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接头力学特性的沉管隧道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9-05-13 19:17
【摘要】:基于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构造特征,建立接头的力学模型,将接头位置管节间的相互作用离散为一系列由剪切弹簧、法向弹簧组成的组合弹簧和体现相互之间空隙的阈值。根据得到的节点弹簧法向位移、切向位移,在计算过程中实时判断接头的工作状态并动态调整弹簧刚度参数,并将接头模型应用到沉管隧道结构计算中。该方法可与沉管隧道管节模型结合,综合考虑沉管隧道在不同自由度方向上的结构性能,计算管节和接头的内力与变形。最后,以港珠澳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管隧道接头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位移情况。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ipe joint in immersed pipe tunnel,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joint is establish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pe joints in joint position is discretized into a series of composite springs composed of shear spring and normal spring and the threshold reflecting the gap between them. According to the normal displacement and tangential displacement of the joint spring,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joint is judged in real time and the spring stiffness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dynam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on, and the joint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immersed pipe tunnel structure. This method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pipe section model of the immersed pipe tunnel, and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pipe joint and joint can be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the immersed pipe tunnel in different degrees of freedom. Finally, taking Hong Kong-Zhuhai-Macao immersed pipe tunn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joint of the immersed pipe tunnel under the actual load are studie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49)
【分类号】:U452;U45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树根;日本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细则[J];现代隧道技术;1995年02期

2 田敬学,张庆贺,杨国祥;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预制阶段温度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1期

3 田敬学,宋杰,刘宗光,张庆贺;沉管隧道管段预制阶段温度场仿真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2年04期

4 严松宏,高峰,李德武,潘昌实;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5 李彦军;沉管隧道综合勘察方法[J];铁道勘察;2005年01期

6 陆明;希腊沉管隧道的管段开始浇筑[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7年01期

7 邵俊江,李永盛;潮汐荷载引起沉管隧道沉降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吕碧幸;多摩川(川崎航道)沉管隧道标准断面图[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2期

9 洪忠惠;;美国弗吉尼亚州新建伊丽莎白河沉管隧道[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8年01期

10 刘伟,蒋树屏;关于沉管隧道地基反力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明;陈鸿;;超深埋海底沉管隧道接头防水设计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3 高峰;关宝树;潘昌实;;沉管隧道在列车振动作用下受力状态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4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5 韩卫东;乔春生;;沉管隧道管体制作过程中温度应力的动态模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韩大建;唐增洪;;沉管隧道地震反应的工程分析方法[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周仲贺;;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建民;魏立新;杨文武;;广州市洲头咀隧道工程设计简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英;陈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意义及技术难点[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韩大建;黄炎生;唐增洪;;珠江水下隧道的抗震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楚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试验启动[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3 通讯员王中正;海河隧道工程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4 李超 张夏虹;港珠澳大桥混凝土浇筑采用新工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5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记者 刘静 实习生 光v,

本文编号:2476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76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