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地铁隧道内扩大段和通风竖井对压力波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速地铁隧道内扩大段和通风竖井对压力波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际轨道交通列车速度的提高,针对城际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出现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以及在地铁隧道入口段不易设置缓解设施的特点,文章对区间隧道段内设置扩大段+通风竖井组合式缓解设施来改变高速地铁隧道内瞬变压力的作用进行研究,阐述了高速地铁列车经过扩大段+通风竖井时压力变化的三维可压缩、粘性、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扩大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隧道内压力波及其压力梯度的大小。扩大段的位置尽可能布置在隧道入口段100~150 m处,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波的波前压力梯度及峰值。扩大段的长度变化对改变隧道内的压力变化影响较小,分析认为将扩大段的长度控制在列车长度比较合适,约为200~250 m;增大扩大段隧道的断面积可以有效地缓解隧道内的压力及压力梯度;扩大段+通风竖井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加快降低隧道内压力及压力梯度,并且通风竖井的位置布置在靠近隧道入口方向的扩大段内10~15 m。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速地铁列车 地铁隧道 空气动力学 压力波 竖井 扩大断面
【基金】:国家“863”项目(2011AA11A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30)
【分类号】:U451.3
【正文快照】: 1前言特性、气动特性、压力分布及其阻力系数,优化了车头流线型造型[13];程鹏九目前,对于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2003)研究了当地铁隧道中列车以中在高速铁路方面[1~9],而对于高速地铁区间隧道内140 km/h速度快速运行时会在隧道中产生空气动力学效应和温度效应,快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况龙川;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2 ;国内跨度最大地铁隧道竣工[J];岩土工程界;2002年01期
3 李雪洁;如何解决地铁隧道薄弱环节的防水问题[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4 张其云,郑宜枫;运营中地铁隧道变形的动态监测方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4期
5 朱伟林;徐智华;;顶管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J];上海电力;2005年06期
6 张礼杰;张家春;;风险管理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06年03期
7 黄腾;李桂华;孙景领;岳荣花;;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工程;2006年06期
8 陈东巨;;地铁隧道工程渗漏处理技术[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年04期
9 王海云;;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建筑物的保护[J];科技资讯;2007年22期
10 林景华;陈星;向前;欧妍君;;跨越地铁隧道的结构分析与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群芳;秦家宝;;2003-2011年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事故统计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第一届第三次全体理事会论文集[C];2012年
2 殷德顺;;地铁隧道持续沉降和隧道周围软土的振动流态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周希圣;文志云;宋晓波;陈思慧;;运营地铁隧道上方大面积卸载位移控制技术研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贺长俊;杜昕;;地铁隧道防水工程的探讨与对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青二春;廖少明;方宏强;奚程磊;;地铁隧道上方大面积卸荷下的变形实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顾俊;吴继敏;丁向东;;地铁隧道非线性地震响应动力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顾俊;吴继敏;丁向东;;地铁隧道非线性地震响应动力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笑星;;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和地铁运营安全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梅岭;宋林辉;梅国雄;;地铁隧道基础变形分析与计算[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谢远成;;基于三维激光技术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李昕;国内首个穿越黄河地铁隧道工程启动[N];兰州日报;2014年
2 迪轩邋燕志华;地铁隧道出现裂缝 南京启动应急预案[N];新华日报;2007年
3 徐金波;我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隧道开掘[N];建筑时报;2009年
4 记者 章盛莉 实习生 蒋思捷;地铁隧道初现雏形[N];长沙晚报;2010年
5 通讯员 吴敬泽;铁四院设计“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6 记者 章盛莉 通讯员 陈凯 喻奇龙;地铁隧道首穿湘江[N];长沙晚报;2012年
7 陆文军;上海首次采用大直径单管双线盾构新技术[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蕾;列车荷载作用下地裂缝与大角度斜交马蹄形地铁隧道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邱冬炜;穿越工程影响下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关继发;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冠兰;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与分析预报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黄强兵;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机制及病害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傅玉勇;层状场地中地铁隧道对沿线地震动及其附近建筑物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2年
8 张强;开挖卸荷下既有地铁隧道的竖向变形及其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赵丹;地铁隧道基底溶蚀风化红层动力特性及长期沉降变形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永超;西安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技术与变形数据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陈鹏飞;地铁隧道空气动力学特性及最大运行速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周万阳;地铁隧道清洗设备的结构研究和扇形喷嘴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顾俊;地铁隧道结构地震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5 段晓;地铁隧道清洁车技术开发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孙玲玲;浅埋地铁隧道的震动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邓艳丽;地铁隧道工程的性能化防火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卢光杰;上穿工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白云波;临近地铁隧道深基坑开挖影响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张军;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几种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高速地铁隧道内扩大段和通风竖井对压力波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