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青岛地铁穿河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04:36

  本文选题:青岛地铁 + 穿河隧道 ; 参考:《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1期


【摘要】:青岛地铁2号线枣李区间隧道下穿李村河,隧洞顶部位于强风化花岗岩层中,上覆有粉质黏土层和砂层,必须确保不破坏上部天然隔水层,并达到快速安全穿越的目的。首先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经验初步选定了5个施工方案;再利用数值方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考虑施工速度、开挖步距离、开挖方式和支护结构对围岩变形和塑性区的发展范围的影响,研究各方案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比对控制点变形量和拱顶沉降变化曲线,在5个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最后针对确定的施工方案,以穿河隧道上覆岩层塑性区范围、隧道沉降和收敛值为控制指标,进行了施工参数的二次优化。在确保隔水层隔水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为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Abstract]:Under the tunnel of Zaoli section of Qingdao Metro Line 2, the tunnel passes through Licuanhe. The top of the tunnel is located in the strongly weathered granite layer, with silty clay layer and sand layer overlying, so it must be ensured that the upper natural water-isolating layer is not destroyed and the purpose of rapid and safe crossing is achieved. Firstly, five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then the tunnel excavation process is simulated by numerical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speed and the excavation step distance. The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mode and support structure on the development range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plastic zone is studied. The deformation law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under each scheme is compared with the deformation of control point and the curve of vault settlement. The most suitable scheme is selected in five schem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e construction plan, taking the plastic zone of overlying strata, the settlement and convergence value of tunnel as the control index, the secondary 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is carried out.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water-insulation effect,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s improved,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unnel safety and rapid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12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3718110007)
【分类号】:U455;U4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美静;万力;王芳;王旭升;胡伏生;;隔水边界附近围岩渗透性变化时隧道涌水的渗流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2 王磊;王渭明;;基于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的软岩巷道变形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8期

3 王渭明;黄明琦;吴克新;;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施工数值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唐志强;;青岛地铁隧道施工采用TBM工法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5期

5 皇甫明,孔恒,王梦恕,姚海波;核心土留设对隧道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6 王梦恕;;水下交通隧道发展现状与技术难题——兼论“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7 李奎;高波;;地铁隧道下穿小河和桥梁的施工方案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5期

8 李利平;李术才;赵勇;王汉鹏;刘钦;原小帅;赵岩;张骞;;超大断面隧道软弱破碎围岩空间变形机制与荷载释放演化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9 石钰锋;阳军生;邵华平;龙云;杨峰;;超浅覆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富水河道施工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10 华福才;;FLAC~(3D)在青岛地铁渗流场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蔚立元;徐帮树;李术才;丁万涛;李利平;;确定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的经验公式及其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董淑乾;魏云杰;朱剑;;公路偏压隧道开挖及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彭柏兴;何天铭;王会云;肖宏宇;;南湖路湘江隧道盾构施工影响因素及工程措施[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4 周路军;叶剑锋;尚岳全;;隧道环形开挖时核心土合理长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5 周太全;华渊;吕宝华;;金华山软岩铁路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屈服接近度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6 韦秉旭;唐辉湘;;预留核心土环向刻槽对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J];公路;2012年06期

7 郭迎平;孙志杰;;核心土对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1期

8 丁浩;郭军;蒋树屏;肖博;;水下隧道大跨分岔结构设计与围岩稳定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2期

9 张新;徐志胜;姜学鹏;赵红莉;吴德兴;李伟平;;水下公路隧道纵向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10 刘辉;;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数值模拟与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文其;刘益平;;特大断面大跨隧道核心土岩柱稳定性研究及加固措施比选[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蔚立元;徐帮树;李术才;丁万涛;;确定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的经验公式及其应用[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唐f,

本文编号:2001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01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