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路面废弃混凝土集料化及其路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2:19
本文关键词:旧路面废弃混凝土集料化及其路用性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使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扩建产生大量废弃水泥混凝土,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是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再生集料铺筑道路,使路面改建和养护维修中产生的废旧路面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对减少对路面建筑材料资源的开采,降低路面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公路旧水泥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再生集料,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的关键路用性能进行研究,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价了再生集料以及用其配制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围绕既有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通过对破碎设备的市场调研以及现场废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囤积情况的调查,拟定废弃水泥路面板再生方案设计。包括主要用于软基处理以及半刚性基层的方案选择。采用广西本地的定额,分别计算、比较各类破碎方案的具体情况,并以外购碎石为对比验证再生利用方案的经济性。汇总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劣,制定最优的经济方案,为指导现场的施工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2)再生骨料生产所需的破碎设备、破碎工艺,以及破碎设备价格的市场调研,从费用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两者的经济效益。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旧混凝土路面板进行室内小规模破碎,详细研究了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规范要求做出对比,评价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的可行性。3)利用本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中的数据,按照连续级配的设计方法用再生集料配制试样。在实验室进行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旋转压实试验以及三轴剪切试验。综合全面地分析了各因素对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为推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为大规模工业化加工生产旧混凝土再生集料再利用技术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对再生集料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阐述了级配碎石垫层的设置场合和功能作用、施工工艺研究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再生集料 级配选择 经济技术比选 路用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0
- 1.2.1 国内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研究现状12-16
- 1.2.2 国外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研究现状16-20
- 1.3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21-41
- 2.1 工程概况21-22
- 2.2 废弃水泥路面板屯积情况调查22-24
- 2.3 废弃水泥路面板再生方案设计24-35
- 2.3.1 主要用于软基处理(方案 1)24-25
- 2.3.2 主要用于半刚性基层(方案 2)25-26
- 2.3.3 再生利用方案经济技术比选26-35
- 2.4 再生骨料的生产35-40
- 2.4.1 破碎设备36-37
- 2.4.2 破碎工艺37
- 2.4.3 破碎设备价格市场调研37-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再生集料的基本性能研究41-74
- 3.1 概述41
- 3.2 粒状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影响因素41-43
- 3.2.1 材料的抗压强度41-42
- 3.2.2 剪切强度42-43
- 3.3 材料的物理力学技术指标43-46
- 3.3.1 再生粗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43-45
- 3.3.2 再生细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45-46
- 3.4 再生集料材料配合比选取46-54
- 3.4.1 最大粒径与CBR值关系49-52
- 3.4.2 细集料含量对强度的影响52-53
- 3.4.3 0.075mm通过率对集料强度的影响53-54
- 3.5 抗压强度试验研究54-56
- 3.5.1 试验方案的确定54-55
- 3.5.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55-56
- 3.6 抗剪强度试验研究56-72
- 3.6.1 级配缩尺方法56-58
- 3.6.2 击实试验58
- 3.6.3 三轴剪切试验58-72
- 3.7 本章小结72-74
- 第四章 再生集料碎石垫层施工技术与工程应用74-82
- 4.1 垫层设置场合和功能作用75-76
- 4.2 拌和站建设与材料准备76
- 4.3 碎石垫层施工工艺研究76-78
- 4.3.1 施工准备工作76-77
- 4.3.2 级配碎石拌和77
- 4.3.3 级配碎石的摊铺77-78
- 4.3.4 养护78
- 4.4 碎石垫层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78-80
- 4.4.1 压实度的质量控制79
- 4.4.2 含水量的质量控制79
- 4.4.3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检验79-80
- 4.4.4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80
- 4.5 本章小结80-8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2-84
- 5.1 论文主要结论工作与结论82-83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83
- 5.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83-84
- 参考文献84-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婷婷;周伟;常晓林;马刚;马幸;;堆石料缩尺方法的分形特性及缩尺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04期
2 尤培波;武利强;宋师奇;魏匡民;鲁传银;;缩尺方法的分形解释[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傅华;韩华强;凌华;;堆石料级配缩尺方法对其室内试验结果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4 王鹏;杨立胜;陈伟;;旧混凝土再生集料作水稳基层的性能改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2期
5 朱晟;王永明;翁厚洋;;粗粒筑坝材料密实度的缩尺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王博铭;张t,
本文编号:719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1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