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大型动三轴试验的粗粒土累积塑性应变概率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13:39
  路基填土在长期交通动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变形存在离散性。通过一系列粗粒土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其累积塑性应变随围压、动应力及含水率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应变及其稳定值随动应力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增大围压能有效抑制土体累积塑性变形的发展;土体的动力稳定性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加。基于半对数预测模型,运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探究模型参数与含水率和动静应力比的相关性特征,并通过正态性检验论证得到控制粗粒土累积塑性应变发展速率的模型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基于概率失效理论,提出预测粗粒土填料累积塑性应变的概率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粗粒土填料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区间。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年1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大型动三轴试验的粗粒土累积塑性应变概率模型研究


颗粒级配曲线

波形,加载,波形,内摩擦角


表1 土体有效抗剪强度指标Tab.1 Effective shear strength index of soil 含水率/% 有效黏聚力/kPa 有效内摩擦角/(°) 9.3(饱和) 58 33 6.2(最优) 62 362 试验结果分析

关系曲线,含水率,关系曲线,试样


表2 动三轴试验参数Tab.2 Dynamic triaxial test parameters 试验序号 压实度 含水率/% 围压/kPa 加载频率/Hz 动应力幅值/kPa 1 0.97 9.3(饱和) 15 1 50、100、125 2 0.97 9.3(饱和) 30 1 50、100、125 3 0.97 9.3(饱和) 60 1 50、100、125 4 0.97 6.2(最优) 15 1 100、150、200 5 0.97 6.2(最优) 30 1 250、300 6 0.97 6.2(最优) 60 1 250、300图4 最优含水率状态试样εp-N关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粗粒土路基循环荷载试验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J]. 龙尧,张家生,丁建源,王维波.  振动与冲击. 2017(16)
[2]持续动荷载作用下基床粗粒土填料累积塑性应变试验研究[J]. 梅慧浩,冷伍明,刘文劼,聂如松,徐显达.  铁道学报. 2017(02)
[3]长江三角洲区域性软土路基沉降特性研究[J]. 于伟,折学森.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6)
[4]振动荷载作用下重载铁路路基粗颗粒土填料临界动应力试验研究[J]. 冷伍明,刘文劼,周文权.  振动与冲击. 2015(16)
[5]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长期变形特征与路基病害调查分析[J]. 彭惠,马巍,穆彦虎,金龙,朱东鹏.  岩土力学. 2015(07)
[6]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J]. 张幸幸,张建民,温彦锋.  岩土工程学报. 2015(11)
[7]概率性分析在黄土场地动力沉降评价中的应用[J]. 孙军杰,田文通,徐舜华,刘琨,王兰民,牛富俊.  岩土力学. 2013(08)
[8]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累积变形显式模型[J]. 黄茂松,姚兆明.  岩土工程学报. 2011(03)
[9]车振荷载引起的软土越江隧道长期沉降分析[J]. 刘明,黄茂松,柳艳华.  岩土工程学报. 2009(11)
[10]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试验研究[J]. 张勇,孔令伟,郭爱国,李雄威.  岩土力学. 2009(06)



本文编号:2927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27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