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板间距对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肋板间距对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组合结构桥梁 开孔板连接件 模型试验 抗剪刚度 肋板间距
【摘要】:为探讨开孔板连接件肋板间距合理的布置方法,通过模型试件抗剪推出试验和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了肋板间距对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的影响机理,提出了考虑肋板间距影响的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肋板间距对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及峰值滑移量影响较小,对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影响较大;抗剪刚度随着肋板间距增加近似线性增大,逐渐趋近于单块开孔板连接件受力的抗剪刚度;肋板间距与开孔板孔径的比值为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并列焊接多个开孔板连接件时距径比不宜小于3.3。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关键词】: 组合结构桥梁 开孔板连接件 模型试验 抗剪刚度 肋板间距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组合结构桥梁钢与混凝土的结合,逐渐开始采用开孔板连接件。开孔板连接件构造简单、抗剪性能好,成为钢与混凝土结合面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在混合梁、混合塔、混合拱肋等的结合段设计中,通常在结合段中设置格室,并在其顶、底板及侧板上焊接开孔肋板作为连接件[1 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林;强士中;李小珍;卫星;;考虑开孔钢板厚度的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2 石宵爽;王清远;欧阳雯欣;陈宜言;;PBL剪力连接件粘结滑移性能的静载推出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千里;黄炳生;苏辅磊;;PBL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计算[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11期
2 肖林;卫星;强士中;;两类PBL剪力键推出试验的对比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3 司秀勇;赵建波;白象忠;;板桁组合结构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4 张智晖;贺拴海;;Twin-PBL剪力键承载力影响因素及破坏形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5 袁世雷;李浪;伍敏;王清远;彭泽维;;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拟平截面假定的试验验证及破坏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林;李小珍;卫星;;PBL剪力键静载力学性能推出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03期
2 方冬慧;刘永杰;陈宜言;姜瑞娟;王清远;;Q345桥梁钢超长寿命疲劳性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07期
3 胡建华;叶梅新;黄琼;;PBL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6期
4 陈宝春,黄卿维;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J];公路;2005年07期
5 宋建永,张树仁,王彤,吕建鸣;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弯曲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6 万水,李宏江,陈建兵;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7期
7 喻文兵,陈建兵,万水,袁安华;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试验全过程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洋,武振宇,张素梅;混凝土强度对喜利得连接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明锋;周东华;;大型剪切连接件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3 白助国;;点式支承玻璃建筑中金属连接件的简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4 朱炯;罗智星;;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切连接件评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6期
5 赵滇生;詹佳明;余强;;连接件位置和数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影响[J];浙江建筑;2008年05期
6 费本华;张东升;任海青;王正;;竹结构材连接件的承载能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苏庆田;汪瑞;王巍;;波折开孔板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8 ;火灾下采用榫钉和螺栓连接的钢木连接件的性能[J];钢结构;2012年06期
9 杨国庆;王飞;洪军;朱林波;;螺栓被连接件刚度理论的计算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陆威仑;;螺纹连接件拆装的机械化[J];国外汽车;197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瑜;郭成喜;;开孔板连接件和T型开孔板连接件的性能比较[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晨;刘玉擎;吴文明;;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强度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彬;孙晓程;范炜;;高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支撑节点连接件的分析与设计[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杜敬;;粉末压机的改进及模具连接件设计[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罗淋尹;王梦莹;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螺栓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苏少燕;闫杰;;钢镀锌与钢镀镍连接件西沙自然环境试验的案例浅析[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熊虎铖;赵鸿铁;蒋孝伟;付果;;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掀起效应及其理论计算[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连广;刘之洋;王庆利;;弯筋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性能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国宝 宋丽芳 本报记者 张希;奥运火炬,90天内拿出7批样品[N];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宁 武晨;不会严重影响飞机安全性但连接件应进行设计改进[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于扬;六类走向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若南;基于强度的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连接件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大跨度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PBL连接件传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周腾飞;梓木构件节点四合一连接件接合强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雪明;预制混凝土夹芯墙连接件受力性能及墙体热工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金峻峰;金属/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热接触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海;挤压孔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的应力场强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姜铄南;轻质内墙条板与钢框架新型连接的开发及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7 宋林;竹胶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PBL连接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赵孟圆;冷弯薄壁型钢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杨威;新型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宾恩富;新型剪切连接件的受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5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6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