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紫铜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及耐蚀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7 22:22
  铜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抗寒性、导电以及导热性能等优点,为了克服铜在实际应用中耐蚀性差的缺点,提高铜及铜合金的耐腐蚀性刻不容缓。本文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紫铜表面制备Ni-P镀层,并通过改变制备参数,改善镀层表面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紫铜耐蚀性能的优化。Ni-P二元合金镀层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加沉积时间活性位点上形成的NiP小颗粒会继续长大成胞状物,随后胞状物会逐渐融合并覆盖整个基体的表面。同时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镀层的厚度增加、致密性增加并且P含量由里及外逐渐增加。研究发现,制备Ni-P二元合金镀液的镀液p H值、柠檬酸钠和温度会影响沉积速率和镀液的稳定性,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的镀层均具有典型的胞状结构,且镀层均为非晶结构,但制备工艺参数的改变会影响镀层表面胞状物的团聚程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基础镀液的最优组合。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下镀层的阳极极化曲线均出现钝化现象且腐蚀电流密度均有一定的降低。镀层在浸泡过程中首先会生成钝化膜,随后腐蚀介质会破坏钝化层并在镀层上发生局部腐蚀,点蚀。但是长时间浸泡后镀层仍具有较高的阻抗模值,说明镀层具备优异的耐蚀性。为了减少Ni-P二元合金镀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Ni-P化学镀层研究现状
        1.2.1 Ni-P二元合金镀层
        1.2.2 Ni-P多元合金及复合镀层
        1.2.3 化学镀镀层封孔处理
        1.2.4 Ni-P化学镀的特点及应用
    1.3 Ni-P化学镀机理
    1.4 铜及铜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诱发方法
    1.5 Ni-P化学镀的影响因素
        1.5.1 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1.5.2 镀液主要成分的影响
        1.5.3 工艺参数的影响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流程
        2.2.1 预处理工艺
        2.2.2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2.2.3 硅烷封孔处理
    2.3 试验方法
        2.3.1 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
        2.3.2 物相分析
        2.3.3 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
第3章 Ni-P二元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及腐蚀行为
    3.1 引言
    3.2 镀液pH值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3.3 柠檬酸钠浓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3.4 温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3.5 工艺参数的优化
    3.6 镀层的形成过程及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Ni-P多元及复合镀层的组织与腐蚀行为
    4.1 引言
    4.2 Ni-Cu-P三元合金镀层
    4.3 Ni-P-CeO2 复合镀层
    4.4 Ni-Cu-P-CeO2 复合镀层
    4.5 镀层封孔处理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5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835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