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超深地连墙成槽施工地层稳定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8:31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不断发展,地下工程的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建设难度也不断增大。地下连续墙由于其施工时噪音低、振动小、墙体刚性大、对土体扰动相对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长三角地区基坑工程的建设中。在地连墙施工中,成槽开挖造成地层应力释放容易诱发槽壁失稳,影响成槽质量。失稳主要分为: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两种形式。槽壁整体失稳一般发生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处并迅速向上发展,最终造成地表坍塌,对周边危害大;局部失稳主要发生在软弱砂层中,容易造成混凝土充盈系数过大增加物料成本,对地连墙质量有不利影响。本文采用上限机动分析法对槽壁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包括:(1)研究了槽壁整体失稳机理。针对槽壁整体失稳问题,研究提出了失稳三维截锥体机动模型,并推导了槽壁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上限解。通过对上限解进行最优化分析得到地墙整体失稳临界深度。通过参数分析,发现槽壁整体稳定安全系数随着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加、泥浆液面高度的上升、槽段长度的减小、地面超载的减小以及泥浆重度的提升而增加,其中土体粘聚力,泥浆液面高度和槽段长度对成槽期间槽壁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是影响地连墙成槽整体稳定的因素。...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5地连墙成槽槽壁失稳事故图??
Wong?(1998)?SL?0,,3>???Poh?and?Wong?(1998)?SL?1,,31??8〇?'?y?_Ngetal(?1999)1141???Hamza?et?al(?1999)1151????A(Poh?et?al_?2001)"71?^?(Abdel-Rahman?and?El-Sayed,?2009)|lsl??90」??x(〇uand?Yang,?2011)1191???(Tsai?ct?a!..?2000)?SL?:{>?M)?nm),u,1??图1.3地连墙成槽期间地表沉降(Mohamed,?2017)??///SS\?——I——??坍塌体表:面?7??Z^fzfe7?m??j?、、?/?/I??\?A?//^?!???一^?-土??z?z?脱落体、地。??L.?V?///.WVA///??(a)整体失稳示意图?(b)局部失稳示意图??图1.4地连墙成槽期间槽壁失稳示意图??m?bp>^i??(a)整体失稳引起机械倾覆?(b)局部失稳导致充盈系数过大??图1.5地连墙成槽槽壁失稳事故图??3??
软土超深地连墙成槽施工地层稳定机理研究?第一章绪论??竖向拱的存在,且破坏滑动面的形状是由Mohr-Coulomb屈服准则确定,而破坏体底??部的形状由土拱原理定义,并将滑动体分成单元土柱,进行受力分析,该方法适用于??无粘性土,考虑了土体摩擦角,泥浆液面、重度、超载、深度以及槽段长度[48],并在??之后得到了完善[16];?Fox?(2004)使用库伦理论分析力系平衡来计算破坏体滑动角和??槽壁安全系数,假设了如图1.11(d)所示的楔形破坏体,分别在排水和不排水状态下??对不同地下水位进行了考虑研究[37],该方法考虑了槽段深度、泥浆液面、地下水位、??超载及拉伸区的影响等因素,但不能预测地面运动和分层土体的情况。??'?i?、、;\?H?"?£??..0?—z?—來腦%??I滑动丨丨丨I、??图1.12地连墙失稳破坏模型(Aas,?1976)??李会民(1993)根据槽壁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所需的泥浆重度,建立了槽??壁稳定计算的数学模型[49],探讨地下水位、泥浆液面高度、地质条件和土拱效应对所??需泥浆重度的影响,并编制了泥浆配比设计的程序图:杨嵘昌(?1995)根据前人现场??以及试验假设破坏模型呈半圆简状,并讨论了?3种不同情况(图1.13):斜截面低于??地下水位,斜截面在地下水位和地表之间,斜截面贯穿地表,推导出最危险状态下临??界倾角和最小泥浆密度[5()-52】;季冲平(1998)提出截斜圆柱体滑动破坏模型,如图??1.14所示,研究了在砂性/粘性土中不同地下水位对槽壁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最危??险滑动角以及保持槽壁稳定所需的泥浆重度[53],该方法考虑了地下水位和地面超载,??但未能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旋喷桩在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两侧加固中的应用[J]. 方光秀,马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6)
[2]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降水加固成槽施工技术[J]. 马龙,任彦斌. 都市快轨交通. 2014(06)
[3]减压降水辅助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试验研究[J]. 陈金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05)
[4]高压旋喷桩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的应用[J]. 郑建民,赵明时. 港工技术. 2013(01)
[5]地下连续墙施工力学性状数值分析[J]. 丁勇春,程泽坤,王建华,李耀良,袁芬.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6]微承压水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性分析[J]. 王建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6)
[7]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连墙成槽施工技术研究[J]. 尉胜伟. 铁道建筑. 2010(12)
[8]提高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的施工方法[J]. 唐捷朗. 四川建材. 2006(04)
[9]深厚流塑淤泥及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成槽试验[J]. 杨飞虎. 广东水利水电. 2006(03)
[10]地连墙槽壁稳定性三维模型的改进[J]. 李超. 岩土工程技术. 2004(05)
博士论文
[1]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 裴尧尧.武汉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带岩桥岩质边坡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 薛龙.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矩形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 王轩.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9554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5地连墙成槽槽壁失稳事故图??
