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墩柱清水混凝土表观黑斑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7 01:40
针对某桥梁墩柱清水混凝土表观黑斑问题,通过现场取样分析、关键原材料技术参数测试、混凝土性能表征研究黑斑成因。结果表明:混凝土表观黑斑主要由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碳化而成,其微观结构比混凝土内部浆体更致密;高相对湿度环境引起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干-湿界面始终维持在混凝土表面附近,导致孔溶液中氢氧化钙在该区域大量结晶沉淀是造成混凝土黑斑的主因;工程用水泥颗粒偏粗、C3A含量较少以及用水量波动均易造成新拌混凝土内自由水含量增多,为混凝土内孔溶液向表面迁移和氢氧化钙结晶沉淀提供更多通道,这也是导致黑斑形成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新型建筑材料. 2020,4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桥梁墩柱清水混凝土黑斑与色差
为了探明墩柱混凝土表观黑斑的成分及其与正常混凝土的差异,调研过程中对墩柱黑斑区域取样,如图2所示,黑色浆体仅集中于混凝土表层1 mm深度内,进一步深入混凝土内部则与正常混凝土浅色浆体一致。分别凿取少量表层黑色浆体和内部浅色浆体用于微观组成和形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图3 黑色浆体与浅色浆体的XRD图谱
图2 墩柱混凝土表里浆体颜色差异由图3可以发现,黑色和浅色浆体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黑色浆体中存在显著的碳酸钙晶体特征峰,并且黑色浆体中氢氧化钙含量相对浅色浆体明显更低。由此可见,黑色浆体中的碳酸钙主要来源于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碳化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珠澳大桥环岛挡浪墙素清水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 陈克伟,孙振平,王成启,谷坤鹏. 新型建筑材料. 2019(04)
[2]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及气孔结构的影响分析[J]. 周朋,谢松林,李强. 硅酸盐通报. 2018(03)
[3]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J]. 崔鑫,于振水,路林海,王龙志,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 混凝土. 2017(09)
[4]清水混凝土配制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崔鑫,夏文杰,王龙志,张海霞,李俞凛,张雪.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5)
[5]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黑斑成因分析研究[J]. 崔鑫,夏文杰,王龙志,路林海,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刘英钊. 施工技术. 2017(03)
[6]清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生产及施工技术综述[J]. 崔鑫,于振水,路林海,王龙志,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 混凝土. 2017(01)
[7]掺玄武岩粉水泥浆体自由液相量的影响因素正交分析[J]. 张礼华,刘来宝. 硅酸盐通报. 2014(07)
[8]基于自由溶液量的水泥-减水剂系统相容性研究[J]. 韩松,阎培渝,孔祥明.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1(04)
[9]清水混凝土表面黑色斑纹的特征与形成机理[J]. Doris Strehlein,Peter Schiessl,沈荣熹. 商品混凝土. 2009(05)
[10]混凝土外观质量半定量评价系统研究[J]. 王瑞兴,钱春香,刘薇,丁庆领,刘平,何波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499976
【文章来源】:新型建筑材料. 2020,4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桥梁墩柱清水混凝土黑斑与色差
为了探明墩柱混凝土表观黑斑的成分及其与正常混凝土的差异,调研过程中对墩柱黑斑区域取样,如图2所示,黑色浆体仅集中于混凝土表层1 mm深度内,进一步深入混凝土内部则与正常混凝土浅色浆体一致。分别凿取少量表层黑色浆体和内部浅色浆体用于微观组成和形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图3 黑色浆体与浅色浆体的XRD图谱
图2 墩柱混凝土表里浆体颜色差异由图3可以发现,黑色和浅色浆体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黑色浆体中存在显著的碳酸钙晶体特征峰,并且黑色浆体中氢氧化钙含量相对浅色浆体明显更低。由此可见,黑色浆体中的碳酸钙主要来源于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碳化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珠澳大桥环岛挡浪墙素清水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 陈克伟,孙振平,王成启,谷坤鹏. 新型建筑材料. 2019(04)
[2]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及气孔结构的影响分析[J]. 周朋,谢松林,李强. 硅酸盐通报. 2018(03)
[3]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J]. 崔鑫,于振水,路林海,王龙志,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 混凝土. 2017(09)
[4]清水混凝土配制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崔鑫,夏文杰,王龙志,张海霞,李俞凛,张雪.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5)
[5]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黑斑成因分析研究[J]. 崔鑫,夏文杰,王龙志,路林海,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刘英钊. 施工技术. 2017(03)
[6]清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生产及施工技术综述[J]. 崔鑫,于振水,路林海,王龙志,王桂玲,窦青松,马万国,贾宁,王鲲. 混凝土. 2017(01)
[7]掺玄武岩粉水泥浆体自由液相量的影响因素正交分析[J]. 张礼华,刘来宝. 硅酸盐通报. 2014(07)
[8]基于自由溶液量的水泥-减水剂系统相容性研究[J]. 韩松,阎培渝,孔祥明.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1(04)
[9]清水混凝土表面黑色斑纹的特征与形成机理[J]. Doris Strehlein,Peter Schiessl,沈荣熹. 商品混凝土. 2009(05)
[10]混凝土外观质量半定量评价系统研究[J]. 王瑞兴,钱春香,刘薇,丁庆领,刘平,何波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499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9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