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断裂区域巷道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连续断裂区域巷道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方庄一矿-400 m大巷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围岩松动范围大、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对该矿地质构造背景、断裂形式、断裂周围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形式进行了分析,认为-400 m大巷围岩失稳是连续断裂构造区破碎围岩、复杂应力环境、支护方式、采动影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穿越连续断层时,其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在围岩松动破坏范围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配合U型钢封闭支架及围岩注浆加固的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工业性试验表明,在观测的180天内,两帮最大移近量70 mm,顶底板39 mm,与未采取联合支护的同类型巷道相比,位移减少了450 mm左右,整体加固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煤矿;
【关键词】: 连续断裂 失稳机理 联合支护 控制技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04517)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0GGJS-058)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2-077)
【分类号】:TD353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韦四江,南华,徐耀辉.连续断裂区域巷道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4):39-44.Wei Sijiang,Nan Hua,Xu Yaohui.Study on instability mechanism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mine roadway in continued breaking region[J].CoalScience and Techn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连云;冀焕军;;浅谈如何选择巷道层位降低维护费用[J];陕西煤炭;2010年05期
2 齐世峰;邹玉龙;;探索巷道破坏因素 创新优化工程设计[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5期
3 付国彬;破裂状态围岩巷道变形量计算的几何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苏红伟,卢旭,李德全,王会然,范建民;依靠科学技术 合理选择巷道位置[J];中州煤炭;2004年01期
5 孙萍;陈立伟;;用离散单元法评价采煤巷道地面建筑适宜性[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3期
6 高庆洋;;浅述巷道失修的预防和处理[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4期
7 霍槟槟;刘双剑;;孟津煤矿西翼第二中部车场巷道变形特征及原因分析[J];煤炭技术;2009年09期
8 杜德伟;;谢一矿巷道失修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9 郭豹;;延深巷道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3期
10 吕祥锋;潘一山;李忠华;代树红;;冲击波作用下巷道破坏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洪文;;深埋巷道破裂围岩位移分析及应用[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2 周坤;赵毅鑫;谢帅涛;刘迪;;模型边界位置对巷道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长江;刘夫晓;王黎明;;浅析矿山巷道变形的监测[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田花永;;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巷道毛硐尺寸设计[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5 付跃升;杨万斌;;多次破坏后巷道修复原理与方法[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张农;;巷道围岩强化支护技术体系及实践[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灵志;;掘进巷道超前预审查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高效、科学经济的有效手段[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8 毛兴武;;朱家湾矿井开拓准备巷道变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琨;任建喜;;煤矿高应力巷道破坏机制及其返修技术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向征;倪新华;姚宏章;;差值法速算拱形巷道面积的研究与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沛洁;平煤四矿给修复巷道“贴标签”[N];平顶山日报;2007年
2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审计处 王哲;巷道破坏分析和巷道维护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5年
3 程占国;云驾岭矿工艺创新打造平安巷道[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4 徐宁 梁祚山 杨殿栋;千米深处完美对接[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张洪武 记者 王大伟;东海矿唱响质量标准化“四重奏”[N];鸡西日报;2008年
6 李伟;科技兴煤让企业尝到甜头[N];哈密报(汉);2007年
7 陈贤云;小修补改变大环境[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通讯员 孙传报 王印河 本报记者 范宁;“两化”生产区保障40年旺盛采掘[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郭永霞 通讯员 杜福贵;为矿山发展添后劲[N];金昌日报;2010年
10 程矿生;郭二庄矿:科研创新效益倍增[N];经理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世文;深部大跨度巷道失稳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樊克恭;巷道围岩弱结构损伤破坏效应与非均称控制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4 吴海;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徐剑坤;基于机器视觉的巷道变形实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杨吉平;薄层状煤岩互层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机理及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吴爱民;钱家营近距离煤层煤岩体破坏与巷道优化支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詹平;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控制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张钦祥;保德矿采动巷道围岩分次控制方法及关键支护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鲁岩;构造应力场影响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原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萍;基于GIS井下避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曲懋轩;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秀友;任楼煤矿巷道破坏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孟武峰;朝川矿己组煤层开采对上方巷道的变形破坏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涛;原岩应力状态下交叉巷道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6 邓晓谦;基于相似模拟实验的巷道变形特征及失稳危险判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李登月;朱仙庄矿破碎带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韩承强;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巷道围岩结构及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卞西春;松软破碎巷道围岩弱结构支护与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杭涛;采动对底板巷道的动态影响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3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9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