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研究
本文关键词: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等级公路 流化床灰 碾压混凝土 改进VC值 力学性能 耐磨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低等级公路建设已成为各级交通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特别是西部山区农村低等级公路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公路里程长、交通量小、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建设难度大(弯多坡陡)。因此,开发应用适合于山区农村低等级公路建设的建造材料及施工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以项目“碾压混凝土在山区农村公路的应用示范”、“低等级公路路面固硫灰碾压混凝土应用示范”为依托,针对流化床灰的特性,结合低等级公路的要求,通过材料性能和结构分析两个方面,研究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针对碾压混凝土振动碾压的施工工艺特点,首先结合碾压混凝土振动成型理论及振动成型机械的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际施工机具的对比研究,自行加工并改进了改制平板振动仪,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改进的改制平板振动仪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其合理性。根据流化床灰自身的特点,对流化床灰的基本特性包括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及形态外貌进行了研究,采用胶砂试验的手段,研究流化床灰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流化床灰掺量对砂浆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总结分析,确定流化床灰掺量不宜超过30%,掺量为20%时的效果最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运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结合材料学科的相关原理,分析各因素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改进VC值、强度、磨损量的影响规律,优选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进一步验证流化床灰掺量为20%时效果最好。然后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着重研究流化床灰掺量、混凝土搁置时间等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流化床灰掺量、水胶比、不同水泥品种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为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路面设计及结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结合低等级公路的路面特点,针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的特性,进行路面厚度设计,确定“低等级公路路面固硫灰碾压混凝土应用示范”工程公路以填隙碎石为基层,基层厚度100mm,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为面层,面层厚度为200mm进行施工;并通过EVER FE软件进行路面结构应力分析。针对施工工程原材料性能,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到合理的配合比方案;通过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试铺阶段、施工阶段,分阶段提出了一套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农村公路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工程进行了效益分析。论文内容涵盖了从碾压混凝土室内试验研究到路面碾压混凝土设计,再到实际施工的完整过程,研究结果可为碾压混凝土在低等级公路路面的推广,及碾压混凝土技术与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 流化床灰 碾压混凝土 改进VC值 力学性能 耐磨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碾压混凝土振动成型设备制作19-25
- 2.1 碾压混凝土振动成型理论19-21
- 2.1.1 振动压实理论19-20
- 2.1.2 振动成型机械的数学模型20-21
- 2.2 改制平板振动成型仪制作21-22
- 2.3 改制平板振动仪成型方法22-23
- 2.4 改制平板振动成型法与传统成型法的比较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流化床灰特性及水泥流化床灰复合砂浆性能25-34
- 3.1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25-27
- 3.1.1 原材料性能25-26
- 3.1.2 试验方法26-27
- 3.2 流化床灰特性27-29
- 3.2.1 流化床灰的化学成分27-28
- 3.2.2 流化床灰的物理特性28-29
- 3.2.3 流化床灰的颗粒形貌29
- 3.3 水泥流化床灰复合砂浆性能29-33
- 3.3.1 水泥流化床灰复合砂浆流动性能29-30
- 3.3.2 水泥流化床灰复合砂浆力学性能30-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4-52
- 4.1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34-38
- 4.1.1 原材料性能34-36
- 4.1.2 试验方法36-38
- 4.2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正交试验38-47
- 4.2.1 正交试验参数的选择39-40
- 4.2.2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40-42
- 4.2.3 正交试验结果评价指标42
- 4.2.4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42-47
- 4.3 最佳配合比的确定47-49
- 4.4 最佳配合比性能验证49-50
- 4.5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性能52-63
- 5.1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52-55
- 5.1.1 流化床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53
- 5.1.2 搁置时间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53-55
- 5.2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55-59
- 5.2.1 流化床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5-56
- 5.2.2 水胶比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6-57
- 5.2.3 水泥品种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7-58
- 5.2.4 流化床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58-59
- 5.3 流化床灰对碾压混凝土耐磨性59-61
- 5.3.1 流化床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59-60
- 5.3.2 水胶比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60
- 5.3.3 水泥品种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60-61
- 5.4 本章小结61-63
- 第六章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应力分析63-71
- 6.1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路面特点63-64
