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独塔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及结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5:26
  本文以在建的长湾澧水大桥为工程背景,计算分析独塔矮塔斜拉桥无索区长度、桥塔高度等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受力的影响,针对矮塔斜拉桥主墩受力大的问题,在两侧桥台中设置阻尼器,研究矮塔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及液压阻尼器的减震效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矮塔斜拉桥的起源、发展状况、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控制现状,利用结构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5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模型,着重分析了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十年状态主梁的内力和变形情况,为施工监控提供相关依据。(2)在不改变其他设计参数的情况下,分别改变墩梁之间的支承条件、梁端无索区长度、塔根无索区长度和桥塔高度,分析研究结构的内力、变形以及斜拉索索力的变化情况,探讨独塔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无索区长度和桥塔高度的合理取值范围;数据表明,当塔墩梁固接时,结构的受力情况更加合理。(3)在矮塔斜拉桥两侧桥台中设置液压阻尼器,计算长湾澧水大桥分别在三条顺桥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改变液压阻尼器的相关参数,矮塔斜拉桥内力反应和位移反应的改变情况,讨论得出一组适合长湾澧水大桥的阻尼器参数。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独塔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及结构性能研究


小田原港桥

跨径布置,矮塔斜拉桥,桥面宽度,主梁


图 1-1 小田原港桥 图 1-2 佐敷大桥除了日本之外,近几十年来其他国家也修建了许多矮塔斜拉桥,瑞士在 1998年建成了 Sunniberg 桥,该桥采用的布置形式为 5 塔 4 跨式,主梁形式为肋板式,跨中板高 0.32m,桥塔根部主梁高 0.4m,跨径布置为(59+128+140+124+65)m,高跨比为 1/175。菲律宾在 1999 年建成了第二曼达——麦克坦大桥,该桥的跨径布置为(112.5+185+112.5)m,桥面宽度为 21m;老挝在 2000 年建成了巴色桥,该桥的跨径布置为(123+143+91.5)m,桥面宽 11.8m;克罗地亚在 2004 年建成了 Save 桥,该桥为公路、轻轨两用桥,跨径布置为(72+120+72)m,主梁高度为 3.24m。另外,韩国在 2005 年建成了 2nd Pyung-Yeo Gyo 桥,该桥的跨径布置为(65+120+65)m,在 2009 年建成了 Keong-An Bridge,该桥的跨径布置为(70+130+70)m。本文列出部分国外矮塔斜拉桥修建情况,如表 1.2 所示。表 1.2 国外矮塔斜拉桥统计表序号 桥名 桥址 通车时间 跨径布置桥面宽度(m)桥塔高度(m)

福建,矮塔斜拉桥,台湾,跨径布置


图 1-3 福建同安银湖大桥 图 1-4 重庆嘉悦大桥我国台湾也建立了许多矮塔斜拉桥,较为出名的有斗山二号高架桥和台湾小半天矮塔斜拉桥,斗山二号高架桥总长 1580m,主跨长 140m,主梁截面形式为单箱三室,桥面宽 28.55m。台湾小半天矮塔斜拉桥的布置形式为双塔对称单索面,主梁形式为混凝土箱梁,跨径布置为(95+180+95)m。上述桥梁的建立,说明矮塔斜拉桥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列出部分国内矮塔斜拉桥的建造情况,如表 1.3 所示。表 1.3 国内矮塔斜拉桥统计表序号 桥名 桥址 通车时间 跨径布置(m)桥面宽度(m)桥塔高度(m)1福建漳州战备大桥中国 1999 80.8+132+80.8 27 16.52 芜湖长江大桥 中国 2000 180+312+180 21.5 3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矮塔斜拉桥整体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J]. 李振.  中外公路. 2014(01)
[2]四塔高墩PC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 陈域,涂光亚.  中外公路. 2012(03)
[3]荷麻溪大桥主桥主要结构参数研究[J]. 朱孟君.  交通科技. 2009(03)
[4]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J]. 叶爱君,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7)
[5]多塔斜拉桥施工过程现场控制[J]. 刘建,李传习,刘扬,夏桂云,张建仁.  公路交通技术. 2006(01)
[6]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分析[J]. 郑一峰,黄侨,张连振.  公路. 2005(06)
[7]部分斜拉桥构造设计[J]. 张宏伟,郑海东,郑一峰.  公路. 2005(05)
[8]部分斜拉桥的应用与发展[J]. 臧华,刘钊.  中国市政工程. 2004(03)
[9]矮塔斜拉桥的设计[J]. 何新平.  公路交通科技. 2004(04)
[10]矮塔斜拉桥塔高优化[J]. 刘凤奎,蔺鹏臻,孙红红.  铁道工程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低塔斜拉桥合理抗震体系及耗能减震措施研究[D]. 王雷.湖南大学 2015
[2]矮塔斜拉桥设计理论核心问题研究[D]. 陈从春.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矮塔斜拉桥设计参数的优化[D]. 黄德春.重庆交通大学 2015
[2]矮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拉索损伤研究[D]. 秦龙.长安大学 2014
[3]矮塔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与施工监控研究[D]. 许杰.重庆交通大学 2013
[4]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反应及减震方法[D]. 余舟.重庆交通大学 2013
[5]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研究[D]. 张霞忠.兰州交通大学 2013
[6]三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识别研究[D]. 杨怀英.合肥工业大学 2012
[7]某矮塔斜拉桥结构特性的分析和研究[D]. 高玉婷.合肥工业大学 2012
[8]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关键问题研究[D]. 彭昌利.华南理工大学 2010
[9]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及参数研究[D]. 史海涛.长安大学 2010
[10]沙湾矮塔斜拉桥静动力特性分析[D]. 莫海洪.华南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1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31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