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四级公路连续弯道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区四级公路连续弯道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人们生活更加快捷的同时交通事故迅速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通常要高于直线路段,从车辆行驶轨迹来看,弯道路段发生的事故主要原因为车辆的行驶轨迹出现了交叉或车辆的行驶轨迹出现较大偏移量,相关研究显示,以上两种事故形态分别占整个弯道路段事故的50%和55%,连续弯道是山区低等级公路中的常见线形,车辆在连续弯道上行驶过程中出现横向偏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目前我国针对低等级公路连续弯道的研究缺乏,因此本文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对弯道路段车辆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车辆的转向原理和轮胎的侧偏性两个方面对车辆在弯道路段行驶时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从侧翻和侧滑两种状态对弯道路段车辆行驶侧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行驶时受力分析和侧向稳定性分析,确定了弯道路段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国内外对车辆行驶轨迹的相关研究,确定研究因素和实验方案。进而对山区四级公路不同连续弯道路段下不同断面的车辆运行速度、车型、行驶方向和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等数据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同时对车型、行驶方向和行驶轨迹偏移量进行了分类与标定。最后,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变化特性。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变化规律与不同因素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断面位置、车型、行驶方向、运行车速和不同半径组合连续弯道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同时基于试验分析数据和车辆通过弯道时的运动学特性,建立了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与运行速度、弯道几何半径间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山区四级公路 连续弯道 行驶轨迹偏移量 方差分析 偏移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2-13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3
- 1.5 特色与创新点13-14
- 1.6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14-15
- 2 弯道路段车辆动力学特性分析15-21
- 2.1 弯道路段车辆行驶时受力分析15-16
- 2.1.1 弯道路段车辆转向原理15
- 2.1.2 轮胎的侧偏性15-16
- 2.2 弯道路段车辆行驶侧向稳定性分析16-20
- 2.2.1 弯道路段车辆抗侧翻临界状态分析17-18
- 2.2.2 弯道路段车辆抗侧滑临界状态分析18-20
- 2.3 弯道路段车辆行驶稳定性影响因素20
- 2.4 小结20-21
- 3 试验设计21-29
- 3.1 研究路段选取21-23
- 3.2 试验数据采集23-27
- 3.2.1 试验设备23-24
- 3.2.2 试验方法24-25
- 3.2.3 试验方案设计25-27
- 3.2.4 试验数据样本量确定27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说明27-28
- 3.4 小结28-29
- 4 连续弯道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特性研究29-73
- 4.1 直观分析29-64
- 4.1.1 断面位置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47-48
- 4.1.2 车型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48-52
- 4.1.3 行驶方向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52-55
- 4.1.4 运行车速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55-60
- 4.1.5 组合半径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的影响60-64
- 4.2 方差分析64-69
- 4.2.1 断面位置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性分析64-65
- 4.2.2 车型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性分析65
- 4.2.3 行驶方向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性分析65-66
- 4.2.4 运行车速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性分析66-67
- 4.2.5 组合半径对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影响显著性分析67-69
- 4.3 连续弯道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模型研究69-72
- 4.3.1 小型车行驶轨迹偏移量模型70-71
- 4.3.2 大型车行驶轨迹偏移量模型71-72
- 4.4 小结72-73
- 5 结论与展望73-75
- 5.1 结论73-74
- 5.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78
- 附录A78-80
- 附录B80-82
- 附录C82-84
- 附录D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嘉川;;弯道宽度对车辆行驶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2 吴立新;席建峰;张宝南;;基于行驶轨迹的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J];公路;2011年09期
3 邵毅明;毛嘉川;刘胜川;徐进;;山区公路上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4 潘晓东;殷艳红;;基于人机工程学山区公路平曲线安全视距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杨轸;潘晓东;;考虑汽车动态响应的人-车-路闭环仿真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6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潘晓东;杜志刚;蒋宏;杨轸;方守恩;;驾驶员心率和血压变动与山区公路线形关系的实验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8 裴玉龙,马骥;道路交通事故道路条件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4期
9 安泉;急弯路、坡路与事故[J];农机安全监理;2002年Z1期
10 张殿业,张开冉,金键;道路标线对驾驶行为模式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园园;公路弯道路段行车危险区域及驾驶行为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进;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乔建刚;基于驾驶员因素的山区双车道公路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超;车辆行驶轨迹特征参数重构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龙辉;车辆行驶轨迹的特征参数重构及对行车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王宇宁;基于Carsim的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行驶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康建设;山区旅游公路连续弯道路段交通安全对策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5 陈金山;山区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行驶特性及安全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葛树玲;道路线形影响行驶轨迹偏差的动力学和控制机理[D];吉林大学;2012年
7 朱汉容;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牛世峰;公路弯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林涛;山区公路曲线段车辆加速度及轨迹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冯浩;山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山区四级公路连续弯道车辆行驶轨迹偏移量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