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对城市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promote the voluntary transfer of urban residents to sustainable travel mode,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norms" in social psychology. On the basis of its subdivision, a path model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rnalization to influence individual travel behavior is proposed. The data of willingness and travel behavior of Shanghai residents were obtained by network survey, and the hypothesis was verified by logistic and linea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bjective norms and individual norms directly affect individual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willingness and then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frequency, while descriptive norm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willingness. There is also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f "private car retention" intermediary and th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frequency of public transport use. The purchase behavior of private car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monthly income and descriptive norm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08)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10305)
【分类号】:U4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晓明,方俐洛,凌文辁;社会规范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音;;浅析如何运用交通量预测模型为道路安全服务[J];安防科技;2009年06期
2 史建港;陈艳艳;任福田;;奥运中心场馆区域行人交通分布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姚丽亚;关宏志;;基于目的地魅力度的出行生成/分布联合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4 关宏志;浦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交通选择行为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5 王振报;韩东;陈艳艳;;大城市公交枢纽布局规划实用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6 李万县;;我国企业规范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7 张志平,杨建国;基于Arc GIS的交通规划信息系统实践[J];测绘科学;2005年01期
8 曾小林;焦海贤;黄婷;;重庆市农村客运发展战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朱顺应,王红,朱真才;非完全信息条件下交通分布预测时间(距离)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翟长旭;张和平;潘艳荣;;遗传算法在均衡交通分配模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恒;郭伟;;机场客运交通预测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彭辉;李明捷;;引入心理变量的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模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李先友;;农村居民出行服务系统建设探讨——以江苏省农村居民出行服务系统建设为例[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4 董晓婷;王卓;董宏辉;贾利民;秦勇;;和谐发展—防治交通突发事件的战略选择[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荣博;苏云龙;;地震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及需求预测方法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任伟强;陈艳艳;罗铭;;轨道交通TOD发展模式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铭;陈艳艳;刘小明;;基于时间价值的可达性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文君;许欢;;基于网络认知水平的多用户交通分配模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天东;;Research on IO Matrix Estimation Model of Local Network[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学辉;孙fg;;高速公路收费和清分的动态算法的实现[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冰;基于场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6 李彦来;物流网络结构复杂性及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齐一鸣;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协调规划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雷磊;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出行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芈凌云;城市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及政策引导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善智;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怡;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合作竞争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卿焱景;城市地铁建设期间交通需求预测[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明杰;青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王谱;基于出行行为的择路演化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丁茜;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立;长大客运专线客运量调查与预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欣;乡镇道路网的问题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樊永强;城乡客运站一体化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隋委博;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需求预测与实施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凡亮;;驾驶人个性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J];山东农机化;2006年06期
2 李振福;;交通安全文化初探[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年03期
3 李振福 ,刘秉镰;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J];城市车辆;2004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82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8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