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无人机载武器预先准备控制逻辑和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02:29
  无人机在自主攻击目标前必须判定武器的发射/投放条件是否满足,除了是否处于攻击区这一重要判定条件外,无人机自主攻击决策系统还必须完成武器发射或投放前的许多预先准备。针对无人机自主攻击中武器预先准备的问题,给出了电源供应部件、导引头目标指示部件的模型结构和控制逻辑,并对其它预先准备控制逻辑作了简要分析;最后建立了武器预先准备控制逻辑的仿真框架,通过各预先准备功能仿真模块指令控制逻辑的分析,设计了武器预先准备控制仿真实验。此仿真方案能够弥补无人机自主攻击决策系统发射控制程序的不足,为自主攻击决策系统控制程序的优化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无人系统技术. 2020,3(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无人机载武器预先准备控制逻辑和仿真研究


电源供应部件模型结构和控制逻辑

头目,控制逻辑,模型结构,部件


目标指示部件模型结构和控制逻辑如图2所示。根据由瞄准导航系统进入来的信息p(关于所选择目标的标志),以及由位标器给出的实际参数量q,选择截获控制系统得出误差信号Δ=p-q,并形成控制指令U(Δ),传给位标器执行装置,使位标器进入到所需的状态,当误差信号Δ=0时位标器开始接收所选择目标的信号,即实现它的截获。同时信号Δ进入到目标截获可靠性检验系统,当Δ=0时,形成指令S1,在指令S1的作用下位标器转入到自动跟踪目标的状态,同时目标信号r进入到目标截获可靠性检验系统。在对这个信号进行分析并得出可靠的截获目标时,形成导弹发射前导引头准备好的指令S2。在有些情况下信号r不进入目标指示部件中,是否可靠地截获目标要根据误差信号Δ的大小确定。随着信号S1形成,位标器的调整被干扰,导致信号Δ增大。如果这个干扰被位标器自动跟踪系统补偿,并且稳定地接收目标信号,目标截获可靠性检验系统形成指令S2。

框架图,武器,控制逻辑,框架


设计仿真实验用以检验各种武器预先准备的控制逻辑[10],武器预先准备控制逻辑仿真框架如图3所示。仿真计算机中存有各种武器的预先准备程序,武器类型不同,预先准备的程序不同,图中给出了几种典型的预先准备功能仿真模块:电源变换部件仿真模块、目标指示部件仿真模块、导引程序输入部件仿真模块和引信设定输入部件仿真模块。各仿真模块传给武器的信号用X4i(i=1~4)表示。各种功能仿真模块和信息变换通道的接通或断开由指令Ui(i=1~4)控制,指令Ui由仿真计算机控制。以Si(i=1~4)表示完成相应操作后武器的回馈信号,而关于武器状态良好性的信息以S0表示。4.2 仿真实验控制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导火箭弹MEMS陀螺仪信号处理仿真[J]. 查颖,周长省,鞠玉涛.  计算机仿真. 2013(12)
[2]无人作战飞机自动机动轰炸原理及技术分析[J]. 张峥,周勇,高瑞周,巩冠峰,王刚.  测控技术. 2012(07)



本文编号:3406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06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