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寒区路基改良土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损伤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7:20

  本文关键词:寒区路基改良土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损伤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冻融循环 损伤 本构关系 路基 改良土


【摘要】:以路基改良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冻融受载耦合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土体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受载损伤,就可以等效为土体在2种加载下的损伤.以寒区路基工程为背景,考虑冻融与荷载的耦合作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改良填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改良土路基内部土体发生在细观层次上的损伤形态和演化过程,建立冻融受载损伤模型.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冻融循环 损伤 本构关系 路基 改良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026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057)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411055A)资助
【分类号】:U416.16
【正文快照】: 0引言寒区冻土路基的冻胀融沉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线路工程稳定与正常运营的难题.路基的冻胀、融沉和翻浆是路基土体在经受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几种现象,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土体的冻胀和融沉是复杂的过程,涉及水分的迁移、温度场的变化以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立波;祁伟;牛富俊;牛永红;;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冻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15年05期

2 郑郧;马巍;邴慧;;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机理与定量研究方法[J];冰川冻土;2015年01期

3 张世民;李双洋;;青藏粉质黏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4 冯勇;何建新;刘亮;杨力行;;冻融循环作用下细粒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6期

5 金龙;赖远明;高志华;李双洋;;冻结砂土的损伤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6 梁波;张贵生;刘德仁;;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7 孙星亮,汪稔,胡明鉴;冻土三轴剪切过程中细观损伤演化CT动态试验[J];岩土力学;2005年08期

8 杨更社,张全胜,蒲毅彬;冻结温度影响下岩石细观损伤演化CT扫描[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葛修润,任建喜,蒲毅彬,马巍,朱元林;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实时试验[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0年02期

10 张长庆,魏雪霞,苗天德;冻土蠕变过程的微结构损伤行为与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天亮;冻融条件下水泥及石灰路基改良土的动静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溯航;李晓丽;张强;李明玉;;鄂尔多斯红色砒砂岩冻融循环变形特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4期

2 李丽;张坤;张青龙;毛云程;李国玉;;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强度劣化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3 张坤;张青龙;毛云程;李丽;王若旭;;黄土路堑边坡土体水热变化特征现场监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4 崔宏环;刘建坤;张立群;李仲玉;;寒区路基改良土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损伤力学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5 朱彦鹏;杨晓宇;叶帅华;马孝瑞;李京榜;;双强度折减法的量化分析[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6 王吉利;陈盼;刘金龙;韦昌富;;软土固结系数刍议[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7 马敏;邴慧;李国玉;;硫酸钠盐渍土未冻水含量的实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8 王乐华;姜照容;李建林;汤开宇;金晶;;冻融循环条件下层理砂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9 赵永虎;米维军;武小鹏;苗学云;;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粉质黏土融沉系数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施工技术;2016年S1期

10 王丽黎;高志华;金龙;陈冬根;;冻融循环对含碎石黏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研究[J];路基工程;201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芝;深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立娜;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列车行驶路基振动反应与累积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静;季冻区路基土冻融循环后力学特性研究及微观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原;牛永红;牛富俊;刘华;;粗颗粒土冻胀特性和防治措施研究现状[J];冰川冻土;2015年01期

2 李国玉;马巍;穆彦虎;毛云程;陈赵育;王飞;房建宏;;季节冻土区压实黄土湿陷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冰川冻土;2014年04期

3 张英;邴慧;;含盐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与进展[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4 张莲海;马巍;杨成松;董晟;;土在冻结及融化过程中的热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5 刘志强;辛建;喻文兵;;寒区高等级公路宽幅路基的随机温度场[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6 房建宏;李东庆;周家作;张坤;;季节性冻土路基防冻胀技术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6期

7 盛岱超;张升;李希;;高速列车与路基冻胀相互作用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8 王泉;马巍;张泽;赵淑萍;李国玉;毛云程;;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9 梁武星;李小刚;;陕西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区域典型病害及产生原因分析[J];公路;2013年03期

10 陈世杰;赵淑萍;马巍;杜玉霞;邢莉莉;;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冻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冰川冻土;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常晶;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动应力及饱和软粘土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怀帅;尹全贤;宋玉普;覃丽坤;;冻融循环后普通混凝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04期

2 余红发;孙伟;李美丹;;混凝土在化学腐蚀和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变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覃丽坤;宋玉普;姚家伟;;普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莉;姜洪义;许嘉龙;郑怡;回志峰;邱连强;;新型墙体材料冻融循环下的损伤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05期

5 董晓宏;张爱军;连江波;郭敏霞;;长期冻融循环引起黄土强度劣化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6 谈云志;吴翩;付伟;万智;张华;张振华;;改良粉土强度的冻融循环效应与微观机制[J];岩土力学;2013年10期

7 宁宝宽,陈四利,刘斌;冻融循环对水泥土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8 商怀帅;宋玉普;覃丽坤;于长江;;冻融循环后在三向受压荷载下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6年07期

9 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方瑛;李长雨;;粉煤灰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5期

10 刘荣桂;付凯;颜庭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强;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覃丽坤;宋玉普;陈浩然;张众;于长江;;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友均;许辉;龙广成;;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的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更社;张全胜;任建喜;蒲毅彬;;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成;刘汉勇;;冻融循环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压压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杨全兵;;冻融循环条件下NaCl浓度对混凝土内部饱水度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施嘉伟;朱虹;吴智深;吴刚;;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FRP-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燕;申向东;;不同纤维掺量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力学性能及损伤量的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9 宣金琦;赵立群;陈宁;;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对预拌抹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10 王立成;;不同特性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双轴压压统一强度准则[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覃丽坤;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多轴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众;冻融及高温后混凝土多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4 商怀帅;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多轴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阵地;基于无损监测的钢筋混凝土劣化过程和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6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周春生;寒旱区GCL防渗性能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翔;西藏高海拔地区冻岩冻融循环过程中劣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于康康;碱液加固黄土体的工程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邢凯;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损伤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张雷;德令哈盐沼泽区桥梁墩台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健;抗冻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史宏飞;带缝PVA-ECC抗(盐)冻性及(盐)冻融循环后断裂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朵润民;冻融循环和温热环境下CFRP-高强混凝土粘贴界面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马宝成;碳化对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永浩;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李冰;温、湿度波动对生鲜鸡肉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5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55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