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微观性能

发布时间:2020-12-19 11:41
  为提高橡胶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对石墨烯掺量不同的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宏观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电动荧光显微镜(E-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探究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橡胶改性沥青相比,添加石墨烯的橡胶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弹性恢复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其流变性能有所提高;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相态分布均匀且呈连续形貌,说明其存储稳定性和相容性得到了提升;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芳环■含量相对增加,说明其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微观性能


DSR试验结果

蠕变曲线,蠕变曲线,应力,改性沥青


由表2可知,几种改性沥青试样在3200Pa应力作用下的Jnr值均大于100Pa应力作用下的Jnr值,说明改性沥青的Jnr与剪应力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且随着剪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剪应力的大小会影响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由表2还可看出,在2种应力条件下,石墨烯掺量为0.04%的复合改性沥青Jnr值较小,说明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橡胶改性沥青的黏性变形减小,具有更好的抗高温变形能力.

谱图,傅里叶,红外光谱,谱图


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IS50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4种沥青试样的分子结构及官能团变化规律[15-16].试验采用溴化钾KBr晶体压片制样,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32次,测试范围为4000~400cm-1[17],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相较于基质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出现了一些新峰或原有峰强发生了变化,说明石墨烯、橡胶粉及基质沥青可能存在某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复合改性沥青的特征官能团发生变化,其中主要相关峰芳环 C = C (1600cm -1 ) 的含量变化是聚合物链段降解反应的结果.利用Origin软件计算图4中 C = C 面积比,可知随着石墨烯掺量的增加, C = C 透光度有所增多,而 C = C 作为双键,其键能较高,是沥青试样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由此解释了流变性能试验中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力学性能较强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温拌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J]. 雷俊安,郑南翔,许新权,吴传海,吕大伟.  建筑材料学报. 2020(04)
[2]多聚磷酸及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J]. 周育名,魏建国,时松,高建平,段筱娟,程毅.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3]植物油活化胶粉沥青流变及微观性能研究[J]. 方烁,张广泰,叶奋.  公路工程. 2018(04)
[4]纳米石墨烯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J]. 候林杰.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04)
[5]基于MSCR试验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J]. 郭咏梅,许丽,吴亮,沈新元.  建筑材料学报. 2018(01)
[6]废旧橡塑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研究[J]. 任瑞波,耿立涛,徐强,王鹏.  建筑材料学报. 2016(06)
[7]三维石墨烯有望破解应用难题[J]. 沈培康,刘昊.  青海科技. 2016(01)
[8]石墨烯-SBS改性沥青的性能[J]. 杜建政.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5(04)
[9]基于荧光显微镜的SBS改性沥青显微相态分析[J]. 王明,刘黎萍.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03)
[10]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J]. 徐建国,韩波,汪永林,杨人凤,俞利宾,薛利.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1(01)

硕士论文
[1]季冻区硅藻土—橡胶颗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抗冻性研究[D]. 麻昌盛.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25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25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