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施工对上覆建筑物基础变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12 15:14
【摘要】:正在建设中的重庆市同茂大道之同茂隧道开挖跨度大、埋深浅、上覆建筑物多,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结合同茂隧道工程实践,基于建筑物不同基础类型和建筑物至隧道中心不同偏移距两个因素,研究岩质隧道开挖对上覆建筑物基础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独立桩基础不同偏移距的6种工况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不同基础类型和不同偏移距下建筑物基础位移和沉降差,总结其变化规律,分析其原因。研究结论可为浅埋岩质隧道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保护提供指导。
[Abstract]:The Tongmao Tunnel of Tongmao Avenue in Chongqing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excavation span of Tongmao Tunnel is large, the depth of burying is shallow, and there are many overlying buildings, which brings great difficulties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ongmao Tunnel, the influence of rock tunnel excavation on the deformation of overlying buildings is studied based on two factors: different foundation types of buildings and different deviations from the building to the center of the tunnel.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and calculate the six working conditions of raft foundation and single pile foundation with different deviations. The difference of displacement and settl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under different foundation types and different offset i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settl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is summarized. Analyze the reasons. The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hallow rock tunnel and the safety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作者单位】: 重庆市空港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城致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CSTC,2011AC6212)
【分类号】:U455;TU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菊彬;张昆;;新建隧道盾构施工引起邻近地铁隧道沉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郑学贵;郭军;吴胜忠;;连拱隧道下穿高层建筑安全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3 吴涛;彭立敏;翟旭东;;下穿密集居民区地铁隧道施工爆破测试及安全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09年06期

4 徐礼华;艾心荧;余佳力;李祺;何亚伯;;厦门机场路隧道施工对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5 骆建军;张顶立;王梦恕;张成平;;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管理[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6 杨广武;关龙;刘军;郑知斌;;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结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学贵;郭军;吴胜忠;;连拱隧道下穿高层建筑安全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2 侯艳娟;张顶立;张丙印;;城市隧道施工穿越建(构)筑物风险管理体系[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赵衍发;张顶立;李鹏飞;房倩;高亮;;地铁车站大断面风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及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李鹏飞;张顶立;房倩;侯艳娟;李兵;;变位分配原理在隧道穿越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5 梁希福;胡松;常红斌;;应用测量技术解决城市地铁与地下管线影响问题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年05期

6 易小明;张顶立;;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筑物时的变形控制标准[J];都市快轨交通;2008年06期

7 贾波;刘干斌;徐立;石祥锋;;地铁竖井施工对周边建筑影响及加固措施[J];工业建筑;2011年08期

8 余剑英;魏纲;;地下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9 王东兵;;矿山爆破安全问题及预防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9期

10 胡晓勇;苏臣宏;黄瑞;仇玉良;;隧道下穿县城爆破震动对地表建筑影响及安全评价[J];公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富壮;王彦昌;;地铁车站风道施工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刘干斌;石祥锋;刘晓虎;叶荣华;;地铁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及加固对策[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卫红;;深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管理[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文杰;董军;崔玉萍;刘德华;;多种因素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安永林;结合邻近结构物变形控制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侯艳娟;城市隧道施工影响下地层与建筑物结构的动态作用关系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健;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支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余佳力;城市隧道建设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建模及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利亚;地铁盾构施工灾害监测体系的建立及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龙湘;隧道施工引起邻近建筑物损坏风险评估与控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赵权威;盾构下穿京广线郑州站的地表沉降预计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金玲;基于关联规则的地铁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监测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5 田卫;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国平;变工序暗挖地下街对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方案优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丹锡;盾构近距离穿越危房的微扰动控制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曾龙广;深圳地铁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分析与数值模拟[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9 赵格义;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辨识与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徐吉民;北京地铁军博站下穿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西刚;刘新荣;姜德义;刘立平;崔可佳;;歌乐山石灰石矿爆破地震波的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陶连金;金亮;唐四海;张印涛;;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车站诱发车站结构变形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3 朱赞成;徐化祥;;广州地铁三号线连拱隧道微震爆破设计[J];爆破;2007年03期

