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5:31

  本文关键词: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混凝土 火灾 有限元 预应力损失 安全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加及交通工具的多样性,火灾作为桥梁的一种偶然荷载已成为公路桥梁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桥梁火灾对桥梁产生的破坏巨大,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质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桥梁坍塌。因此有必要对桥梁抗火性能进行研究。体内预应力是火灾高温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抗火性能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火灾下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与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研究(51308056)”为依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国内外学者、相关规范研究的成果,给出了火灾下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温度场分析及力学性能分析所需材料的热工参数及力学参数;明确了箱梁温度场分析时温升曲线,热传导控制方程,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程序ANSYS对箱梁温度场进行求解,获得了箱梁截面在单面受火和三面受火时的温度分布规律。(2)选取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研究背景,基于受火面和受火跨设定12种火灾工况,基于强度换算理论计算混凝土的累计烧损深度和钢筋折减后换算面积,保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截面未受火部位的原始配置代入专用程序midas civil进行烧损后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分析受火面和受火跨对钢束预应力损失值影响,揭示了火灾下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建立了火灾下混凝土箱梁钢束预应力损失时程计算公式。(3)基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通过截面分析方法,研究了火灾下混凝土梁桥基于截面有效预应力衰减程度的评价方法。基于截面有效预应力储备度的评价标准,选取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跨墩顶和跨中截面为关键截面,计算在火灾工况第二跨底板、腹板及翼缘板三面同时受火,延火0min、60min、120min及180min时截面有效预应力储备度值,进行了火灾下实桥有效预应力储备度衰减整体评价,判定了火灾下桥梁结构的安全状态。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 火灾 有限元 预应力损失 安全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6-18
  • 第二章 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材料热工特性和力学特性18-28
  • 2.1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特性18-20
  • 2.1.1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18
  • 2.1.2 高温下混凝土的比热容18-19
  • 2.1.3 高温下混凝土的质量密度19
  • 2.1.4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9-20
  • 2.2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0-22
  • 2.2.1 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20
  • 2.2.2 高温下混凝土弹性模量20-21
  • 2.2.3 高温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21-22
  • 2.3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热工特性22-24
  • 2.3.1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热传导系数22-23
  • 2.3.2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比热容23
  • 2.3.3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密度23
  • 2.3.4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热膨胀系数23-24
  • 2.4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力学特性24-27
  • 2.4.1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极限强度24-25
  • 2.4.2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屈服强度25
  • 2.4.3 高温下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25-26
  • 2.4.4 应力应变关系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分析28-38
  • 3.1 研究背景28-30
  • 3.2 火灾温升曲线30-31
  • 3.3 热传导控制方程31
  • 3.4 边界条件31-32
  • 3.5 有限元模型32-33
  • 3.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2-33
  • 3.5.2 温度场求解控制33
  • 3.6 温度场分析33-37
  • 3.6.1 温度云33-35
  • 3.6.2 温度时程35-37
  • 3.7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火灾下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分析38-76
  • 4.1 火灾工况设计38-40
  • 4.2 强度换算40-53
  • 4.2.1 基本原理40-41
  • 4.2.2 混凝土烧损深度的等效计算41-51
  • 4.2.3 钢筋强度的折减51-53
  • 4.3 预应力损失值分析53-71
  • 4.3.1 受火面的影响54-59
  • 4.3.2 受火跨的影响59-71
  • 4.4 火灾下预应力损失公式的提出71-74
  • 4.5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有效预应力衰减程度整体评价76-82
  • 5.1 基于截面有效预应力衰减程度评价方法76-79
  • 5.1.1 基于有效预应力储备度的评价标准76-78
  • 5.1.2 基于储备度衰减率的评价标准78-79
  • 5.1.3 基于名义裂缝宽度的评价标准79
  • 5.2 火灾下有效预应力衰减程度整体评价79-81
  • 5.2.1 主控截面有效预应力合力效应79-80
  • 5.2.2 主控截面有效预应力衰减程度整体评价80-81
  • 5.3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与展望82-84
  • 结论82-83
  • 展望83-84
  • 参考文献84-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9-90
  • 一、已发表的学术论文89
  • 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89-90
  • 致谢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金源;;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实例分析[J];广东科技;2013年14期

2 王位升;;预应力混凝土管钢筋有效预应力简化计算及品种代换的计算方法[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6年01期

3 刘承瑞;;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有效预应力的合理计算[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操尚银,方卫东,何裕仁,张建龙,李兴华;环形预应力束的有效预应力分布及回缩量计算[J];桥梁建设;2001年06期

5 刘万昌;环形预应力束的有效预应力分布及回缩量计算[J];森林工程;2004年04期

6 陈成文;喻成亮;王永兴;;超长预应力束有效预应力测试与研究[J];公路;2013年01期

7 陆学村;廖建春;;桥梁有效预应力检测及施工工艺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35期

8 周勇军;韩智强;赵煜;李智;蔡张杰;;基于横张法有效预应力测试仪的计算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刘龄嘉,贺拴海,赵小星;在役混凝土简支梁有效预应力计算[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10 高吉才;;探讨桥梁有效预应力的控制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增国;贾巧燕;刘丹娜;;基于应力解除法的在役混凝土结构有效预应力确定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刘龄嘉;贺拴海;;基于竖向位移测试的PC梁有效预应力预测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3 李海燕;梁明;张保和;;有效预应力与PT-PLUS~R塑料波纹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琦;复杂预应力体系梁式结构有效预应力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思玮;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高凯;预应力混凝土T梁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3 陈际光;基于盲孔法的桥梁有效预应力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刘天龙;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刘丹娜;利用钻孔法对在役桥梁进行有效预应力的估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徐嵩基;基于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大跨径混凝土桥梁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喻国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测试技术应用[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李亮亮;基于有限检测点的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评估及程序开发[D];长安大学;2004年

9 黄江;有效预应力分布规律模型试验[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史慧彬;砼桥梁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4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04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