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运信息服务的船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本文选题:水路运输 + 船联网 ; 参考:《中国航海》2014年01期
【摘要】:船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面向航运智能化信息服务且能适应航运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体系构建现状,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服务驱动方法为构建船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提供指导;其次,从信息服务的角度,以信息流为导向构建航运信息服务业务模型,即采用"自下而上"的业务驱动方法构建船联网标准体系三维框架;最后,从视图分层角度,进一步对三维体系框架进行细化分类。船联网标准体系框架作为船联网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对规范和推进船联网相关研究及建设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 standard system which is oriented to 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ervice of shipping and can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dustry. First of all,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system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op-down management service-driven approach is use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hip-networking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low,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shipping information service business model, that is, using the bottom-up business-driven approach to construct the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ship networking standard system. Finally, from the view stratification point of view, Further refin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framework. As the core content of ship networking standard system, the framework of ship interconnection standard system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andardizing and promoting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ship interconnection.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9151) 交通运输部信息化科技项目(2012-364-208-201) 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2W06)
【分类号】:TN929.5;TP391.45;U6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俊华;罗本成;解玉玲;刘力;;欧洲推进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标准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水运管理;2009年05期
2 董耀华;孙伟;董丽华;张成雷;;我国内河“船联网”建设研究[J];水运工程;2012年08期
3 孙庆辉;王家耀;钟大伟;李少梅;;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凤良;;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J];河北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2 武根友;李江;李晓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满梦华;褚杰;施威;原亮;;嵌入式数字电路故障自修复技术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4 裴玉龙;蒋贤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的融合技术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王波;吕俊伟;于振涛;盖俊峰;;一种物联网的时钟服务器配置方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毛弘毅;赵旭滨;;浅谈物联网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2期
7 饶威;丁坚勇;李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华中电力;2011年02期
8 四兵锋;林兴强;;交通信息条件下道路和停车选择SUE模型及算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刘向举;刘丽娜;;基于物联网井下跟踪定位系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颜桃为;马健霄;魏永平;;信号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The Research of Security Issues and Key Technologie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晏磊;苗李莉;;面向ITS交通数据管理的方法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克辉;肖德琴;周权;;农业物联网实验室建设[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4 丁慧霞;汪洋;徐其春;卢锟;雷煜卿;;浅谈电力物联网通信网络架构[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裴玉龙;蒋贤才;;城市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融合技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4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石金榜;;数据库的数据分级细化和属性继承建库方案[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韩震;曲莎莎;;物联网对物流系统管理的作用及前景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黄正东;吴之凌;于卓;何继斌;;城市道路规划成果信息化管理模式[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裴玉龙;蒋贤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的融合技术分析[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吕磊;韩印;唐静;;基于APTS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功率控制与分簇路由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文彬;移动自组织网络环境下服务组合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巩大力;城市交通智能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谭力;构建基于G/S模式的数字月球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曾鸣;基于SOA的森林资源空间信息分级服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江海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优化路由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林云;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陈永攀;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架构与实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鑫;城市道路交通流数据的挖掘[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小磊;GPS车辆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博;大型文体活动核心区交通组织与协调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佳旺;基于自适应同步相关检测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新蕾;基于WebGIS的公路建设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万红;交通安全信息服务系统中物流竞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雅辉;IEEE 802.11 WLAN中M2M业务服务质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唐永勇;面向ATMS的交通数据管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戴蕾;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构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黄迪;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斌;李琦;董宝青;;基于GeoAgent和Web服务的空间信息服务及应用集成体系[J];计算机科学;2004年09期
2 沈苏彬;范曲立;宗平;毛燕琴;黄维;;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马华东;陶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4 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5 罗本成;解玉玲;;欧盟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化项目——COMPRIS概述[J];水运管理;2006年07期
6 周俊华;解玉玲;刘力;徐鲁宁;;我国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标准化[J];水运管理;2009年11期
7 魏磊;;浅议我国内河航运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4期
8 董丽华;廉清云;董耀华;孙伟;吴华锋;汪明华;;内河船舶RFID系统标准研究[J];射频世界;2010年06期
9 贾文珏,李斌,龚健雅;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GIS服务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1期
10 罗本成;麦克;蔡丽娟;;推进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运;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峰;对贵州省航管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水运;1994年06期
2 ;加快建设 加强管理 促进水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顾裕椅局长在1994年全省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水运;1994年07期
3 钱江;沿海水上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J];水运管理;1999年09期
4 陆明生;桥梁建设与水路运输应协调发展[J];中国水运;2004年03期
5 叶维;真虹;;论水路运输外部性内部化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制定[J];中国软科学;2004年09期
6 刘红;;集装箱航运市场牛鞭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6期
7 李跃旗;;欧洲集装箱内河运输经验借鉴[J];中国航海;2007年01期
8 彭建华;;LNG罐式集装箱水运安全性探讨[J];世界海运;2007年03期
9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10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姝霖;;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乔冰;刘敏燕;吴维平;于沉鱼;;中国水路运输大气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陈正才;;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及立法研究初探[A];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4 尹东年;於世成;林国龙;顾伟红;;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立法研究报告[A];1996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6年
5 陈明栋;陈明;罗忠义;;适用于高坝通航的船闸输水系统型式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王万乐;严新平;谭志荣;黄明;周新聪;;长江船舶防污应急体系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蒋正海;;浅谈对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实施专人、专职、专管的几点作法[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8 ;序[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倪建秋;潘家幸;李建国;;运输船舶委托经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思考[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10 钟克山;;切实打好“五战” 依法取缔“三无”[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昌军邋实习记者 练崇田;江西推进水路运输“通江达海”[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高圣;春运将有百万人次跨琼州海峡[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李长安 韩明达 国淑菊;宽城水路运政实现25年无安全责任事故[N];承德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远洋 通讯员 吴曼琴 马广龙;千里淮河首装“电子眼”[N];蚌埠日报;2009年
5 记者 罗强 通讯员 华志波;舟山水域 水路运输不温不火[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崔劲松;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促进江西水运腾飞[N];光华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谢指明 寿奇杰;绍兴县开展2009年水路运输核查[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京 特派记者 冯晶;韩正:“世博交通”强调地铁水路运输[N];现代物流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杨红岩 记者 孙妍;上半年水路运输生产总体向好[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龙巍;水路抵沪只需两天[N];中国水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长新;港航经济系统理论与数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周国强;航运支持系统的支出预算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赵丽宁;基于多AGENT的智能航运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康;基于用户平衡原理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模型[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宗成强;道路运输超限货物在途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芳蕾;危化品水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杨桦;水路运输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3 钱一平;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杨江南;我国危险品水路运输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力;水路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1年
6 屠琳桓;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罗钧韶;珠江水系水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关系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清斌;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9 马欣;水路运输安全管理评价标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文扬;上海地区内河水路运输统计调查方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4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