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公路隧道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0:21

  本文关键词:公路隧道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的抗滑降噪技术没有确切的规程,在隧道结构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大多数依据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导致路面在运营中出现诸多问题。由于隧道路面施工没有考虑到隧道独特的内部环境因素对其抗滑性的影响,以及隧道的封闭性不利于声音的扩散而引起噪声污染,使得已成功运行后的隧道出现各种交通事故以及路面病害。鉴于隧道路面的安全性与噪声控制这两方面,对隧道路面内部材料与结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相关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的研究。本文依托武罐高速公路汪家坝隧道展开研究。首先根据隧道混凝土路面使用环境特殊,传统制纹构造与其不适宜等特点,分析隧道内部试验项目概况,制定出铺筑试验段的方案,包括路面结构形式和路表面抗滑降噪处理。其次,对三种抗滑降噪路面(刻槽混凝土路面、露石混凝土路面、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对铺筑成功的路面进行平整度,压实度和强度检测,验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对实验路段进行抗滑和噪声检测,抗滑检测主要内容包括路面横向力系数检测和纵向力系数检测,采用随车声强法对三种不同纹理路面进行噪声测试工作,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三种路面的抗滑降噪效果。最后从抗滑、降噪、使用年限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考虑,对三种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基于Topsis法的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三种抗滑降噪路面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1)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刻槽施工,并及时检查刻槽设备的工作情况。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尽可能全断面滑模摊铺施工,并保证拌合楼拌合能力与摊铺机摊铺能力的匹配。三辊轴露石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停机、起步处应及时清除富余砂浆,清理后料位较低处使用混凝土找补,再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均匀为止。同时保证水泥混凝土搅拌效率和拌和质量。PCC面层施工工艺有效,可以采用摊铺一次成型的操作,可以完全满足关于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2)就横向力而言,路面的抗滑力的大小,横向刻槽系纵向刻槽露石混凝土路面(Exp-Agg)。对于刻槽混凝土路面,拉毛能够增大路面的早期抗滑力,纵向刻槽路面横向力系数要明显高于横向,因此长大公路隧道应尽量选用纵向刻槽。就纵向力而言,露石混凝土路面纵向力摩擦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型混凝土路面;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丰富的表面宏观、微观纹理,且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及防水性能;经拉毛处理后,水泥混凝土纵向力摩擦系数高于拉毛路面刻槽后的纵向力摩擦系数,并且横向刻槽路面高于纵向刻槽路面的纵向力摩擦系数。(3)PCC面层噪声较低,较露石混凝土路面高1~2db,与普通沥青路面相差不多,比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低3~5db。同时,PCC路面由于聚合物的聚合作用和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的薄膜将粗集料紧密粘结,共同组成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使PCC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和耐磨性,是一种优良的路面表面功能层,值得在公路隧道路面中使用。(4)运用Topsis法对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混凝土路面纹理综合评价优劣顺序依次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路面(PCC)露石混凝土路面(EACCP)纵向刻槽横向刻槽纵横向刻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类型应首选PCC,其次为露石混凝土,当水泥混凝土采用刻槽路面纹理类型时,应优先使用纵向刻槽,其次采用横向刻槽,相对于横向刻槽,纵横刻槽能提高路面横向力系数6%~10%,但因其增加了施工难度,经综合评价其效果最差,不建议使用。
【关键词】:隧道 抗滑降噪 施工工艺 路用性能检测 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2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隧道路面防滑技术研究12-13
  • 1.2.2 隧道路面降噪技术研究13-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14-15
  • 2 试验路方案15-19
  • 2.1 项目概况15
  • 2.2 试验路方案15-19
  • 3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19-46
  • 3.1 刻槽混凝土路面19-29
  • 3.1.1 刻槽工艺19-20
  • 3.1.2 刻槽质量关键因素影响分析20-25
  • 3.1.3 刻槽试验段施工变异性分析25-29
  • 3.2 露石混凝土路面29-36
  • 3.2.1 施工工艺29-30
  • 3.2.2 露石混凝土路面关键施工工艺30-36
  • 3.2.3 露石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结果与分析36
  • 3.3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36-41
  • 3.3.1 施工工艺36-37
  • 3.3.2 关键工艺37-41
  • 3.4 PCC路面质量检测41-46
  • 4 路用性能检测46-56
  • 4.1 路面抗滑性测试分析46-52
  • 4.1.1 路面横向力系数46-50
  • 4.1.2 路面纵向力50-52
  • 4.2 噪声测试结果分析52-56
  • 4.2.1 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降噪效果分析52-54
  • 4.2.2 露石混凝土路面降噪效果分析54-55
  • 4.2.3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降噪效果分析55-56
  • 5 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综合评价56-60
  • 5.1 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56-57
  • 5.2 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评价方法57-58
  • 5.3 基于Topsis法的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综合评价58-60
  • 结论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剑敏,刘春辉,郑联珠;轮胎与不平路面相互作用形成有效路面不平度的机理与应用分析[J];轮胎工业;2001年01期

2 王野平;论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J];汽车技术;1999年02期

3 彭旭东,谢友柏;冰雪路面汽车轮胎的摩擦机理研究[J];汽车技术;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瑜;公路隧道高性能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韩森;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中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周智勇;基于多功能摊铺机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一次摊铺成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徐晓雷;设置调平层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粘结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洪辉;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董雨明;隧道抗滑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公路隧道抗滑降噪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2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