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浅埋偏压隧道的二衬开裂机理及治理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7 01:35
【摘要】:隧道二衬开裂使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营受到威胁,对其力学机理及治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某浅埋偏压隧道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现场调查开裂情况,发现其进口右洞(远离山体侧)左侧拱顶有十几米的纵向开裂。根据该隧道的真实情况建立离散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隧道左、右洞拱顶受到来自左侧的地形和岩层结构偏压,其右洞的偏压应力超过二衬的承载能力而发生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隧道二衬开裂的处理措施为拱、墙局部裂损部位的治理。
[Abstract]:The stability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tunnel are threatened by the cracking of the second lining of the tunnel,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tunnel. Therefore, a shallow buried bias tunnel is introduc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the cracking situation is investigated on the spot,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left arch roof of the inlet right hole (far from the mountain side) has longitudinal cracking of more than ten 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tunnel,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the arch roof of the left and right tunnel is biased by the topography and rock structure from the left side of the tunnel. The bias stress of the right hole exceed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econd liner and is destroyed. 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measures of tunnel second lining cracking are put forward as the treatment of local crack of arch and wall.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01) 大断裂区超深埋特长隧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056080)
【分类号】:U4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连成;闫小波;邓涛;;浅埋隧道边坡滑移与衬砌开裂病害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振河;张国庆;;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隧道二衬开裂机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3 张永兴;阳军生;晏莉;;某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二衬开裂原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瑞峰;;连拱隧道二衬结构受力优化设计[J];北方交通;2013年01期

5 刘学增;古银城;张文正;;外力作用下隧道二衬开裂过程的数值分析[J];华东公路;2013年01期

6 刘英;于立宏;;Mohr-Coulomb屈服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晶;彭立敏;施成华;黄生文;高林;雷明锋;;不同埋深及偏压角度条件下隧道力学特性[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2 张可能;符滨;廖来兴;彭环云;;桩承扶壁式挡墙受力特性及监测分析[J];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3 谭灿;;供热管道检查井开挖数值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吴从师;邓寄生;叶勇;郑炜;;低扁平率大跨度连拱隧道施工初期支护稳定性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王勇;刘卫华;;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衬砌开裂的原因及整治措施[J];四川建筑;2012年03期

6 王迎超;尚岳全;孙红月;李焕强;徐兴华;;复合式衬砌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的受力规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2期

7 周文旭;陈军锋;;桃子窝隧道仰坡滑移与衬砌开裂病害分析[J];施工技术;2012年19期

8 黄志强;曾其科;李琴;王明波;万科峰;郝磊;;气体钻井井底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机械;2013年05期

9 朱华;钟岱辉;王宇佳;;开挖方式对支护结构和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勇锋;李涛;徐颖;董立;;浅埋偏压软岩隧道二衬开裂力学机理研究[J];铁道建筑;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滕宏伟;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林;煤矿采场底板隔水层阻水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道良;整体式连拱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排水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尤冰;老采空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英;亚碧罗水电站坝址区地应力场反演与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明庆;基于强度双折减系数的露天矿陡帮边坡稳定性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6 韩磊;巨厚软土层桩体横向变形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7 裴向辉;无压隧道透水衬砌合理渗透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谌晓静;边坡无线远程自动监测及安全预警[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丁涛;浅埋隧道下穿高层建筑稳定性及相互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宋坤;强度折减法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少军;阳军生;张学民;钟放平;;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闫小波;丁文其;;偏压连拱隧道的病害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肖明;张志国;陈俊涛;范国邦;;不同屈服条件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延军,张延诘;海积软土弹粘塑性Biot固结的数值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易志坚;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一种新方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戴自航,沈蒲生;莫尔-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的简化形式及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杜飞天;沈立滨;汪波;;高水头软弱围岩隧道二衬开裂状况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7年02期

8 夏永旭,鲁彪;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优化研究[J];公路;2005年08期

9 来弘鹏;谢永利;杨晓华;;不同应力场软弱围岩公路隧道结构安全性数值分析[J];公路;2009年02期

10 王军;曹平;林杭;;受偏压隧道影响边坡加固的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刚;连拱公路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李玉文;连拱隧道中墙型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若庆;外加剂在隧道二衬砼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02年02期

2 熊茂东;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渗漏水整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6期

3 张勇;;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10年05期

4 刘飞;董辉;王飞;;针对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5 肖云;;中云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浅谈[J];建筑知识;2010年S2期

6 秦溱;;探析隧道衬砌裂缝的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10期

7 董树国;赵雅;王领;白红英;;高寒地区公路隧道二衬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2期

8 张俊松;黄京健;李胜斌;;下穿京津高速暗挖隧道二衬工艺探讨[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9 李林;深圳地铁单洞双层衬砌的施工方案优化分析[J];四川建筑;2005年03期

10 陈佳华;;高速公路隧道防水板施工的可靠性评价[J];湖南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华;;地铁折返线暗挖区间隧道二衬施工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史磊磊;梁志海;郭彩霞;赵军;;圆形隧道整体模筑二衬混凝土关键施工技术[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朱合华;刘学增;;仰拱施工工序对隧道变形及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陶双江;吉随旺;封崇德;;汶川大地震四川部分公路隧道震害初步分析[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5 冯宝军;;暗挖大跨度地下方厅地表沉降控制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辉雄;丁文其;严宗雪;刘益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锚杆支护参数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东;;对粘土岩类围岩类别划分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佘健;何川;林刚;;连拱隧道二次衬砌在软弱围岩中的力学行为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荣;刘斌;;地质雷达在桃树垭隧道坍方探测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广钧;;深圳地铁重叠隧道施工技术[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军 张兰忠;龙溪:让世界隧道专家由衷赞叹[N];人民铁道;2009年

2 记者 张兰忠 尹登明 通讯员 刘晓娟;龙溪,让隧道专家赞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刘晓娟 王春燕;将精品镌刻在城岭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4 陈启芳;建泰高速公路泰宁隧道加快进度[N];三明日报;2011年

5 周仲贤;跃进大别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韩光亮;开足马力,向湾口深处掘进[N];青岛日报;2009年

7 马海林;大坪里特长隧道掘进6000米[N];天水日报;2007年

8 杜晓宏;精伊霍铁路库鲁也克隧道主体工程完工[N];人民铁道;2008年

9 通讯员 冯学亮;铁腕卡控软岩隧道施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10 尹登明 张兰忠;气壮龙门山 惊天集结号[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房倩;高速铁路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周济民;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新金;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崔光耀;隧道洞口浅埋段和断裂粘滑段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石建勋;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曹小平;强震作用下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王芳;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永;小净距软弱围岩隧道二衬支护参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谭海洲;茶涪路赚宝隧道二衬拆除方案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马守恒;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颜斌;谢家梁隧道施工数值模拟与二衬安全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5 赖炯丞;震裂岩体隧道施工期地震动力响应特征与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曹宁全;软弱黄土公路隧道支护体系受力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7 黄波;单拱四车道公路隧道破坏机理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冯志文;黄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安全性能量化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9 李春波;铁路长大隧道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王雅馨;安远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段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5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85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1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