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透水型彩色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土木工程系;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建明,王边,朱亚菲,周典生,须熙元;掺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5期
2 朱平华;高兴;杨江金;张菁燕;;路用透水型彩色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华;;枯草芽孢杆菌DPG-01发酵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胡梅;;长根菇静置培养液体菌种培养基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3 王志华,吴贵芬,王石;1,6- 二异丁酸己二酯的合成与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宋庭新;刘幺和;朱若燕;;基于动态性能测试和正交试验的缓冲包装结构优化设计[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5 李栋国;王勇;刘跃森;;长春地区二灰稳定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季祥;王金荣;丁潇;蔡禄;;5种营养盐对富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0年11期
7 范成磊;林三宝;杨春利;余翔;赵文胜;;Nimonic263合金混合型焊接活性剂及效果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5期
8 陈雪峰;马万经;;信号协调条件下交叉口两难区仿真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9 范凯;陈宏;刘振明;欧阳光耀;;高压共轨柴油机标定优化研究[J];柴油机;2012年02期
10 陈吉,刘素兰,张显鹏;富硼渣碳碱法制取硼砂[J];东北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姜欣;;汽车设计中的多目标优化过程研究[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绿武;郭亮;石海良;蒋小川;赵红艳;;正交试验法洗涤原油污染风砂土的初步研究[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小华;孙从军;曹勇;高阳俊;;生态浮床技术用于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谈晓青;刘卫东;杨伟波;肖煌俊;;利用风洞加速砖风化的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5 逄焕东;朱吉华;;装药工艺对掏槽爆破影响的研究[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宏建;王书芳;潘卫国;;WFGD条件下影响脱硫石膏结晶特性的因素分析[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王乐)元;体外CFRP筋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峰;基于粘度可控水基润滑液的高速陶瓷滑动轴承主轴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志英;冲压成形中破裂和回弹的细观损伤力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肖前慧;冻融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成梁;棉花加工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林晓艳;高强度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仿骨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余红发;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与使用寿命预测方法[D];东南大学;2004年
9 冀晓东;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徐进;硬质合金涂层刀具(CN35)高速车削淬硬钢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雪菲;液液两相分离装置结构研究与流场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舰;高压共轨柴油机起动控制策略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杜晓雷;钢筋混凝土梁在冻融循环和锈蚀下的受弯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毕成双;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站分离双洞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程真真;镀镍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磁场中取向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孟冬冬;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菌株的选育[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7 贺园玲;YZ4DA5-30高压共轨柴油机设计与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萍;除镉反应器内多相流动过程数值模拟及优化[D];中南大学;2011年
9 胡蔷;喷淋泡沫塔多相流数值模拟及优化[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夏凌云;发泡剂在轻质注浆材料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善顺;环境友好型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J];广东建材;2004年10期
2 赵晶;蔡新华;焦贺军;;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杨静,蒋国梁;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研究[J];混凝土;2000年10期
4 朱平华,陈华建,郭佳赤,蒋沧如;大体积混凝土优化设计的四功能准则[J];混凝土;2004年01期
5 朱平华;王欣;周军;何霞;;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J];混凝土;2009年05期
6 张德思,成秀珍;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9年04期
7 刘新菊,赵宇光,任子明;多孔混凝土的研究开发[J];中国建材科技;1999年04期
8 李学军,王明祥;无砂多孔混凝土试验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阳春;郑克仁;李益进;;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及机理[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王瑞燕;白山云;凌天清;刘俊;;次轻混凝土在隧道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09年12期
3 余斌;吴笑梅;樊粤明;;粗集料对混凝土耐磨性影响的探讨[J];商品混凝土;2009年12期
4 罗素蓉,黄与舟;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张鸣功;朱洪洲;徐松;唐伯明;;基于灰熵法的粉煤灰砼耐磨性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2期
6 古军;;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型式和耐磨性能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7 王军;吴光蓉;徐颖;周芳;;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8 李兴民;;粉煤灰品质对路用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9 宗荣;赵静;;路面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J];江苏建筑;2011年01期
10 杨宁;赵美霞;;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耐磨性的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家瑛;;钢渣微粉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凯;杨义;;路用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因素的讨论[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黄雷;钱春香;王瑞兴;王辉;高桂波;;基于现场混凝土性能的某湖底隧道碳化耐久性评估[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吕丽华;柳均哲;汪翔;;纤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磨蚀联合作用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姬凤彪;;粉煤灰用于混凝土路面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首届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林晖;王玲;李云峰;;高等级路面钢渣矿渣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博乐市建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孙清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N];博尔塔拉报;2008年
2 平定段;平定公路段强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能[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波;刻槽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亭;掺矿渣微粉道路混凝土耐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代晓妮;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快速修补材料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宏光;路用纳米混凝土的干缩与碳化性能[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余宗芳;陶粒轻质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王立东;公路附属设施金属防腐材料与工艺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张涛;橡胶集料—聚合物改性混凝土道路罩面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苏加强;粉煤灰在高等级公路水泥砼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训锋;水泥混凝土路面超薄罩面层的配合比及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柯国炬;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洪基;斜向预应力无缝道路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0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5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