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下游交叉口的路段行人过街优化控制模型
本文选题:城市干道 + 路段行人过街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摘要】:为了处理好城市干道路段上行人过街安全与机动车交通效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利用下游交叉口红灯信号时间来为路段行人提供专用过街信号相位的行人过街横道信号控制方法.它可由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来描述,其优化目标是在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和维持机动车现状运行水平的基础上,使路段过街横道行人绿灯时长最大化.通过VISSIM仿真和实例分析,对该信号控制设计方法的效果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对于有行人中央驻足区的情况,过街横道可设置于路段任何需要的位置,且总能计算得到合适的信号配时方案;对于无中央驻足区的情况,应将人行横道设置位置与信号配时同时考虑才能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destrian crossing safety and motor vehicle traffic efficiency on urban trunk roa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trol method of pedestrian crossing signal which uses the red light signal time of downstream intersection to provide a special phase of crossing signal for the pedestrian on the road. It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he optimization goal is to maximize the pedestrian green time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pedestrian crossing safety and maintaining the current running level of motor vehicl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signal control design method are verified by VISSIM simulation and example analysi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 the case of a central pedestrian stop area, a cross street crossing can be set at any desired location on the road section and can always be calculated with a suitable signal timing scheme; in the case of no central stop area,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design effect, the location of crosswalk and signal tim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51238008)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10305)
【分类号】:U49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博;;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安全性分析[J];城市交通;2013年04期
2 何赏璐;郑长江;过秀成;李岩;杨洁;;路段感应式信号控制行人过街系统设计[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3期
3 马万经,林瑜,杨晓光;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相位设置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 郑长江,王炜,陈淑燕;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宇彬;刘浩学;;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规律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2 杨卫东;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柳军剑;;重庆市EBD核心区交通渠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吴波;钱惠静;刘浪;;重庆市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特性研究[J];重庆建筑;2009年08期
5 吴波;王春萱;李木子;;重庆市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特性研究[J];重庆建筑;2010年02期
6 朱成明,胡光明;城市横向交通[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4期
7 邱杨;胡光明;;浅谈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设置[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3期
8 广晓平;马昌喜;马国纲;张雪;;黄河兰州段亲河道建设方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5期
9 汪鸣泉;邹智军;杨东援;;生态城市交通组织与改善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1期
10 李德顺;朱阿鲸;梅淑红;孙正喜;;“人非一体化共板”三幅路设计标准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现耀;陈学武;周娇;;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布局对交叉口复杂度的影响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建光;戴欣;陈敏;;浅析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济南市高铁西客站片区横断面规划实践[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朱志高;;邵阳市人民广场环形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案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于泉;荣建;;交通控制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于泉;荣建;张金喜;;交通控制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平行建设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段青;赵建国;丁青艳;潘景山;;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鹏;常玉林;;信号交叉口机动车饱和度配时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黎冬平;陈峻;;路段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式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段青;李艳东;;城市道路交通路面车流量拥堵程度算法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志高;李铁柱;;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影响的路段通行能力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威;城市快速路系统优化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丽君;基于畅通可靠性分析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亮;基于ATC系统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解冰;中小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优化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莫方明;绿道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石晓风;基于杭州经验的集约型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发展思路[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伟;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晶;公交专用道系统运营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廷飞;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昊翔;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叉口交通控制与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旭梅,李永猛,黄官中;安宁绿波带——一种改善安全和减少环境影响的新思路[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2 刘小明,段海林;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技术标准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3期
3 陆斯文;方守恩;;行人穿越机动车流的平均临界间隙分析方法[J];交通标准化;2008年01期
4 郑明明;徐洪峰;;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2期
5 李文勇;陈学武;王庆;李娜;;路段人行横道通行能力及过街绿灯时间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5期
6 陆建,叶惠琼,姚冬雷;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隔[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7 郑长江,王炜,陈淑燕;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谆;邹志云;高健智;汪峰;;环行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在畸形区域改造中的协调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12期
2 李民生;卢忠亮;;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综述[J];科技广场;2008年03期
3 张子力;韩印;易若晨;;模糊自适应控制理论在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中的应用[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0年02期
4 郑长江;张晓磊;李悦;吴金花;左波祥;;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非机动车过街延误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5 童锋发;杨杭华;徐利民;陈旭强;;双向绿波信号控制技术在02省道余杭段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年10期
6 沈超群;陆键;朱胜雪;魏代梅;;一级公路非信号控制路口远引掉头选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7 张卫华;董瑞娟;;环形交叉口不同信号控制方法的设置条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车用处理器兼备多媒体与信号控制功能[J];电子设计技术;2007年01期
9 陆海峰;邹永良;张军;;城市交通路口信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2年23期
10 左俊中;徐良杰;倪龙和;;基于单口放行的四路环交信号控制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裴玉龙;胡劲松;;信号控制条件与道路交通事故关系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2 裴玉龙;田林;徐大伟;;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优先信号预评估方法[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吕胜伟;蒋泰;;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吟松;杨晓光;黄罗毅;吴志周;王嘉文;;车路协同环境下紧急车辆信号控制优先通行系统实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5 黎冬平;陈峻;;路段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式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曲大义;朱中;;基于无线网格技术的远程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架构[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钟章建;龙科军;潘振兴;刘好德;;一种基于相序优化的多相位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振龙;王晓霞;;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处驾驶员的情感建模[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9 张雪梅;;基于变向车道的平面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宁交轩 本报记者 赵子慧;“绿波”6月底前覆盖全市道路[N];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贤才;交叉口信号控制自组织方法与系统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张萌萌;基于智能计算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马东方;面向瓶颈路段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动态优化方法[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彪;交叉口群拥堵扩散机理及其控制与诱导协同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珊;基于交通流预测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2 董爱妹;环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及仿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3 陈林;一种配时参数实时选择城市信号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成冬冬;水下弹载仿蝙蝠探测器CF/FM发射信号控制方法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崔后盾;信号控制与VMS诱导的协同策略及信息发布的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沈超群;一级公路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远引掉头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白小雷;基于SCATS系统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与优化[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国志;基于因果图的灰色马氏链及其在智能信号控制灯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福灵;面向公交专用道复用的交叉口信号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蒋礼仁;基于路网备用能力最大化的信号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5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