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驾驶人超车过程视觉行为特性

发布时间:2018-08-21 11:34
【摘要】:基于驾驶模拟器构建高速公路超车行为模拟场景,利用眼动仪采集30位驾驶人的眼动视频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逐帧分析,获得驾驶人超车过程中注视、扫视和眨眼等视觉行为参数。将驾驶人视觉区域划分为左后视镜、右后视镜、原始车道、目标车道和其余区域共5部分,经过统计分析,获得驾驶人视觉区域驻留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超车过程中目标车辆的速度对注视频率、扫视频率、眨眼频率和平均眨眼时间没有显著影响,与平均扫视时间正相关,与平均注视时间负相关;在同一速度水平下,超车目标为大型车时,驾驶人的平均注视时间、平均扫视时间较长,注视频率、扫视频率较低。超车过程中驾驶人在原始车道和目标车道的驻留时间概率超过70%,在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驻留时间概率相差不大,均为7%左右,在其他区域驻留时间概率为10%左右。驾驶人主要通过观察目标车道和原始车道获得交通信息,通过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获得交通信息的概率(约为14%)高于其余区域。
[Abstract]:Based on driving simulator, the simulation scene of highway overtaking behavior is constructed. The eye movement video data of 30 drivers are collected by eye movement instrument, and the fixation of driver during overtaking is obtained by frame analysis with post-processing software. Visual behavioral parameters such as scan and blink. The driver's visual reg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left rearview mirror, the right rearview mirror, the original lane, the target lane and the other area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ident probability of the driver's visual region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ed of the target vehicl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ixation frequency, scan frequency, blink frequency and mean blink time, but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ean scan time, bu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fixation time. At the same speed level, when the overtaking target is a large vehicle, the average fixation time, the average scanning time, the fixation frequency and the scanning frequency of the driver are longer, and the frequency of overtaking is lower. In the overtaking process, the resident time probability of the driver in the original lane and the target lane is more than 70%, while the resident time probability in the left rearview mirror and the right rearview mirror is about 7%, and the resident time probability in other areas is about 10%.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mainly by observing the target lane and the original lan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btaining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left rearview mirror and the right rearview mirror (about 14%)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area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G13A07)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ZZ2014-032)
【分类号】:U4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慧智;裴玉龙;于涛;程国柱;;驾驶员车道变换视点转移模型及其参数标定[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1期

2 刘江;;双车道公路驾驶员超车行为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3 裴玉龙;于涛;;车道变换进程中驾驶员视点转移特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2期

4 王润琪;周永军;肖传恩;;双车道公路超车视距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郭应时;马勇;付锐;孟妮;袁伟;;汽车驾驶人驾驶经验对注视行为特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6 袁伟;付锐;郭应时;薛传亮;马勇;;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人视觉转移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铭;邓如丰;张阳;莫琛;;高速公路出匝分流区超车道车辆车道变换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8期

2 段力;过秀成;姚崇富;;车头时距分布函数的验证、分析与选择[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3 靳慧斌;蔡亚敏;洪远;;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安检视觉搜索特征[J];工业工程;2014年02期

4 邓涛;罗恩晴;张艳山;颜红梅;;基于选择性注意的交通环境显著性及眼动特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5 孙宝芸;董雷;;公路路线设计中视错觉现象的预防与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6期

6 张良;陈诗慧;张伟;;驾驶员换道执行持续时间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年04期

7 杨京帅;王文亮;苏薇;杨得婷;孙正一;;驾驶人危险感知建模与实验解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8 王华容;;道路交通研究中眼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交通医学;2014年02期

9 彭金栓;付锐;邵毅明;徐磊;;基于Logistic模型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J];科技导报;2014年14期

10 牛国庆;崔彩彩;张坤;;辅助文字对安全标志识别性影响的眼动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2 毛程远;路面破损对车辆行驶模式及交通流运行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赵新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胡立伟;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段立飞;驾驶员精神负荷评价及在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陈晓晨;驾驶决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鹏飞;营运驾驶员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王剑波;雅西高速公路51km长下坡典型货车运行安全测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张琼;基于驾驶人感知特性的换道预警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咸化彩;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寒;城市快速路交织区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特征参数关系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霍克;城市道路驾驶员车道变换行为及注视转移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岩;羽毛球接发球过程中眼动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纯;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换道意图识别[D];长安大学;2012年

5 吴付威;跟车和换道过程中驾驶人注视转移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禹伟;车道变换与交通拥挤致因关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剑仕;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城市道路超车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春雨;隧道路段驾驶员视觉安全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宇;快速路出入口关键设计要素取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江;田萍;荣建;任福田;;驾驶员气质与行车速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家凡,罗大庸;交通流微观仿真中的换道模型[J];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3 潘晓东;林雨;郭雪斌;方守恩;;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4 李斌;王猛;汪林;李宏海;;驾驶时间对营运驾驶员驾驶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5 刘博航;裴玉龙;徐慧智;;基于视频处理的车道变换轨迹获取技术[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王荣本,游峰,崔高健,余天宏;车辆安全换道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2期

7 朱秀娟;熊坚;;机动车驾驶人行为安全的超车模型与仿真[J];江西科学;2010年03期

8 魏朗,高丽敏,余强,张巍;驾驶员道路安全感受模糊评判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袁伟;付锐;马勇;郭应时;;车速与标志文字高度对驾驶人视觉搜索模式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延安;试论马尔可夫模型及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艳丽;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袁伟;城市道路环境中汽车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郭应时;交通环境及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眼动和工作负荷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丽娟;动态聚类新方法及最优聚类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辉,吴超仲,严新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驾驶模拟器中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4期

2 王伟,吴超仲,谢华,严新平;相交矢量技术在自动驾驶模拟器中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6期

3 张铎;陈定方;蒋云;;空间声音建模技术及其在驾驶模拟器中的应用[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王晶;刘小明;李德慧;;驾驶模拟器现状及应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1期

5 松田克巳;;驾驶模拟器在日本的应用与现状[J];交通与运输;2008年06期

6 谢春荣;万华森;熊坚;;基于驾驶模拟器的危险场景设计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3期

7 毛U,

本文编号:2195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95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