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与贡献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8 14:50

  本文选题:高速公路 + 生态环境 ; 参考:《生态经济》2014年07期


【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日俱进,发展迅猛,同时带动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崛起。高速公路的迅猛增长,数量的不断攀升相应地与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冲突。重视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事关"五位一体"的良性运行。文章重点阐述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与贡献,客观地指出影响周围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同时提出工程建设中利用环保措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作用,协调发展公路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The soci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develops rapidly with each passing day, at the same time driving the rapid rise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The rapid growth of highway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quantity conflict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five-in-on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flicts and contributions of expresswa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ints out objectively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u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河北省软科学课题“河北省公路发展战略与沿海经济带隆起研究”(R-070239)
【分类号】:F542;X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智刚;;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2 伍石生;中外公路建设环保理念之比较[J];中外公路;2005年04期

3 周礼;刘凯;赵飞;;发达国家公路环保措施政策及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9年01期

4 周剑;;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5期

5 祁文前;;高速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学友;张新玲;王立海;;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微环境的主要影响[J];森林工程;2010年04期

7 马春燕;王钧利;;脆弱生态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问题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岗;王希;;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维军;余殿;;宁夏中部干旱带盐中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3 林冬;崔建强;;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4 刘光t;辛平;付军;陈拓;陈桂琛;罗红刚;;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5 杜阳;;公路环境规划工作规范化及实施保障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覃逸明;;生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生态选择[J];中国林副特产;2008年02期

7 曾旎萍;李德久;陈志刚;;高强度钢丝格栅柔性防护系统在邵怀高速公路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8 张晓艳;陈强;;青藏高原曲水至浪卡子公路改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恢复措施[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9 冯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生态公路建设研究[J];发展;2010年03期

10 柯姜岑;张培林;;农村公路投融资项目优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公路;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程;史汝乐;;浅谈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军;公路网价值管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磊昌;岛屿生态系统中强干扰廊道建设的生态控制理论与方法[D];复旦大学;2008年

3 袁万杰;基于GIS的省域路用地材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张曦;连片特困地区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D];湘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湖南林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侯祥;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聂丹;长株潭城际高速公路景观分析及植被恢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董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粉尘的测定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吕迎霞;《公路通道工程绿化模式及树种选择的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制定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廖千家骅;铁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种秀灵;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植物的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金华;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张旭;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刘全生;国道112线天津东段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剑刚,李道远;大小兴安岭森林开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J];北方环境;2002年01期

2 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3 赵恩棠;法国道路的环保[J];东北公路;2000年04期

4 曹家仁,李忠利;浅谈高速公路绿化与生态保护[J];东北公路;2001年01期

5 胡建伟,朱成秋;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马光瑞,谢先康;山区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4期

7 李定策;;高速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环保措施与对策的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8 江玉林,杜娟;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J];公路;2000年08期

9 汪双杰,周文锦;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演化及环境保护对策[J];公路;2005年01期

10 蔡志洲;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聪慧;;高速公路建设环保设计的三个阶段[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发能;雷雨萌;;保安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向前;;开展生态工程研究保持生态经济良性循环[J];河南科技;1987年01期

3 郭建钦;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4期

4 康俊;;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5 杨汉东,蔡述明;洪湖生态环境的化学结构[J];生态学报;1995年04期

6 毛文永;生态环境与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1996年05期

7 中原;世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J];国际市场;1997年10期

8 齐凌志;;昔日白河变黑河[J];河南省情与统计;1998年08期

9 陶俊唐;西部大开发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赵一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润全;高建国;李云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梁福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树彬;王清;郭秀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李运海;;铁路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环境保护[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毕宝德;;城乡土地开发与生态系统建设[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雪松;;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濮洪九;;努力实现煤炭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A];煤矿固体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8 刘芳;张廉;;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立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张淑娜;孙韧;;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鹿晨昱;陈兴鹏;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美家;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巢湖生态环境[N];安徽日报;2007年

2 石家义 杨安丽 本报记者 李枝宏;优化生态环境 书写和谐大连[N];大连日报;2007年

3 特派记者  黄晓华;加强监管城市化建设[N];海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赵振杰;莫让生态游变为“生态忧”[N];河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东;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不批[N];江淮时报;2006年

6 刘慧;罗保铭:守住海南“绿色长城”[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劲松;打造北方生态屏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费戈;寻找“绿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熊聪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将投巨资进行治理[N];西部时报;2007年

10 施玲玲 本报记者 蒋宏晨;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N];今日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海峰;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何歆;广州市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钱国权;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爱国;中国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10 谢锦忠;中国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铜陵相思河流域采矿活动中重金属的迁移和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林茂昌;基于RS和GIS的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董立新;基于RS与GIS的天山北麓生态环境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鲁迪;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补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舒展;扎龙湿地生态环境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朱新松;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赵永梅;保定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规划[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熊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易敏;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评估[D];湘潭大学;2014年

10 代磊强;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管理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1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61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