,轮载分配趋于均匀,桥面板受力效率提高;桥面板负弯矩以横隔板支承处纵桥向弯矩为控制值,现行规范的内力算法应用于该桥面板尚存在一定偏差。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bidirection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bridge deck slab with dense transverse partition structure under local wheel load, a kind of UHPC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with super-large span unidirectional prestresse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is studied. The 1:5 scale model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carried out, and based on this,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of the two-way load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section of the bridge deck is preliminarily deduc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local load of 5: 5.5 times design wheel, the bridge deck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linear elastic force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 and the UHPC box girder bridge with dense transverse diaphragm is a bidirectional bearing member, and the longitudinal bridge becomes the main force direction. At the stage of linear elastic forc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bridge load of deck plate is about 1: 0.64 on the side of the sparse partition board and 1: 0.53 on the side of the dense partition board under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ve moment condition. The load distribution of the bridge deck tends to be uniform,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bridge deck plate is improved. The negative moment of the bridge deck is controlled by the longitudinal moment of the bridge supported by the transverse partition plat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devi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algorithm of the current code to the bridge panel.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94)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3-02-036)
【分类号】:U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旭东;詹豪;雷薇;张哲;;超大跨径单向预应力UHPC连续箱梁桥概念设计与初步实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2 方志,张志田;钢筋混凝土箱梁横向受力有效分布宽度的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军祥;;基于UHPC的超大跨径桥梁优化设计[J];科技通报;2016年08期
2 邵旭东;杨志杰;邹同琛;刘瑜;;密集横隔板UHPC箱梁桥面板双向受力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8期
3 梁清宇;张剑;方太云;朱金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6年07期
4 方志;卢祖梁;;大跨活性粉末混凝土混合梁连续刚构桥的结构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07期
5 张阳;唐重玺;;装配式UHPC拱桥结构力学性能分析[J];中外公路;2016年02期
6 邵旭东;张良;张松涛;欧阳泽卉;;新型UHPC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锚固构造形式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7 张阳;鲍超;刘榕;;预制RPC柱降低大跨PC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8 袁卓亚;李立峰;刘清;侯嘉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横向内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11期
9 张策;邵旭东;张阳;;超大跨径UHPC连续箱梁桥接缝设计及模型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10 陈宝春;季韬;黄卿维;吴怀中;丁庆军;詹颖雯;;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万会;高淑平;;RPC混凝土在铁路预应力T形梁中的应用试验[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07期
2 王飞;方志;;大跨活性粉末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性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国亮;谢峻;傅宇方;;在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裂缝调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8期
4 陈宇峰;徐君兰;余武军;;大跨PC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成因及预防措施[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谢峻;王国亮;郑晓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下挠问题的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6 邓文中;代彤;;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设计[J];桥梁建设;2006年06期
7 楼庄鸿;;大跨径梁式桥的主要病害[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8 方志,杨剑;FRP和RPC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9 王震宇,陈松来,袁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混凝土;2003年11期
10 蒋志刚;大伸臂箱梁桥横向弯矩研究[J];华东公路;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广胜,冯云成;美国的纤维增强组合桥面板[J];国外公路;2001年01期
2 胡免缢,周水兴;浙江三门健跳大桥桥面板计算[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3期
3 ;复合材料桥面板安装在俄勒冈吊桥上[J];玻璃钢;2002年01期
4 孟庆伶;一种预制桥面板的工地接头[J];铁道建筑;2003年02期
5 潘柳萍,萧子渊;大型桥面板吊装微调系统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4年01期
6 陈春生;魏希忠;;桥面板砼结构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7期
7 张和辉;;浅谈桥面板采用钢—混凝土的受力性能[J];四川建材;2007年01期
8 李欣欣;;快速更换桥面板的方法[J];工程质量;2007年20期
9 贺冬冬;单成林;;夹层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1期
10 武宽;高红月;;浅谈桥梁桥面板的裂缝与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鹏;叶列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面板的应用与研究[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鹏;姜绍飞;;组合结构(桥面板)疲劳损伤及研究现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施冬;齐玉军;刘伟庆;;轻木夹芯复合材料桥面板拉挤成型工艺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荷载试验的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万国宏;徐华强;;计入主梁抗扭刚度的桥面板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冯鹏;叶列平;;FRP夹心桥面板及新型FRP组合桥面板[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赵人达;陈军刚;;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有效抗弯工作宽度初探[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薛伟辰;张蜀泸;;FRP桥面板工程应用进展[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侯俊明;周勇军;;RC桥桥面板健康诊断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冯鹏;叶列平;李为中;张林文;;新型FRP桥面板及其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宗涛 浦建平 记者 张奕;首片桥面板成功吊装[N];解放日报;2003年
2 向阳邋实习生 朵朵 通讯员 泽牟 徐帆 宋匀;夹河大桥改造进展顺利[N];烟台日报;2008年
3 顾三亨;建桥30座 实现无渡县[N];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鹏;新型FRP空心桥面板的设计开发与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张铟;FRP夹心桥面板桥梁静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林钊;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面板的组合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高晶;纵向加劲肋桥面板受力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许崇法;斜拉桥混凝土主梁桥面板模型试验与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5 吴曦;夹层钢桥面板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兴旺;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桥面板维护方案优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刘丹;盐冻条件下公路桥梁桥面板合理构造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宋瑶;纵肋上置式钢-混组合桥面板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刘洋;结合梁斜拉桥桥面板滑移及有效宽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现伟;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静力与疲劳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4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