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基因亚型同工酶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26 17:56
  目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农资。因其价低易得,效果显著,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机磷的发明和使用,对保证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和有机磷相关的生产、运输和应用中,由于意外沾染和不当使用而造成的急慢性中毒时有发生。在一些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国家中,与有机磷相关的中毒案例甚至占据了自杀死亡案例的第一位。而且,在海湾战争、恐怖主义等事件的相关报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沙林、索曼、VX(propylamine ethyl methylthiophosphonate)等有机磷类神经毒剂的描述。有统计,全球每年因有机磷中毒和死亡的人数多达数百万。我国是农业大国,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仍然非常广泛。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的各种原因所致的有机磷中毒的案例。因此,为了社会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需要,有机磷中毒的解毒研究显得非常迫切。1953年,研究者发现人体内天然存在一种可以水解对氧磷的磷酸酯酶类,故命名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PON1)。因其还具有在体内外对多种有机磷类化合物进行高效、无毒的水解作用,故而...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R/Q192亚型同工酶的表达和纯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构建rhPON1R/Q192基因序列的质粒表达系统
            2.2.2 杆状病毒的制备
            2.2.3 目标蛋白的表达和鉴定
            2.2.4 目标蛋白的纯化
            2.2.5 目标蛋白的活性检测
    3 结果
        3.1 含有hPON1 R/Q192基因亚型核酸序列的质粒系统的构建
            3.1.1 基因信息
            3.1.2 合成基因的鉴定
            3.1.3 取酶切后的载体质粒
            3.1.4 无内毒素质粒的提取
        3.2 病毒感染IPLB-SF21 细胞的镜检结果和病毒滴度定量分析
            3.2.1 转染细胞的OLYMPUS倒置显微镜镜检结果
            3.2.2 P2代杆状病毒滴度检测
        3.3 目标蛋白的检测
            3.3.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3.3.2 目标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
            3.3.3 目标蛋白的活性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脱糖基化对重组人对氧磷酶1亚型同工酶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研究方法
            2.2.1 混合型人血清对氧磷酶(hPON mix)的纯化和鉴定
            2.2.2 rhPON1 R/Q192的脱糖基化反应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混合人血清的纯化和鉴定
            3.1.1 经检测混合人血清水解对氧磷的活性
            3.1.2 人混合血清的垂直电泳鉴定
        3.2 脱糖基化对于PON1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3.2.1 脱糖基化对于各组PON1活性的影响
            3.2.2 比较脱糖基化对于PON1的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3.3 脱糖基化对于底物分子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重组人对氧磷酶1亚型同工酶对有机磷中毒大鼠的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动物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连续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的中毒症状
            2.3.2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胆碱酯酶的活性
            2.3.3 光镜下观察染毒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尼氏染色的结果
            2.3.4 电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结构的变化
            2.3.5 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胆碱酯酶的变化
            2.3.6 Western Blot检测染毒各组大鼠脑组织的胆碱酯酶表达情况
            2.3.7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的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De Bleeker评分
            3.1.1 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
            3.1.2 各组大鼠的De Bleeker评分
        3.2 染毒各组大鼠血清和大脑皮质胆碱酯酶活性
        3.3 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光镜下尼氏染色的结果
        3.4 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结构的电镜观察结果
        3.5 各组大鼠的脑组织海马区胆碱酯酶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6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AchE表达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4037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4037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