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防眩设施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8:23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设置防眩设施是遮挡眩光、保证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现行规范没有给出防眩设施的评价方法,且未考虑平曲线半径对防眩设施间距的影响及竖曲线半径对防眩设施高度的影响,导致某些高速公路路段的防眩设施成本过高或者效果不佳。因此,为改善高速公路夜间行车条件,有必要深入研究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的综合评价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论文首先对夜间行车时眩光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根据驾驶员认知反应模式和视觉适应,分析了眩光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眩光对驾驶员心理生理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出设置防眩设施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高速公路防眩设施设置要求;对影响防眩设施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整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防眩设施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的型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撑。而后,对不同线形条件下的防眩板和植物防眩间距进行分析,给出了平直、曲线路段防眩板和植物防眩间距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般情况下防眩板宽度的取值范围;从最不利车道组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了不同横断面形式下平直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的计算方法;以二次抛物线为竖曲线线形,推导得出了凹型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计算公式,推导得出了车辆进、出凹形竖曲线时防眩设施需要高度增加值的计算公式。最后,将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河北省宣大高速公路实验路段,结合实车试验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学位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91.5
【部分图文】:

通车里程,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生产方式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及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很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高速公路凭借着通行能力大、快速便捷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高速各地区区域之间的纽带,在承担客货运输、促进资源流通、适应区域经济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到 2016 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13.1 万公里第一。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估计在未来三到四年,我国高速公路通突破 15 万公里,从而形成以国家高速公路为框架、地方高速公路为补充、区域互通、高效连接的高速路网。如图 1.1 所示为近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

技术路线图,结合实例,实例分析,研究成果


技术路线图

眩光,夜间行车,汽车车灯,视觉条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眩光对驾驶员特性的影响.1 眩光的形成眩光是指视野中的高亮度光和环境形成极端对比,从而引起驾驶员视觉和心理生不正常变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强光线进入眼球后在眼球内发生了散射从而光幕,刺激了视网膜,使得眼球为适应强光而缩小瞳孔,导致了驾驶员的视觉缺光通常分为适应眩光、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三种[31]。适应眩光是指当人从黑暗中走入明亮环境后双眼视觉下降的一种现象。不舒适眩光主要指视野中的强光使员的眼睛感受到不舒适,但不会损害视觉,长时间作用会引起驾驶员心理的不舒着亮度逐渐提高,就会产生失能眩光,也就是造成驾驶员视觉功能的损失,更严有可能导致失明。夜间会车时对向车辆发出的高亮度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中,形眩光,这种眩光属于失能眩光,如图 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宇;;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现状与发展方向[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年12期

2 孙军;张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树防眩的探讨[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3 杨春风;肖金林;孙吉书;王坤;;高速公路防眩板高度和交通安全关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王庆晨;王子;宗家琪;陈冬;;公路纵断面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高度设计[J];上海公路;2013年04期

5 戴习章;刘建胜;;第三方物流中驾驶员安全可信评价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13年21期

6 吴焱;王建军;曹广斌;梁国华;;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7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年02期

8 马秀君;;玻璃钢防眩网开发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2年13期

9 王春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防眩板设置高度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斌;王秀芳;赵帮宏;;京石高速中央隔离带不同防眩设施综合评价[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贵宝;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孙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贾莉婷;太旧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及边坡绿化植物适应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2 林昕;西北某省高速公路安全设施优化与检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曾玲;区域骨架干道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唐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类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郭显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宋洪飞;道路交通眩目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谷晓旭;山区高速公路景观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刘乙橙;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刘锡成;眩光对夜间驾车视觉工作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1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41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