4 冉申德;周健;李玉岐;;广州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近接施工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1期

5 刘振宇,叶燎原,潘文;等效体积单元(RVE)在砌体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6 谢事亨;郑瑞英;陈国华;;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龚建伍,郭金芳,徐礼华,沈东强;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若干问题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8 徐龙花;;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9 何建;砌体结构裂缝浅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10 项志敏;袁仁爱;罗田郎;;浏阳河隧道下穿城市地面敏感建筑群施工关键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博;隧道建设及运营对建筑物的影响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俞凯;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沉降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学先;张慧;田明;;考虑多年冻土蠕变特性的抗拔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2 裘益清;张杰;;徐州地区山区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3 徐安;;选煤厂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6年04期

4 丁勇春;王建华;陈锦剑;;接触面单元计算方法探讨[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5 李小青;贾海艳;;基于桩土接触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数值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杨晓芳;李玉倩;;迁安盆地地下水资源有限元数值分析与评价[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7 黄水亮;巫锡勇;邓睿;;喇嘛溪沟昔格达地层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8 丁浪;;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影响因素[J];工程与建设;2010年04期

9 ;第10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晓宇;;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反分析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上清;刘毓氚;;土钉布置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刘瑞朝;刘军;何翔;;分层岩土介质爆炸效应的三维仿真模拟[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文华;石丙飞;廖琼江;;岩溶地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评价及基础类型分析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尤建军;常旭;刘伊克;;VTI介质长偏移距非双曲动校正参数反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晏长根;石玉玲;杨晓华;;滑坡数值分析的接触问题[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迟效国;;青藏高原脉动隆升的数值分析[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丁帆;张金海;姚振兴;;长偏移距地震资料的优化契比雪夫动校正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潘雅婷;李振春;张凯;;基于等价偏移距的叠前时间偏移[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开龙;陈小宏;李景叶;;基于惠更斯原理的不等权叠加[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王振东;吴庆曾;;工程物理探测和桩基无损检测成就与前景[A];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六三 周南富 杨兴良(浙江绍兴);山区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浅析[N];建筑时报;2011年

2 宗合;“旋挖钻”市场热起来[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记者 曹中夫;辽宁两地勘单位携手成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通讯员 周体仁 姚绍庄 记者 袁春梅;赣榆一采矿权拍出新高价[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邱亚东 周杰;广东:基桩倾斜度实现无损检测[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记者 阎锋邋通讯员 刘如春 严生;佛山中心城区少建30层高楼[N];南方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静文;灾后重建,崩积洞处治不可忽视[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吉讯;长春龙与热河龙 或为姐妹类群[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黄泽君 本报记者 曾实;抢建打响三大战役[N];四川日报;2010年

10 夏文燕;河海大学成立世界首个“数值流形研究中心”[N];江苏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祥记;广义节点无网格法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吴曙光;建筑岩质边坡稳定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颜昌武;岩质边坡地基与上部结构及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4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陈立伟;地裂缝扩展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刘峰;定向井中钻柱非线性稳定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郑明新;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陈海军;高陡岩质斜坡深层变形的数值分析[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10 武亚军;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玲;岩石隧道施工对上覆建筑物地基基础变形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2 苗立;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在地下工程中力学性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孟晓;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中地基沉降规律的数值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4 胡文盼;地震作用下土洞地基—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吴琨鹏;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6 孙全;丸都山城wū湫纹苹祷砑拔榷ㄐ苑治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赵韬;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的土层—地铁隧道相互作用数值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8 朱胜华;成都市诺亚舟实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地基工程地质条件与适宜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方兵;动圈式地震检波器性能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垒;差异上部结构的基础变形协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9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39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