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厦门港拖轮配置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1:00

  本文关键词:厦门港拖轮配置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拖轮 优化配置 模糊综合评判


【摘要】:港口的生产作业离不开拖轮的工作,对于船舶而言停靠、离开都必须要借助拖轮才能进行;对于进港、出港的船只而言,在进港、出港的过程中,都需要由拖轮进行辅助保护;对于船型尺度较大的船只,动力足、数量多的拖轮能够将其牵引至指定水域。港口的正常运营生产在很大的程度上由拖轮的配置是否合理上。从一个一方面来说,如果港口配置过少拖轮且进港船舶等待时间过长,首先就会影响进港船舶对货物的装卸,进而会对港口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从另一角度上考虑,拖轮如果在港口中配置过于饱和,那么结果就会是在低使用率的情况下,一些拖轮得不到有效的应用,被空闲在一旁;更进一步来看,会因为拖轮的采购成本比较大、维修护理的费用也比较高的原因,使得成本资源得不到最合理的使用、产生浪费。所以,为了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合理、合适的拖轮团队,配布架构的最优、拖轮尺度数目的最合适就是建立队伍的根本目标,进港、出港的船舶队伍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拖轮的辅助,所以配布相应的拖轮团队是必要的,如果拖轮的马力配置不当,将不利于港口未来的发展。根据港口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规划的发展,必须要配置合理高效、符合规划、架构最优、保证各项能源资源能够得到最为充分利用的拖轮团队,在兼顾于经济收益与社会影响的同时,对于一些不恰当、不合适的计划和投入进行调整修改,可以避免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港口拖轮数量以及功率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目标。本论文选题依托于厦门港进出船舶和拖轮使用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分析厦门港拖轮协助船舶作业的整个过程。从简单处理问题的角度来看,在港口中拖轮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有许多的船舶会到港停靠,而为其中的某一艘船舶配布拖轮的时候,按照之前的经验配布相对应马力以及数目的拖轮即可。然而,从长久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对总体布局有一个全方位的顾虑,要对港口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影响有所助益,同时还要兼顾港口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规划的发展。对于拖轮的架构配置而言,主要包括了拖轮数目、拖轮马力等两个内容。通过程序语言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仿真系统,得到港口拖轮的利用率等各种参数处理结果,为港口管理部门如何选择配置优化拖轮方案提供基础一定参考借鉴依据。本文开展的厦门港拖轮配置的优化研究,通过收集厦门港的进出港船舶和拖轮使用相关统计数据,借助仿真的原理方法对厦门港目前的拖轮布设情况进行优化改进,对于离散的、随机性的问题,建立针对港口生产经营要素的数学模型,同时运用相关仿真技术,探索建立针对厦门港拖轮工作过程和特点的仿真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帮助进一步的实现和应用软件的开发,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对优化配置方案进行评价,探索解决厦门港拖轮配置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拖轮 优化配置 模糊综合评判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主要符号表11-12
  • 第1章 引言12-20
  • 1.1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1.1 厦门港拖轮配置的优化研究背景12-13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 选题由来、研究目的和内容15-19
  • 1.2.1 选题由来与研究方案探索15-16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16-18
  •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8-19
  • 1.3 论文章节安排19-20
  • 第2章 厦门港拖轮服务作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0-24
  • 2.1 港口拖轮作业的特点及要求20-21
  • 2.1.1 港口拖轮的作用20
  • 2.1.2 港口拖轮的分类20-21
  • 2.1.3 厦门港拖轮服务过程21
  • 2.2 厦门港拖轮配置现状21-22
  • 2.3 厦门港拖轮配置的问题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理论24-33
  • 3.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介绍24-25
  • 3.1.1 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24-25
  • 3.1.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构成25
  • 3.2 建立离散事件系统的随机变量模型25-32
  • 3.2.1 随机变量模型的确定26-29
  • 3.2.2 随机变量的确定29-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港口拖轮优化配置仿真模型的建立33-44
  • 4.1 离散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33-35
  • 4.1.1 仿真算法的实现过程33
  • 4.1.2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策略33
  • 4.1.3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33-35
  • 4.2 拖轮配置仿真系统的变量模型35-38
  • 4.2.1 拖轮作业受海上波浪影响分析35-37
  • 4.2.2 构建仿真变量模型37-38
  • 4.3 拖轮作业的仿真模型建立38-43
  • 4.3.1 拖轮作业仿真模型38-41
  • 4.3.2 仿真钟的推进41
  • 4.3.3 事件的处理41-42
  • 4.3.4 系统的主要运行指标42-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港口拖轮优化配置仿真系统的技术实现44-50
  • 5.1 仿真系统的开发环境44
  • 5.2 仿真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44-46
  • 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44
  • 5.2.2 假设检验方法44-45
  • 5.2.3 系统仿真流程45-46
  • 5.3 厦门港拖轮优化配置仿真输出46-48
  • 5.4 本章小结48-50
  • 第6章 拖轮配置仿真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50-57
  • 6.1 模糊理论的引入50
  • 6.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选取50-53
  • 6.2.1 模糊综合评判优选模型50-52
  • 6.2.2 隶属度和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52-53
  • 6.2.3 评价指标模糊权重向量的确定53
  • 6.3 厦门港拖轮配置方案的综合评判53-55
  • 6.3.1 拖轮配置方案的一级模糊综合评判53-54
  • 6.3.2 拖轮配置方案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54-55
  • 6.4 厦门港拖轮配置方案优化分析55-56
  • 6.5 本章小结56-57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57-58
  • 7.1 结论57
  • 7.2 展望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7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军;熊振南;;厦门港拖轮配置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系统设计[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年09期

2 胡喜军;薛忠林;;FPP拖轮救助抛锚船舶中带缆方式的探讨[J];航海;2013年01期

3 李学东;李亚斌;;滚装船靠离泊操纵拖轮总功率配置的研究[J];航海技术;2012年06期

4 郭启民;;港作拖轮安全操作之我见[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10期

5 姚宝明;;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J];航海技术;2011年03期

6 潘永良;朱泓;;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护航拖轮监护的探讨[J];港口科技;2010年11期

7 吴有华;廖慧敏;;某港拖轮配置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8 李柏然;;港作拖轮的性能要求和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2010年15期

9 王才星;;辅助拖轮总功率计算模型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邵秀凤;李利;;基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油井产量预测[J];微型电脑应用;2009年12期



本文编号:66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6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