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在道路应急疏散策略选择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 疏散策略选择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为有效节约道路突发事件发生后车辆的应急疏散时间,基于疏散车辆交通流和非疏散交通流的不确定性,建立带有区间参数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研究道路应急安全疏散策略的选择问题。以某疏散路网为例,模拟道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车辆疏散。用蚁群算法(ACO)计算最优和最差策略。结果表明:疏散路网饱和度上限和置信水平的设置影响疏散策略选择和疏散时间,置信水平取值越高,总疏散时间越短;由于路网非疏散流概率密度的影响,路段饱和度上限取值与整体疏散时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置信水平取0.95、饱和度上限取0.9时,将得到最优疏散策略;当置信水平取0.8、饱和度上限取0.75时,将得到最差疏散策略。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ave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time of vehicles after road emergencies, an opportunity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model with interval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uncertainty of evacuation vehicle traffic flow and non-evacuation traffic flow. The selection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strategy is studied. Taking an evacuation road network as an example, the vehicle evacuation after a road accident occurred is simulated. Ant colony algorithm (ACO)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and worst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 limit of saturation and confidence level of evacuation network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evacuation strategy and evacuation time. The higher the confidence level, the shorter the total evacuation tim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pper limit of saturation and the whole evacuation time. When the confidence level is 0.95 and the saturation upper limit is 0.9, the optimal evacuation strategy will be obtained, and when the confidence level is 0.8and the saturation upper limit is 0.75, the worst evacuation strategy will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27805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9XJY00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2JQ5013)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岳明;萧德云;;路网应急疏散问题建模及其应用的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7期
2 袁媛;汪定伟;蒋忠中;盛莹;;考虑路线复杂度的应急疏散双目标路径选择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8年05期
3 周继彪;陈红;闫彬;朱宏佳;毛新华;;综合交通枢纽安全应急疏散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永;刘南;;城市安全规划之动态疏散与车辆配置策略[J];城市规划;2011年08期
2 黄静;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刘耀龙;;基于GIS的社区居民避震疏散区划方法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2期
3 宋永朝;潘晓东;梁乃兴;;面向应急疏散的山区特征路网通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张毅华;陈森发;;紧急事件下疏散元胞传输宏观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5 宋永朝;潘晓东;杨轸;叱诚;;灾害事件下局域路网应急疏散交通分配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5期
6 霍良安;黄培清;程云龙;;基于疏散效率的展会应急优化问题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4期
7 李明;;安徽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建设特点和启示[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S1期
8 梁国娟;张海林;;地震灾害下的路网疏散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S1期
9 于德新;仝倩;杨兆升;高鹏;;重大灾害条件下应急交通疏散时间预测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10 陈星;;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区域疏散实时交通控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宗欣露;多目标人车混合时空疏散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崔建勋;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道路交通区域疏散应急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悦;重大灾害条件下城市应急交通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曾麦脉;城市应急路网疏散规划的模型与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毅;面向人群的并行多目标疏散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静虹;非常规突发情况下大规模人群疏散的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刘庆法;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网容量提升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周继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行人交通特性及安全疏散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邱凯福;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道路网络疏散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慧;基于国际比较的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仇亚敏;路网应急疏散问题研究及仿真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倪玉丽;医院医疗应急响应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孟小丁;应急运输路径选择问题的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6 彭绚凰;基于TAG的时空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疏散配流及疏散方案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宋伟程;恐怖袭击导致的危险品运输事故人员疏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张萌;应急救援物资紧缺的配送车辆路径选择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琦,金鸿章,林德明;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及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1期
2 戴建设,王书宁,杨小茵,,吕强;时间紧要运送问题的模型及其计算机实现[J];控制与决策;1995年02期
3 徐高;基于智能体技术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王永泉,陈花玲,毛文雄;基于跟驰理论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11期
5 赵凛;张星臣;;基于Agent仿真的ATIS条件下路径选择行为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7期
6 王雄志;林福永;;流水车间作业排序问题蚁群算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年03期
7 温丽敏,陈宝智;重大事故人员应急疏散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8 方正,卢兆明;建筑物避难疏散的网格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9 汪送;王瑛;;基于脆性结构崩溃的复杂系统安全事故致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岳明;萧德云;;路网应急疏散问题建模及其应用的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7期
2 蒋玲;;新型应急疏散系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3 宋永朝;潘晓东;梁乃兴;;面向应急疏散的山区特征路网通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兰建海;刘晗;王振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5 丁丽娜;郑伟;钱琳;;居安思危查隐患及时整改保安全——记图书馆应急疏散演练[J];科技创业家;2013年15期
6 孟永昌;杨赛霓;史培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路网应急疏散多目标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薛一江;朱万红;汪剑辉;;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下的公众应急疏散[J];辐射防护通讯;2008年05期
8 徐志;杨孝宽;赵晓华;李玲洁;陈欣悦;;应急疏散状态下驾驶员反应时间[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温伯威;丁嘉鹏;常丽君;;“一张图”框架下的城市应急疏散数据融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胡红;刘小明;魏恒;杨孝宽;;基于路口和路段入口综合控制的应急疏散交通控制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山;田大新;王云鹏;罗浩;夏海英;;基于车联网的交通应急疏散优化方法[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慧洋;徐敏;孙向红;张侃;;北京城镇居民应急疏散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任常兴;张欣;张网;王婕;丁建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应急疏散能力评估指数法研究[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敏;李慧洋;孙向红;傅小兰;;应急疏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艳华;卢文龙;李平;;车站事故应急疏散模拟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轨道交通[C];2013年
6 左军;刘凤荣;黄欢欢;王月蓉;;人防城市人口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模型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沁;;论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要点[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陈苏诞;张晓峰;王蕾;;浅析太原市地震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的安全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敏;卢兆明;袁国杰;;基于GIS系统的灾时大范围应急疏散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张崭;;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的应用[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川检;四川局局长王吉顺部署绵阳局应急疏散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2 刘秋亮;解放路小学举行防灾应急疏散演习[N];商丘日报;2008年
3 九三学社社员 江苏省淮安市人大代表 朱菊芳;新生军训鸣锣在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记者 吴媛媛;我市第三家应急疏散基地挂牌[N];蚌埠日报;2011年
5 记者 王彬;幼儿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N];济南日报;2012年
6 李晓平;警报拉响,居民8分钟安全进入隐蔽场所[N];厦门日报;2007年
7 记者 林超 通讯员 张美妮;我市举行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暨应急疏散演练[N];威海日报;2013年
8 上城报道组 刘婷婷 记者 孟杨斌;上城首次出台《防汛应急手册》[N];杭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张志毅;切实加强地震科研成果的应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YMG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刘翼 乔攀;芝罘区中小学从今年起 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应急演练[N];烟台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磊;大规模开放空间应急疏散计算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吴正言;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代伟;群集应急疏散影响因素及时间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蕾;基于动态信息的应急疏散与车辆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爽;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何健飞;基于行为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与仿真[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杨阳;城市地下道路应急疏散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江伟;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仇亚敏;路网应急疏散问题研究及仿真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谢君;室内外一体化应急疏散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谷凤瑞;基于单目的地路网模型的应急疏散交通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杨立兵;公共场所应急疏散系统及模拟仿真[D];中南大学;2009年
9 汪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邮轮母港应急疏散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洪岩;大型商场应急疏散预案评价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094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9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