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富水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Abstract]:The water-rich composite form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plex formation condition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 is of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to study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nder this formation condition. Taking Dalian Metro Line 2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hield type selection and shield tunneling, and aiming at the long distance and small radius tunneling of composite strata in the course of shield construction, the excavation of water-rich fragmentation zon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unnel axis control, tunneling speed control, to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hield machine with strict selec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Dalian and has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water-rich composite strata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hield construction in this section.
【作者单位】: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际合作专项(No.2011DFB71550) 洛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301065A)
【分类号】:U455.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柳松;关于城市地铁盾构管片结构设计的思考[J];隧道建设;2005年01期
2 李茂文;刘建国;韩雪峰;陈寿根;;长距离硬岩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09年04期
3 皮景坤;赵运臣;;盾构隧道管片上浮与对策综述[J];隧道建设;2009年06期
4 魏纲;洪杰;魏新江;;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上浮的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5 廖鸿雁;;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对硬岩的处理方案[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4期
6 王国义;;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设备配置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何平;秦东平;;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3期
2 潘国荣;韩美艳;张德海;;激光跟踪仪LTD600在地铁隧道管模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9年02期
3 陈耀波;;有关盾构机工程施工工艺的实例分析[J];广东科技;2014年02期
4 齐天龙;李博;严峻;;弱膨胀土发育地区盾构掘进过程中换刀对土体稳定的影响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宫能宝;王解先;;三节柔性盾构姿态的确定[J];工程勘察;2014年01期
6 撒应群;;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问题与处置措施[J];安徽建筑;2014年01期
7 罗希;邓君;;盾构施工人工测量与自动测量技术探讨[J];城市勘测;2014年01期
8 王博;;富水弱胶结大粒径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J];都市快轨交通;2014年02期
9 李婕;吴起星;;广州地区软硬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研究[J];广州建筑;2014年03期
10 陈祖伟;;地铁车站和区间工程的施工工法适用性研究[J];低碳世界;201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茁;付秀勇;江华;;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海河管片上浮控制问题探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丽维;赵海峰;赵羽;马汉春;杜大川;;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掘进盾构机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鹏;;盾构隧道管片施工力学性能三维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立;李双飞;梁晓亮;;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湘江施工技术[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双飞;;同步注浆对管片成型质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空前;王连山;高会中;;盾构隧道松弛土压力的正交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冯欢欢;陈馈;付金海;;大连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周建军;贺维国;;汕头苏埃通道盾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探讨[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逢松;;盾构机改造实例分析[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朱长松;;工矿编组列车制动气路改造及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正刚;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姿态调整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汤旅军;干砂和饱和砂性土中盾构开挖面稳定数值和离心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郭玉海;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引起的地表变形及掘进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王林涛;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张发盛;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程军;全断面掘进机数字样机优化设计与功能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李忠超;软粘土中轨道交通地下深开挖工程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彬;盾构隧道通用管片拟合排版和动态纠偏实现方法研究与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2 严佳梁;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性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刘凤华;盾构隧道通用管片拟合排版与管片选型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宋瑞恒;盾构隧道通用管片排版与动态纠偏管理软件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徐俊;盾构法施工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程亚平;热力盾构隧道大推力固定支架力学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赵先鹏;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吕丹;盾构切刀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平川;基于心理环境学的地铁车站空间物理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10 袁文军;浅覆越江盾构隧道抗浮研究与数值模拟[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明;杜守继;张强;;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监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2 靳世鹤;;广州地铁硬岩段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的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3期
3 辜长军;;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技术[J];工程科技;2008年01期
4 尤显明;杨书江;;短距离硬岩及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法施工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5期
5 徐凌;黄宏伟;罗富荣;;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沉降研究进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6 赵全民;软、硬岩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控制要点及对策[J];隧道建设;2005年S1期
7 何川;晏启祥;;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应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隧道建设;2007年06期
8 晏启祥;耿萍;何川;;地铁砂卵石地层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的设备配置及顶推力检算[J];隧道建设;2007年06期
9 王国义;;成都地铁盾构设备配置[J];隧道建设;2008年04期
10 张良辉;广州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J];施工技术;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书江;盾构在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施工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2 李云丽;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管片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如路;蔡轶曼;刘建航;;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护工程[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4年03期
2 沈斌;“盾构一号软件”的开发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06期
3 刘东亮;电液比例技术在盾构推进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2005年08期
4 高俊强,胡灿;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袁嘉,邓玉军;盾构不能推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6 管会生;高波;;盾构切削刀具寿命的计算[J];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7 范伟;;盾构隧道始发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8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J];液压与气动;2006年07期
9 朱合华;徐前卫;傅德明;廖少明;张冠军;;地层适应性盾构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初探[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10 刘慧彬;;与世界最大直径盾构的亲密接触[J];建筑机械;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继文;;盾构隧道与下立交长距离叠交工程设计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志鹏;方江华;张智宏;;小半径隧道中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磊;孙连;;基于盾构施工数据库的盾构动态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合华;徐前卫;廖少明;傅德明;张冠军;;土体-盾构机器系统的相似理论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方依文;李青林;王文治;郑仔弟;;盾构下穿城铁线施工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庄欠伟;龚国芳;杨华勇;;盾构机推进液压系统比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仿真[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潘国荣;徐然;陈晓龙;;盾构姿态可视化自动测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华平;上海大型盾构长距离穿越浅覆盖层[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记者 李媛 通讯员 焦绪;为了让盾构在老街“足下”穿行[N];建筑时报;2009年
3 通讯员 冯玉平;十八局集团四公司盾构施工创“天津速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夏艺心 通讯员 孟娜;时刻以劳模标准为标尺[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刘健 高锐轩;“滴水不漏”穿越长湖[N];人民铁道;2009年
6 记者 徐瑞哲;崇明隧道未动一土完成“彩排”[N];解放日报;2006年
7 记者白秀喜 通讯员高锐轩 刘健;我国最长湖底盾构隧道贯通[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记者 周炜;地铁一号线盾构昨开钻[N];西安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蔚 通讯员 陈烨;11号线大直径盾构顺利出洞[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袁弘;宁愿地下苦 确保地面安[N];成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矫伟刚;盾构推进对在建地铁风井或车站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曹奕;软土中盾构隧道的长期非线性固结变形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守一;盾构隧道穿越群房屋安全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浩;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刀具选型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丰收;盾构隧道探地雷达探测的介电特性试验、数值模拟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4 袁永盛;盾构推进机构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5 何文龙;盾构推进对南京纬七路高架桥深大桩基影响的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邓颖聪;盾构推进系统的分区建模与性能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田科;盾构机液压长管道振动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侯典清;盾构推进系统顺应特性及掘进姿态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丁晟;盾构机回转系统弯扭耦合及偏载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季广丰;软土地层中盾构推进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81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8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