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公路隧道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20 07:04
本文关键词:黄土公路隧道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黄土隧道 衬砌裂缝 安全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截面承载力 安全预警
【摘要】: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病害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十分常见,众多隧道在衬砌开裂后仍然能安全地工作。本文以西部某隧道为例,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对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安全预警系统。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文对黄土隧道衬砌开裂病害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裂缝分布、走向及力学形态进行了总结。结合对西部某黄土隧道衬砌裂缝的统计分析发现,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居多,平行于隧道轴线的纵向裂缝对衬砌结构危害较大,且超过3/4的纵向裂缝分布于拱顶。并通过抽检发现,裂缝深度跨度较大,最深可接近二次衬砌厚度,对隧道的安全运营威胁极大。2)衬砌裂缝尖端处应力较为集中,是隧道衬砌低应力断裂的罪魁祸首。本文用应力强度因子表征裂缝尖端处的应力场,结合断裂韧度和断裂判据,总结出衬砌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的计算公式。同时,考虑裂缝破坏了衬砌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截面极限承载力。因此对开裂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重新进行了计算,并分为全截面开裂,外侧受压内侧受拉和外侧受拉内侧受压三种情况求解,进而得出开裂截面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K2。综合考虑得出带裂缝衬砌截面安全系数K=min(K1,K2)。3)以西部某黄土隧道为例,根据地表水沿地表裂缝浸入黄土围岩程度和区域的不同设置几种工况。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求解出几种工况下的拱顶带裂缝衬砌的安全系数K,并对安全系数K随拱顶裂缝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安全系数K值随拱顶裂缝深度的增加加速下降,同时得出裂缝深度越深对隧道工况的变化越敏感。最后对几种工况下的带裂缝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安全预警分析,并得出相应工况下的安全预警等级区间表。本文对开裂衬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考虑到衬砌裂缝尖端稳定性和截面极限承载力,并能最终对具体工程进行安全预警。该方法可为黄土公路隧道开裂衬砌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隧道 衬砌裂缝 安全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截面承载力 安全预警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9-13
- 1.2.1 混凝土断裂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2 黄土隧道衬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第二章 黄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特性研究14-25
- 2.1 概述14-16
- 2.1.1 黄土的工程特性14
- 2.1.2 黄土隧道的围岩特性14-15
- 2.1.3 黄土地表裂缝15-16
- 2.2 隧道衬砌裂缝分类16-18
- 2.2.1 按裂缝发展方向分类16-17
- 2.2.2 按裂缝产生部位分类17-18
- 2.2.3 按裂缝的力学形态分类18
- 2.3 隧道衬砌开裂成因及危害18-19
- 2.3.1 衬砌开裂成因18-19
- 2.3.2 衬砌开裂危害19
- 2.4 衬砌裂缝监测19-22
- 2.4.1 裂缝监测目的20
- 2.4.2 裂缝监测方法20-22
- 2.5 隧道现场检测统计分析22-24
- 2.6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带裂缝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25-42
- 3.1 引言25
- 3.2 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25-34
- 3.2.1 应力强度因子(SIF)26-29
- 3.2.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29-33
- 3.2.3 断裂韧度33
- 3.2.4 断裂判据33-34
- 3.3 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34-40
- 3.4 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方法40-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几种工况下黄土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分析42-74
- 4.1 实例概况介绍42
- 4.2 黄土隧道数值模拟分析42-45
- 4.2.1 隧道计算模型42-43
- 4.2.2 具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参数43-45
- 4.3 上部围岩全部浸水工况下的带裂缝衬砌安全性分析45-57
- 4.3.1 不同工况下衬砌内力计算46-48
- 4.3.2 拱顶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计算48-52
- 4.3.3 拱顶裂缝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计算52-54
- 4.3.4 拱顶裂缝安全系数K分析54-57
- 4.4 围岩沿地裂缝部分浸水工况下带裂缝衬砌安全性分析57-68
- 4.4.1 不同围岩参数下衬砌内力求解58-61
- 4.4.2 拱顶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计算61-64
- 4.4.3 拱顶裂缝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计算64-66
- 4.4.4 拱顶裂缝安全系数K分析66-68
- 4.5 带裂缝衬砌安全预警68-72
- 4.6 本章小结72-74
- 结论与建议74-76
- 结论74-75
- 进一步建议75-76
- 参考文献76-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启;王向东;王玉琳;;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损伤区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胡少伟;陆俊;范向前;;混凝土损伤断裂性能试验研究进展[J];水利学报;2014年S1期
3 乐京霞;周恒;;基于相互积分的应力强度因子数值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6期
4 杨宇宙;钱林方;徐亚栋;陈龙淼;;复合材料厚壁圆筒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黄宏伟;刘德军;薛亚东;王平让;刘印;;基于扩展有限元的隧道衬砌裂缝开裂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6 蒋梅玲;金贤玉;田野;金南国;;基于断裂力学和损伤理论的混凝土开裂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7 吴熙;付腾飞;吴智敏;;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双K断裂参数和断裂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8 杨建民;喻渝;谭忠盛;赵辉雄;;大断面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9 丁兆民;杨晓华;;某黄土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兴来;钟云健;;公路隧道衬砌换拱技术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本文编号:705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0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