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酶解木质素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17:54
【摘要】:采用酶解木质素对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酶解木质素及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对改性沥青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解木质素及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后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略降低了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大大提高了沥青与石料之间的黏附性;酶解木质素的最佳掺量为12%。
[Abstract]:The effects of enzymatic lignin and urea-formaldehyde modified lignin on th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sphal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was improved,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was slightly decreased, and the anti-aging property of asphalt was improved by adding enzyme-hydrolyzed lignin and urea-formaldehyde modified lignin. Urea-formaldehyde modified lignin greatly improved the adhesion between asphalt and stone, and the optimum content of enzyme-hydrolyzed lignin was 12%.
【作者单位】: 厦门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永恒,赵晶,张肖宁;改性沥青中试装置的研制[J];工程机械;1997年09期

2 高泓,平树江,郭勇;改性沥青与SMA[J];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3 赵钢,张今朝,杜军;利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的报告[J];辽宁交通科技;2001年02期

4 史云龙,韩毅,钟建伟;改性沥青的应用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年04期

5 付海英,谢雷东,窦大营,虞鸣,李林繁,姚思德;加工工艺对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J];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6 黄冬冬;;浅谈改性沥青桥梁伸缩缝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7 孙延忠;王静媛;高歌;;小本体聚丙烯改性沥青技术介绍[J];吉林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8 莳田突;卓知学;;掺配橡胶的沥青路面[J];市政技术;1984年01期

9 张争奇,张登良;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设计方法探讨[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赵可 ,原健安;聚合物改性沥青流体流变性及改性剂的亚微观形态[J];中国市政工程;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等级路面改性沥青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2 王玲;;聚合物母粒改性道路沥青的感温性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台电仓;武敬民;申爱琴;;改性沥青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面修筑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李洪斌;;对道路沥青性能评价方法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5 朱梦良;罗立武;张起森;;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铺装工艺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6 俞家淼;陈成锋;;改性沥青在城市道路中的施工[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居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几个技术问题[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可;李海骢;;改性沥青感温性评价指标的讨论[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10 娄淑景;张振和;;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继;农垦路桥首次大面积应用改性沥青路面摊铺新技术[N];北大荒日报;2010年

2 郭纯 王贻爽;改性沥青铺筑优质路面[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培顺;做中国公路最好的路面[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梅;我市首台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线成功投产[N];临汾日报;2010年

5 陈明;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提高路况水平[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贾鹏 龚晋芳;浅谈沥青路面养护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易木;SBS和APP改性沥青新国标制定工作启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实习生 肖丹邋记者 杨捷;“夹心饼干”让钢箱梁与沥青“亲密无间”[N];长江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静;交通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N];珠海特区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媛;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研发铺路新技术[N];建筑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昌;弹性体及其复合材料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姜海涛;层状硅酸盐纳米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骁;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华鑫;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徐希娟;SBS纤维改性沥青排水混合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陈静云;沥青路面再生方法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燕;应力吸收层结合料性能及其关键评价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孟勇军;不同嵌段比的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丛玉凤;无机材料对SBS改性沥青稳定作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志超;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贾海庆;MAC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胡晋川;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李明国;聚合物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5 唐涛;弹塑体改性沥青桥梁伸缩缝在寒冷地区应用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潘伟兵;改性沥青路面材料路用性能研究及路面力学计算[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雨楠;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旭东;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孔祥利;岩沥青改性70~#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罗小锋;阻燃SBS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4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4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