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关于沥青混凝土道面公路飞机跑道结构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10:09

  本文选题:公路飞机跑道 + 沥青混凝土道面 ; 参考:《公路工程》2014年02期


【摘要】:从公路飞机跑道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指标、控制标准、道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设计流程及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公路飞机跑道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方法。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basis, design index, control standard, mechanical response analysis of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and step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way runway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design method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on highway runway is presented.
【作者单位】: 广东新中南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鸿铎;凌建明;刘文;边际;;机场沥青道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探讨[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黄开宇;钟梦武;;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J];公路工程;2010年05期

3 蒋功雪;彭红卫;孙超林;袁海雅;;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查与原因分析[J];公路工程;2011年01期

4 谢娟;李文瑛;;结构参数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J];公路工程;2011年04期

5 彭红卫;蒋功雪;寻浩;黄开宇;;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调查与原因分析[J];公路工程;2012年01期

6 刘国民;公路沥青路面与机场沥青道面设计的对比[J];中南公路工程;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道新;;多轮荷载作用下的沥青道面结构响应敏感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2 陈勇鸿;张巍;吕鑫;;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3 马翔;倪富健;顾兴宇;;复合式机场道面结构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路贺伟;张宏超;孙立军;;水-荷耦合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6期

5 彭子茂;;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6 王绍岳;;关于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技术措施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7 李公;;关于机场道面抢修施工方法的分析[J];金田;2013年10期

8 赵鸿铎;凌建明;姚祖康;;飞机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简化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彭红卫;蒋功雪;朱沅峰;;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应变特性及经济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10 陈文来;凌建明;袁捷;李萌;;机场道面病害维修对策选择优化模型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珏;机场沥青道面施工质量变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康亚林;高速公路适应飞机起降的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高文武;软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世军;;湘西通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2 刘浩;黄开宇;唐承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防裂措施的探讨和应用实践[J];湖南交通科技;2008年04期

3 赵鸿铎;凌建明;周正峰;;中美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对比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4 刘文;凌建明;赵鸿铎;;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综述[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袁峻;黄晓明;;级配碎石夹层半刚性底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5期

6 崔鹏;邵敏华;王国英;孙立军;;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探讨[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3期

7 张亚军;李春雷;黄晓明;周书林;;基于有限元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断裂力学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3期

8 许志鸿;孙洪燕;陈兴伟;蔡氧;;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试验路观测与分析[J];公路工程;2007年06期

9 詹海玲;;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综合防治[J];公路工程;2008年01期

10 付凯敏;徐立红;陈京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勇,李素莹;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适宜性探讨[J];路基工程;2005年03期

2 李骏;T形梁钢模板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7期

3 王常峰,朱东生,陈兴冲;基于位移的隔震桥梁非迭代设计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4 曹东伟,敬世红,陈荣生,刘清泉,乔宏,倪富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与性能[J];公路;2005年11期

5 张强;陈雨人;;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低路堤设计研究[J];北方交通;2006年02期

6 杨永伟;;公路上跨铁路立交桥弯斜几何设计体会[J];北方交通;2006年04期

7 刘明辉;殷爱国;邢振贤;张方明;陈航;;箱梁混凝土应力及有限元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马士杰;杨淑梅;张宏伟;;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排水基层设计方法的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9 窦宝松;王力威;刘朋辉;刘滔;;加筋土挡土墙设计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1期

10 武建民;戴经梁;;从西三试验路看我国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J];公路;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毅;吴九懿;;预应力先张法框架式台座设计[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2 张勇;;按多点支承的连续板确定喷锚支护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3 侯彦明;姜波;;道路拓宽工程中EPS路基设计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李志勇;董城;;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贾界峰;周泳涛;鲍卫刚;涂金平;;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朱合华;;考虑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柔性衬砌设计分析方法研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7 余志武;冯昌茂;蒋丽忠;周凌宇;;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研究及应用[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田龙勇;张水平;;浅谈正交曲线桥直做的设计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9 章世祥;刘玉擎;;波折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设计[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文;胡群芳;李清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模糊随机可靠度设计方法[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风;削簿十公分 每公里节约54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王建喜邋通讯员 林静丽;专家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韶关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杨宝众 特约记者 王丽霞;技术交流有助提升中国沥青路面水平[N];中国交通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宝众 特约记者 王丽霞;路面材料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韩风;六盘山复杂条件下筑路成套技术趋熟[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李黔刚 王桥;我省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达国际先进[N];贵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朝霞;重庆高速公路桥梁建养并重[N];中国交通报;2008年

8 江宏伟 记者 初霞;“坚强”混凝土抗冻又长寿[N];哈尔滨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云芬;山区高速路桥面铺装技术领先国内[N];云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郑宗杰;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立峰;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修筑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2 饶为国;桩—网新工法加固软土路基理论与技术[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张俊儒;隧道单层衬砌作用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吴传海;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李志勇;公路路基动强度设计方法及其在全风化花岗岩路基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张玉宏;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综合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李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路钢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赵永利;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邓宗伟;山区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的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李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模型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小刚;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刘刚;纤维改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罗华莹;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周恒军;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冯芝茂;覆土波纹钢板桥涵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彬;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地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晓东;整体式悬挑结构道路建设技术在西藏类昌公路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文清;混凝土板式加劲梁自锚式悬索桥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上官云龙;格栅加筋路堤边坡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瑛;水泥混凝土轮迹道路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4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