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C/C++,JAVA编程技术的防灾减灾短信平台

发布时间:2015-02-13 09:42

摘 要:

摘 要:为满足日常业务需求,解决防灾减灾短信平台发送长短信及用户数据库管理等问题,基于C/C++,JAVA编程技术的防灾减灾短信平台,实现三家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长短信功能的统一发送,为气象资讯能及时、准确地送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关键词:防灾减灾短信平台 长短信 气象服务能力


1 建设内容及实现功能

      防灾减灾短信平台应具备有统一规划、多种接入方式、适用性与经济性、扩充性与兼容性、先进性、高可靠性、方便管理与维护等特点。

1.1 接入模式改变

      福建移动公司将防灾减灾短信的接入模式由现有的移动梦网模式转换成行业网关模式,并且在短信后增加【关注天气】的短信签名。短短信是以70个字符作为一条信息的限制字数,在增加短信签名的6个字符后,只剩下64个字符,已无法满足日常业务需要,这就必须将原有的短短信模式升级为长短信模式。

1.2 用户数据库管理

     原先移动定制用户必须通过MISC网关,等待运营商服务器的同步确认,才能将名单添加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并且有操作步骤繁琐、等待同步时间较长、时间无法控制等不足之处。改为移动行业网关后,移动运营商直接给防灾减灾短信平台(10628890)开设白名单绿色通道,将实现不通过MISC网关,添加后的用户名单直接建立数据库,存在服务中心机房服务器中,无需再与运营商数据库服务器同步,这样更有利于我中心对短信平台用户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1.3 短短信的弊端

      现有的70个字符的短短信在遇灾害性天气或复杂天气状况时,需发送灾害情况、提示性语言、温馨提示等气象信息。70个字符的限制已逐渐无法满足文字表达内容的需要。为了继续满足未来业务需求,该平台将对(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的短短信模式更新建设为长短信模式。


2 SGIP、CMPP协议开发技术路线

2.1 SGIP协议长短信

      将tlv字段TP udhi设置为0x01,,代表消息内容中包含长短信头。TLV字段说明:TLV是可选参Tag,Length,Value的缩写,其中Tag是2个字节,表示字段的标签,说明是啥值;Length是2个字节,表示后面具体值的长度;Value可变长度,长度为Length,字段的内容。TP_udhi的Tag为0x0002,Length为0x0001,Value为0x01。

2.2 消息内容增加一共有6个字节的用户数据包头UDH。其中,字节一为包头长度,应固定填写0x05;字节二为包头类型标识,应固定填写0x00,代表长短信;字节三为子包长度,


3 CMPP3.0协议长短信

      CMPP-SUBMIT消息定义(SP?SMG)字段名?字节数?属性?描述 Msg Id 8 Unsigned Integer 信息标识。

      Pk total 1 Unsigned Integer 相同Msg Id的信息总条数以及Pk number 1 Unsigned  Integer 相同Msg Id的信息序号均由1开始;当Registered Delivery 1 Unsigned Integer 要求返回状态确认时,其中“0”为不需要;“1”为需要。

      Msg level 1 Unsigned Integer 信息级别,Service Id 10 Octet String 业务标识,为数字、符号及字母的组合,Fee UserType 1 Unsigned  Integer计费用户类型字段分别为


3 总结

     升级建设完成的防灾减灾短信平台,实现了三家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长短信拆分规则,保证长短信的发送,并在不通过MISC网关平台管理定制关系的条件下,无需与运营商服务器同步,添加白名单用户到数据库服务器中,便于日常的管理与维护。此次升级更新后在功能上新增了批量定制用户导入、导出功能,这就较完整地完成了防灾减灾短信平台的升级建设工作,满足了日常业务需求,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为气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发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健,王新丽.SGIP短信协议机制及其在华为在信网关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9).

[2]林周,汤瑞财,龙卉.基于CMPP3.0的长短信识别与合并技术[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6).

[3]陈素清.基于CMPP的超长短信接收实现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4).






本文编号:14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4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