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适用于路面降温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3:54
   沥青路面因其负载能力强、施工保养技术简易、行车体验好、产生噪音小、可循环利用等种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据统计,沥青路面已成为我国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路面形式,目前建成或新建的高速公路中有90%以上均为沥青路面。但沥青材料本身在高温下易挥发,释放出大量挥发物和热量,不但污染环境还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同时,沥青路面在此条件下也会发生各种热稳性病害,影响路面使用效果。本文基于相变储热理论,制备出两种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并将其应用到路面沥青混合料中,制备出具有调温功能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首先,根据沥青路面工程的技术要求,优选出两种符合条件的相变材料,即硬脂酸(SA)和聚乙二醇(PEG)。针对两种材料在应用中容易发生泄露的情况,采用两种无机载体,一种为以鞣酸为模板剂制备出来的介孔硅(TAMSN),另一种为多巴胺改性后的SBA-15介孔分子筛(Dop-SBA-15)分别固定硬脂酸和聚乙二醇,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制备不会发生泄露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以鞣酸为模板剂的介孔硅固定的硬脂酸复合定形相变材料(SA/TAMSN)和多巴胺改性的SBA-15介孔分子筛固定聚乙二醇复合定形相变材料(PEG/Dop-SBA-15)。其次,运用各种分析表征手段对SA/TAMSN和PEG/Dop-SBA-15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表面形态、化学构成、热稳定性、结晶能力、热焓值和相变温度范围等性能进行测试。根据实验结果,SA/TAMSN复合相变材料中硬脂酸的最优含量为70 wt%,PEG/Dop-SBA-15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中聚乙二醇的最优含量为60 wt%;70 wt%SA/TAMSN的熔融焓为108.8 J/g,凝固焓为114.1 J/g,熔融过程的相变温度范围为67.1℃~78.0℃,凝固过程的相变温度范围为59.5℃~64.0℃;60 wt%PEG/Dop-SBA-15的熔融焓为66.0 J/g,凝固焓为45.6 J/g,熔融过程的相变温度范围为52.4℃~66.4℃,凝固过程的相变温度范围为45.8℃~28.7℃。两种材料皆满足沥青路面材料的技术要求,且性能良好,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论文针对沥青路面在高温环境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制备出适用于路面降温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不仅实现了相变新材料的自主创新,还拓展了相变材料的可应用领域,为复合定形相变沥青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学位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14
【部分图文】:

公路密度,统计公报,研究背景,公路建设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十二五”规划期间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据《2016 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 2016 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 469.63 万公里,比上年增加 11.90万公里。公路密度 48.92 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 1.24 公里/百平方公里。如图 1-1 所示[1]。

示意图,相变材料,示意图,固-固相变


- 4 -图 1-2 相变材料分类示意图Figure 1-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lassific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固-气相变和液-气相变这两种方式虽然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但是由于这两种相态变化密度差异较大,当物质从固相或液相转变为气相时,物质的体积会明显增大,所需设备的结构和尺寸要求较高,使得这两种相变方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度较大[24]。因此,固-固和固-液相变材料成为研究界最为热门的两种相变材料类型。(1)固-固相变材料固-固相变材料是通过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对热量进行储存和释放,相变体积变

曲线,DSC测试,曲线,硬脂酸


Scattering)可用于表征介孔材料的介孔结构,通过 XRD 测试出材料的物相构成及含量,并确定介孔二氧化硅孔道的周期性分布特征及晶体结构,介孔材料的介孔阵列属于纳米量级,其 XRD 衍射峰主要出现在 0.5 °< 2θ <10 °范围;2.3 硬脂酸结构与性能表征硬脂酸(Stearic Acid,SA),即十八烷酸,为一种脂肪酸类的相变材料,结构简式为 CH3(CH2)16COOH,一般由油脂水解生产,其物理形态一般为白色粉末状。当温度升至相变温度时,硬脂酸由有序的固态结晶向无序的液态转变,属于一种典型的有机固-液相变材料。硬脂酸具有高焓值、相变温度范围小、无过冷、无毒无腐蚀、体积变化小和成本低等优点[37,67-68],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橡胶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2.3.1 硬脂酸的相变温度范围及相变焓值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硬脂酸的相变温度与相变焓值数据,升温熔融和降温结晶的 DSC 曲线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贺磊;方贤德;赵颖杰;;相变储热材料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13期

2 徐治国;赵长颖;纪育楠;赵耀;;中低温相变蓄热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3 陈忠达;张震;;沥青路面降温方法[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4年02期

4 曹洪吉;刘伟;;相变材料在建筑上应用现状[J];江苏建筑;2013年06期

5 李晓辉;;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张一博;朱洪洲;李菁若;何丽红;;储热降温沥青路面用相变材料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7 陈华鑫;刚增军;王应龙;梁俊海;;SBS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5期

8 曹雪娟;唐伯明;朱洪洲;;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的热反射涂层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于永生;井强山;孙雅倩;;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5期

10 马骉;王晓曼;李超;李志强;刘松涛;;相变材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公路;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盼盼;固固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何丽红;复合相变储热沥青路面材料研制及降温机理[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顾晓华;聚乙二醇类高分子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康海杨;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2 王伟;沥青路面太阳热反射涂层性能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恕超;温拌沥青改性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宋宪发;排水性沥青路面降温性能及衰变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牟兴瑞;多元醇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9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69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