Wong?(1998)?SL?0,,3>???Poh?and?Wong?(1998)?SL?1,,31??8〇?'?y?_Ngetal(?1999)1141???Hamza?et?al(?1999)1151????A(Poh?et?al_?2001)"71?^?(Abdel-Rahman?and?El-Sayed,?2009)|lsl??90」??x(〇uand?Yang,?2011)1191???(Tsai?ct?a!..?2000)?SL?:{>?M)?nm),u,1??图1.3地连墙成槽期间地表沉降(Mohamed,?2017)??///SS\?——I——??坍塌体表:面?7??Z^fzfe7?m??j?、、?/?/I??\?A?//^?!???一^?-土??z?z?脱落体、地。??L.?V?///.WVA///??(a)整体失稳示意图?(b)局部失稳示意图??图1.4地连墙成槽期间槽壁失稳示意图??m?bp>^i??(a)整体失稳引起机械倾覆?(b)局部失稳导致充盈系数过大??图1.5地连墙成槽槽壁失稳事故图??3??
软土超深地连墙成槽施工地层稳定机理研究?第一章绪论??竖向拱的存在,且破坏滑动面的形状是由Mohr-Coulomb屈服准则确定,而破坏体底??部的形状由土拱原理定义,并将滑动体分成单元土柱,进行受力分析,该方法适用于??无粘性土,考虑了土体摩擦角,泥浆液面、重度、超载、深度以及槽段长度[48],并在??之后得到了完善[16];?Fox?(2004)使用库伦理论分析力系平衡来计算破坏体滑动角和??槽壁安全系数,假设了如图1.11(d)所示的楔形破坏体,分别在排水和不排水状态下??对不同地下水位进行了考虑研究[37],该方法考虑了槽段深度、泥浆液面、地下水位、??超载及拉伸区的影响等因素,但不能预测地面运动和分层土体的情况。??'?i?、、;\?H?"?£??..0?—z?—來腦%??I滑动丨丨丨I、??图1.12地连墙失稳破坏模型(Aas,?1976)??李会民(1993)根据槽壁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所需的泥浆重度,建立了槽??壁稳定计算的数学模型[49],探讨地下水位、泥浆液面高度、地质条件和土拱效应对所??需泥浆重度的影响,并编制了泥浆配比设计的程序图:杨嵘昌(?1995)根据前人现场??以及试验假设破坏模型呈半圆简状,并讨论了?3种不同情况(图1.13):斜截面低于??地下水位,斜截面在地下水位和地表之间,斜截面贯穿地表,推导出最危险状态下临??界倾角和最小泥浆密度[5()-52】;季冲平(1998)提出截斜圆柱体滑动破坏模型,如图??1.14所示,研究了在砂性/粘性土中不同地下水位对槽壁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最危??险滑动角以及保持槽壁稳定所需的泥浆重度[53],该方法考虑了地下水位和地面超载,??但未能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旋喷桩在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两侧加固中的应用[J]. 方光秀,马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6)
[2]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降水加固成槽施工技术[J]. 马龙,任彦斌. 都市快轨交通. 2014(06)
[3]减压降水辅助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试验研究[J]. 陈金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05)
[4]高压旋喷桩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的应用[J]. 郑建民,赵明时. 港工技术. 2013(01)
[5]地下连续墙施工力学性状数值分析[J]. 丁勇春,程泽坤,王建华,李耀良,袁芬.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6]微承压水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性分析[J]. 王建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6)
[7]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连墙成槽施工技术研究[J]. 尉胜伟. 铁道建筑. 2010(12)
[8]提高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的施工方法[J]. 唐捷朗. 四川建材. 2006(04)
[9]深厚流塑淤泥及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成槽试验[J]. 杨飞虎. 广东水利水电. 2006(03)
[10]地连墙槽壁稳定性三维模型的改进[J]. 李超. 岩土工程技术. 2004(05)
博士论文
[1]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 裴尧尧.武汉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带岩桥岩质边坡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 薛龙.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矩形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 王轩.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9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8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