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沥青路表面三维构造获取系统
[Abstract]: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is developed by digital image technology. First, based on the classic diffuse reflection model, the Lambertian Model, 3 red, blue and green two-dimensional images are obtained, and then the reflection light intensity meter of 3 images is used according to the photometric method. The gradient data in the direction of X and y a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gradient data is transformed by the Frankot-Chellappa global integral algorithm, and the height values are calculated to achieve th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surfac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is 0.0001 mm, which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nalysis structure depth;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the same a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and test method is R=0.887 5, and the correlation is good,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陕西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KY08-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G1211007)
【分类号】:U4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2 王端宜,李维杰,张肖宁;用数字图像技术评价和测量沥青路表面构造深度[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刘有志;;影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因素与检测[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6期
4 黄碧霞;陆阳;;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颗粒分布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1期
5 张亚衡,周宏伟,谢和平;粗糙表面分形维数估算的改进立方体覆盖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6 曾冬平;;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公路与汽运;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晓强;方向;宁强;潘俊;肖介山;;岩石断面三维分形维数的灰度测算新方法[J];爆破;2012年02期
2 任文伟;康戈文;甘春泉;李聪;邱绍宇;;锆-4合金疲劳断口的分形维数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1期
3 刘柳;梁乃兴;王乐;;数字图像技术在露石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肖鑫;张起森;关宏信;;交通荷载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的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5 高民芳;季晓勇;;一种基于H.264的立体视频数据嵌入方法[J];电视技术;2010年03期
6 杨浩;陈青;魏厚震;袁海文;刘元泉;;沥青混合料芯样图像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6期
7 康戈文;李聪;任文伟;甘春泉;陈武凡;李小文;;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锆-4合金疲劳断口三维重建[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02期
8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9 李克非;马明军;王晓梅;;水泥基材料裂隙水流动规律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10 谢浩;费广正;吴明峰;李欣;孙国玉;;从明暗恢复形状的手绘草图三维建模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廖熠;赵荣椿;;从明暗恢复形状方法综述[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俞鸿波;赵荣椿;;基于双向差分格式的SFS算法[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A New Shape from Shading Algorithm using Intensity Gradient of Image with Hybrid reflectance[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金花;李守巨;刘迎曦;;具有分形表面三维粗糙裂隙的渗流特性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克非;马明军;余天和;;水泥基材料裂隙水流动规律的数值研究[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飞;周海东;赵云霞;巴蕾;;岩石细观损伤的三维数字图像分形[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书赢;王海斗;徐滨士;康嘉杰;;分形表征涂层质量评价参数的研究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薛连旭;基于疲劳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辉煌;SMT焊点图像处理及焊点三维质量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乔楠;堆石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视觉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钟亮;河道形态阻力分形特征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乌秀春;反求工程中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三维曲面重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赵歆波;基于分形的从明暗恢复形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杨晓波;织物平整度等级的计算机视觉评估[D];东华大学;2003年
9 郝平;基于图像灰度的自由曲面重构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朱贵冬;中医“望目辨证”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长辉;金属材料断口三维形貌检测与表征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郭炜杰;基于分形的花式线及其织物外观效果模拟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方艳霞;基于激光三角法和光度立体的三维表面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镇强;由单幅图像恢复三维形状的算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谢虹;基于艺术设计认知模式的快速生成三维模型的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马倩;基于单张照片的三维人脸重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海涛;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水下目标三维成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姜能惠;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追尾预测模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高君亮;风蚀地表土壤颗粒的图像表征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贾洪强;岩石节理面表面形态与剪切破坏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肖宁,王绍怀,吴旷怀,王端宜;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CAVF法[J];公路;2001年12期
2 韩春华,熊京民;美国战略公路研究项目[J];国外公路;1996年06期
3 王爱民,沈兰荪;图像分割研究综述[J];测控技术;2000年05期
4 王金安,谢和平,田晓燕,Kwasniewski Marek A;岩石断裂表面分形测量的尺度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5 连建发,慎乃齐,张杰坤;分形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S1期
6 夏元友,朱瑞赓;关于分形理论在结构岩体的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7 白武明,方华;某些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8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压实状态的数字图像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鹃;;室内测定构造深度的数据处理方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年01期
2 邓勇猷;杜鹏;王宁;;一种改进的路面构造深度测试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3 臧继成;张蕾;肖倩;;沥青混凝土构造深度耐久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4 马荣贵;王建锋;李平;;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精确检测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8期
5 袁光权;高国华;周进川;;构造深度在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沈鹃;;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J];石油沥青;2008年01期
7 沈鹃;;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J];华东公路;2008年02期
8 许增荣;“构造深度”及其与山区基岩裂隙水的关系[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9 郑晓光;朱云升;丛林;;应用构造深度评价沥青混合料离析[J];公路;2005年12期
10 包秀宁;张肖宁;王端宜;黄文通;;应用构造深度表征沥青路面的离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龚砚庆邋通讯员 姜涛;我省高速公路有了彩色小车专用道[N];河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花艳;基于线结构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侯青;沥青路面激光三维构造深度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王吉东;车载式路面平整度及构造深度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4年
4 文静;数字化技术评价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孙瑞宁;基于线激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系统[D];长安大学;2013年
6 杜晓兵;基于VC++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三维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3年
7 蒋难得;基于激光视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44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