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对称破坏模式的临坡地基承载力上限极限分析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of the adjacent slope,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lip line field are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near the slope, through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slip line field are introduced. A single side slip failure mode considering the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ilure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near the slope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upper limit analysis theory, the allowable velocity field is constructed by means of the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y.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is derived, and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is established by introducing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which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fri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foundation and soi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top of the slope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near the slope. It can als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asymmetric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ip foundation near the slope, and has obvious superiority o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98)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0161110017)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1C0618)
【分类号】:U41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峰;阳军生;张学民;赵炼恒;;斜坡地基单侧滑移破坏模式及承载力上限解[J];工程力学;2010年06期
2 赵炼恒;罗强;杨峰;李亮;但汉成;;临坡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上限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3 酆庆增;临近边坡的基础的极限承载力[J];上海力学;1999年01期
4 王红雨,杨敏;基坑附近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减损的估算[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5 王晓谋;徐守国;;斜坡上的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6 曲直;姜海力;刘永军;李国旗;;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7 陈祖煜;土力学经典问题的极限分析上、下限解[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尉学勇;王晓谋;怀超;;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计算与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王红雨;杨敏;;极限荷载作用下临近基坑c-φ土地基的破坏模式[J];岩土力学;2007年08期
10 石刚;;黄土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德兵,张建海,刘麟,李长禹;土卡水电站坝后式厂房结构应力及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周资斌,章青,吴锋;弹塑性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法混合分析土坡稳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郑东明,邓安福,吕镇江;CFG桩复合地墓褥垫层效用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1999年02期
4 黄煜镔,朱礼君;三维应力状态下圆筒形巷道塑性区次生应力、半径和位移[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5 李剑玲,刘东燕;偏心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6 程彩霞;赵均海;魏雪英;;楔体极限荷载的统一滑移线与有限元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7 颜昌武;曾祥勇;邓安福;;矩形浅基础作用下层状地基的非线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8 冯士伦,王建华,林杨,孙斌;蠕动爬行攻泥机构转向工作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船舶工程;2003年05期
9 韩冬冬;谢新宇;窦岩嵩;;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半经验理论解[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8期
10 刘洁;廖红建;顾飞;李杭州;;地铁隧道锚杆系统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梦宏;丁桦;;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的简化条件[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2 王建华;刘振纹;;软黏土不固结不排水循环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文;俞茂宏;林永亮;陈立伟;吴黎辉;;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滑移线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胡瑞林;谭儒蛟;崔芳鹏;丁恩保;魏欣;杨林;刘厚健;李凤亮;;青海省八大山滑坡的基本特征和稳定性初步评价[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沈珠江;王建华;杨洪杰;傅德明;;边坡稳定的三维下限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杨洪杰;沈珠江;马桂云;刘计山;;极限分析原理及其在土工问题中的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周桂阳;宰金珉;张树俊;;基于希尔挤出图的理想松散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精确解[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8 任青文;;灾变条件下高拱坝整体失效分析的理论与方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陈祖煜;张东升;;“西电东送”中的岩土力学和工程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王红雨;杨敏;;基坑附近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减损的估算[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文志;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角量参数综合分析的相似理论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青哲;土基振动压实系统模型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宋毅;热—电—力耦合作用下铁基粉末成形过程的建模及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锋涛;结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乔东生;深水平台锚泊定位系统动力特性与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有军;东大秦皇岛分校实验楼深基坑支护变形控制与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买合木提·巴拉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二塘沟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永春;衡重式桩板挡墙的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吴诚高;基于ANSYS的乐化水库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周金阳;混凝土防渗墙加固的土石坝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赵玉勃;庆春路过江隧道基坑围护监测分析与盾构推进土体应力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佳琦;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基坑土压力和抗隆起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杜俊;云南某露天矿山散体物料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文权;抗滑桩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赵晨;采空区下隧道安全稳定性评价及数值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施斌;刘瑾;高玮;姜洪涛;;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性土强度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彭柏兴;王星华;雷金山;;湘浏盆地红层嵌岩桩荷载传递性状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3 宋二祥,王连启,池跃君;某基坑开挖对邻近高层建筑的影响分析及决策[J];工程勘察;2001年04期
4 周树华,周绪利;PANDA动力贯入仪在路面基层强度检测中的应用[J];公路;2000年07期
5 董倩;刘东燕;;均质边坡稳定分析的上限解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6 毕平均;;基于Geddes应力解的桩筏基础沉降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郭成超;钟燕辉;李嘉;张景伟;;路基承载力的评定[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殷治宁,卞国炎,朱先祥;泥岩地基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试验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9 栾茂田;赵少飞;袁凡凡;吕爱钟;武科;;复合加载模式作用下地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J];海洋工程;2006年01期
10 李雪梅;刘鹏;;PANDA轻型动力贯入仪在粉煤灰分层压实效果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峰;阳军生;付黎龙;;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N_γ确定的刚性滑块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秦文;土体剪切模量随深度连续变化非均质地基解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尉学勇;斜坡地基承载力的仿真分析与理论计算[D];长安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军令;;地铁盖挖逆作条形基础综合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年S2期
2 王春凯;许恺;周冠南;侯刚;;盾构隧道穿越条基框架结构影响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9期
3 N.C.萨姆坦尼;R.C桑培尔;金波;;加筋粘土上条形基础的室内试验[J];路基工程;1991年01期
4 熊云忠;;福厦客专道路交叉连续箱梁现浇支架设计与施工[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05期
5 黄瑛;张家生;;溶洞上方路基基底位移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8年04期
6 余昌平;郭琪;项建光;;用钻孔灌注桩处理软基[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7 薛立兴;;现浇连续梁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探讨[J];科学之友;2010年21期
8 骆惠林,袁裕财,姚化国;优化设计是桥梁质量的保证[J];建设科技;2003年07期
9 马永杰;;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32m 900t箱梁预制台座的设计与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2期
10 安永林;史胜利;彭立敏;赵丹;;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段双下侧导坑施工性态[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洪涛;高福生;扈智美;;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梁抗扭钢筋影响的探讨[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少坤;黄茂松;刘怡林;杜佐龙;;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吴昭永;焦伟;;WSS工法在建筑物沉降控制中的应用[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何柏春;张建伟;;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板整体基础[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瑜锟;高路堤新型支挡结构的原形观测及数值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