- 6.1.1 路面结构组合63
- 6.1.2 基层63
- 6.1.3 接缝63-64
- 6.2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设计64-67
- 6.2.1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流程65-66
- 6.2.2 厚度计算参数的选取66-67
- 6.2.3 路面厚度计算及分析67
- 6.3 EVER FE软件路面结构应力分析67-70
- 6.3.1 EVER FE介绍67-68
- 6.3.2 EVER FE路面结构分析基本步骤68
- 6.3.3 EVER FE路面结构应力分析68-70
- 6.4 本章小结70-71
- 第七章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工程应用71-83
- 7.1 工程背景71-72
- 7.1.1 川兴村农村公路实地考察情况71
- 7.1.2 川兴村农村公路路面设计71-72
- 7.2 工程原材料及配合比72-76
- 7.2.1 原材料72-75
- 7.2.2 配合比75-76
- 7.3 路面工程施工流程76-80
- 7.3.1 施工前准备阶段76
- 7.3.2 试铺阶段76-77
- 7.3.3 施工阶段77-79
- 7.3.4 成果展示79-80
- 7.4 工程效益分析80-81
- 7.4.1 经济效益80-81
- 7.4.2 社会效益81
- 7.4.3 环境效益81
- 7.5 本章小结81-83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3-85
- 8.1 结论83-84
- 8.2 展望84-85
- 致谢85-86
- 参考文献86-89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福,唐怀珠;影响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08期
2 谷艳玲,孙家国,邵宗庆;浅谈碾压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年03期
3 肖国哲;略论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2002年01期
4 吴燕明,俞勤泰;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和装备[J];建筑机械;2002年01期
5 Y.K.乔伊 ,夏云翔;寒冷天气下碾压混凝土的浇筑[J];水利水电快报;2003年20期
6 宫凌杰,祁军;江垭大坝斜层铺筑碾压混凝土技术经济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4年01期
7 廖湘辉,李力,蒋冰华,任晓莉;碾压混凝土专用造缝机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8 魏日华;孙桂喜;;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吉林水利;2006年S1期
9 刘婵;;浅谈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06期
10 计平;;浅议现场碾压混凝土试验规划及施工工艺[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冯立生;杨渝宜;;碾压混凝土筑坝的层面处理[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启宗;;碾压混凝土两级连续式搅拌站[A];2004年全国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仲崇刚;陈高;吴金灶;黄哓军;;碾压混凝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A];2008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资料[C];2008年
5 席浩;田育功;李永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碾压混凝土研究与应用20年[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6 官春光;杨人河;;戈兰滩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主坝施工[A];2008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申时钊;罗矣媛;;碾压混凝土的层间结合控制[A];庆祝坑口碾压混凝土坝建成20周年暨龙滩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于润明;宋建军;冷继菊;;碾压混凝土高温施工技术措施[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9 方坤河;;碾压混凝土的技术性能综述[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曾力;方坤河;;碾压混凝土中粉煤灰最大掺量的确定方法探讨[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水利学会碾压混凝土筑坝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筑就新型碾压混凝土坝[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杨尚怀 平利;碾压混凝土交流研讨会在普洱召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王健;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刷新碾压混凝土芯取样记录[N];中国建材报;2009年
4 谢鸿宏 李斌;武警水电部队碾压混凝土一次性取芯创新纪录[N];解放军报;2010年
5 戴锐 杨振华;我国建成世界最高最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全红;中国水电八局筑坝技术经典案例[N];西南电力报;2007年
7 记者 陈道明;亭子口工程碾压混凝土单仓单日浇筑量创世界纪录[N];广元日报;2011年
8 郑桂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期待大规模推广应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邱军;做出山虎 不做笼中虎[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任萍萍 通讯员 徐月明;打造雄厚筑坝实力 铸造金字施工品牌[N];中国电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华美;高寒高海拔碾压混凝土抗冻材料及其作用机理[D];武汉大学;2015年
2 王迎春;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特性和质量标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黄志强;碾压混凝土诱导缝与层面断裂性能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玉松;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装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欧阳润泽;聚丙烯纤维碾压混凝土在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吴昊;改性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圆;水压力和外力联合作用下碾压混凝土断裂试验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凯;施工扰动对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陈泳妍;不同渗透溶蚀程度下碾压混凝土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牛超;碾压混凝土结构流激振动特性及损伤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孔源;高应变率下碾压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王传彪;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改先;某电站拱坝碾压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及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9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6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