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IP协议在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NTCIP协议在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NTCIP 智能交通系统 MIB SNMP 网络拓扑发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为人们的出行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智能交通中的通信一直缺少统一的通信标准。不仅造成交通管理系统制造商各自使用私有协议,使得各个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交通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在后期维护以及升级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针对目前智能交通领域存在的这种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NTCIP协议以及协议在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NTCIP协议的组成部分,以及使用场景等。针对NTCIP协议下的MIB树构造以及网络拓扑发现的情况,做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对MIB树构造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MIB定义语言ASN.1特点,解析MIB文件。MIB树构造算法在解析MIB文件,获取MIB树节点后,设置节点的父节点,需要查询不断变大的节点集合。时间复杂度较高,MIB树生成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利用Hashmap保存接好的节点,降低算法运行时间复杂度,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通过实验,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正确运行,降低了算法的运行时间。(2)对使用SNMP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改进,提高算法的正确性。在一个网络拓扑结构中,由于路由器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有不同的IP。由于路由器有多个对应的IP,在算法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路由器重复遍历的情况,造成最后发现的网络拓扑结构不正确。本文通过添加一个路由器判重模块,为每个路由器对象添加所有的IP地址的队列,用于对路由器是否重复遍历进行判断。通过实验分析,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算法运行的正确率。(3)利用前面对NTCIP协议框架的研究,以及改进的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TCIP协议的交通诱导显示系统。系统分为管理端和代理端进行开发,管理端利用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发现所有代理端的显示终端设备。通过管理端能够很好的控制代理端,通过自定义协议等实现对代理端的控制。
【关键词】:NTCIP 智能交通系统 MIB SNMP 网络拓扑发现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TP393.0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网络拓扑发现研究现状12-13
- 1.2.2 NTCIP协议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4-15
- 1.4 论文内容结构15-17
- 第二章 NTCIP框架及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介绍17-35
- 2.1 NTCIP概要介绍17-19
- 2.1.1 简介17-18
- 2.1.2 NTCIP处理C2F和C2C18-19
- 2.2 NTCIP应用范围19-22
- 2.2.1 NTCIP支持的系统类型和设备19-21
- 2.2.2 NTCIP不适用的场景21-22
- 2.3 NTCIP框架22-27
- 2.3.1 NTCIP协议分层22-23
- 2.3.2 NTCIP框架介绍23-25
- 2.3.3 NTCIP分层模型与OSI分层模型25-27
- 2.4 C2F (中心-外场)应用场景27-31
- 2.4.1 C2F协议27-29
- 2.4.2 C2F通信结构29-30
- 2.4.3 改进C2F管理系统30-31
- 2.5 C2C(中心-中心)应用场景31-32
- 2.6 交通诱导系统32-33
- 2.7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NTCIP协议下MIB树构造算法改进35-55
- 3.1 抽象标记语言35-39
- 3.1.1 ASN.1 数据类型36-38
- 3.1.2 ASN.1 语法38-39
- 3.2 信息管理库解析39-44
- 3.2.1 信息管理库39-41
- 3.2.2 解析自定义MIB文件41-44
- 3.3 MIB树构造算法分析44-47
- 3.3.1 MIB树构造算法的分析44-46
- 3.3.2 MIB树构造算法的设计46-47
- 3.4 MIB树构造算法的改进47-49
- 3.4.1 MIB树构造算法改进分析47-49
- 3.4.2 MIB树构造改进算法的设计49
- 3.5 实验结果49-54
- 3.5.1 传统Mib树构造算法的实现49-50
- 3.5.2 改进的Mib树构造算法的实现50-51
- 3.5.3 实验数据分析51-54
- 3.6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NTCIP协议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算法改进55-78
- 4.1 网络拓扑结构55-57
- 4.1.1 物理网络拓扑结构55-56
- 4.1.2 逻辑网络拓扑56-57
- 4.2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分析57-59
- 4.3 NTCIP协议栈中SNMP协议59-61
- 4.4 算法中用到的MIB对象61-63
- 4.5 算法分析63-66
- 4.5.1 算法原理63-65
- 4.5.2 算法存在的问题65-66
- 4.6 改进算法的设计与实现66-74
- 4.6.1 改进算法的设计66-69
- 4.6.2 改进算法的实现69-74
- 4.7 实验结果74-76
- 4.8 本章小结76-78
- 第五章 交通诱导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8-89
- 5.1 系统介绍78-79
- 5.1.1 系统简介78
- 5.1.2 开发环境78
- 5.1.3 开发工具78-79
- 5.2 系统架构设计79-80
- 5.3 管理端设计80-84
- 5.3.1 管理端模块划分及流程80-81
- 5.3.2 显示设备发现模块设计81-82
- 5.3.3 管理端数据结构设计82-83
- 5.3.4 播放方案控制83-84
- 5.4 代理端设计84-85
- 5.5 管理端与代理端通信协议定义85-86
- 5.6 系统展示86-88
- 5.6.1 管理端展示86-88
- 5.6.2 代理端展示88
- 5.7 本章小结88-8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9-91
- 6.1 总结89-90
- 6.2 展望90-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95-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川,石冰心,李佳,马涛;实时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实现技术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2 钟联炯,段建军,钟升,叶茂;网络拓扑发现的要求与实现[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钟联炯,徐锋,段建军,叶茂;军事网络拓扑搜索[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年02期
4 巩延;吴智强;密德莉;;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在网管中的应用[J];硅谷;2009年03期
5 荆栋;肖刚;;网络拓扑发现算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9期
6 单立新;;面向多层次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7 张斌,李佳,刘启文,石冰心;基于园区网络的多层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11期
8 彭长振;杜海燕;徐清宇;甄磊;田茂昌;;对军事移动通信网中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年S1期
9 李元臣,刘维群,徐凯声;一种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及其自适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3期
10 周鹏;胡荣;梁阳;;适用于电力系统基于分布式的多级网络拓扑发现算法[J];计算机安全;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正娟;高岭;孙建伟;王羽;;基于分布式的多级网络拓扑发现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2 张明剑;徐国爱;李忠献;;一种基于多线程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勇军;蔡皖东;王伟;田广利;;基于端到端链路利用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郝应光;;一种基于P2P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史怀洲;朱培栋;;一种新的匿名路由器问题解决方案[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栋;网络拓扑发现及显示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王兴;Ad Hoc网络拓扑发现及定位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张金金;WSN网络拓扑发现及节点定位算法设计与实现[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4 官祥飞;NTCIP协议在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黄芳;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乔宏;减少探测冗余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网管拓扑模块实现[D];湖南大学;2009年
7 李光辉;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晓平;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黄燕辉;网络拓扑发现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杰;多级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8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