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尹格庄金银多金属矿床多期成矿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0:07
本文关键词:胶东大尹格庄金银多金属矿床多期成矿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尹格庄金矿 招远-平度断裂 多期成矿作用 构造控矿 扫描电子显微镜
【摘要】:胶东矿集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产地,以发育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为特征,其探明的金矿资源储量和年产量约占全国25%,且绝大部分金矿发育在胶北隆起区内。论文选取位于胶北地区主要控矿构造之一的招远-平度断裂带中段的大尹格庄大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区中的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进行对比研究,侧重讨论叠加成矿作用对矿床的重要影响,查明多期成矿的成矿期次和矿物组合。这不仅能够补充大尹格庄金矿在银多金属研究方面的资料缺陷,还对大尹格庄金矿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招平断裂带的岩石圈演化和金成矿过程研究提供部分的依据。研究表明,Ⅰ号、Ⅱ号矿体的金成矿作用主要受招平断裂控制,且都赋存在玲珑花岗岩的破碎蚀变带内,二者在成矿的构造上是一致的。两个矿体在金矿石的类型非常相似,但是在含银矿物上有较大差别:Ⅰ号矿体含银矿物种类多、总量也多。Ⅱ号矿体中多金属硫化物矿石较Ⅰ号矿体少,该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银的主要成矿阶段。本文将大尹格庄金矿Ⅰ号矿体成矿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分别为钾长石-石英阶段、绢云母-自形黄铁矿阶段、金-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铜矿阶段、主成矿期石英-方解石阶段、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阶段。Ⅱ号矿体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在金矿化的5个阶段是一致的,但是在银矿化阶段有较大差异,并且Ⅱ矿体缺少了石英-重晶石-方解石阶段。根据对比分析,大尹格庄地区在金矿化作用结束后,发生构造活动形成的大尹格庄断裂,将北部的Ⅱ号矿体和南部Ⅰ号矿体错开,导致了后期银矿化作用在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上出现差异。
【关键词】:大尹格庄金矿 招远-平度断裂 多期成矿作用 构造控矿 扫描电子显微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P618.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交通位置、自然特征和经济概况11-12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2-13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1.5 扫描电镜及其能谱设备基本介绍14-17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7-25
- 2.1 大地构造背景17-18
- 2.2 区域地层18-19
- 2.2.1 太古宇胶东岩群(Ar2j)18
- 2.2.2 下元古界荆山群(Pt1j)18
- 2.2.3 中元古界粉子山群(Pt1f)18-19
- 2.2.4 新元古界蓬莱群(Zp)19
- 2.2.5 第四系(Q)19
- 2.3 区域构造19-20
- 2.3.1 郯-庐断裂带19-20
- 2.3.2 招远—平度断裂带20
- 2.3.3 丰仪断裂20
- 2.3.4 栖霞复式背斜20
- 2.4 岩浆岩20-22
- 2.4.1 玲珑花岗岩体21-22
- 2.4.2 栾家河中粗粒二长花岗岩22
- 2.4.3 郭家岭似斑状花岗闪长岩22
- 2.4.4 艾山花岗岩22
- 2.4.5 脉岩22
- 2.5 区域矿产22-23
- 2.6 成矿动力学背景23-25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25-35
- 3.1 矿区地层25-26
- 3.1.1 太古宇胶东群(Ar2j)25
- 3.1.2 荆山群禄格庄组(Pt1jL)25
- 3.1.3 第四系(QS)25-26
- 3.2 矿区构造26-28
- 3.2.1 齐山韧性变形构造26
- 3.2.2 南沟断裂26
- 3.2.3 招远—平度断裂26-28
- 3.2.4 NNE向断裂28
- 3.2.5 大尹格庄断裂28
- 3.2.6 南周家断裂28
- 3.3 岩浆岩28-30
- 3.3.1 郭家店花岗岩岩体29
- 3.3.2 中生代燕山期脉岩29-30
- 3.4 矿体围岩蚀变30-32
- 3.4.1 钾长石化30-31
- 3.4.2 绢英岩化31
- 3.4.3 黄铁绢英岩化31-32
- 3.4.4 碳酸盐化32
- 3.4.5 绿泥石化32
- 3.4.6 硅化32
- 3.5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32-33
- 3.5.1 郭家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成分特征32-33
- 3.5.2 黄铁矿地球化学成分特征33
- 3.6 成矿年代学研究33-35
- 第四章 矿体地质35-42
- 4.1 矿体特征35-39
- 4.1.1 Ⅰ号矿体群特征35
- 4.1.2 Ⅱ号矿体群特征35-38
- 4.1.3 讨论38-39
- 4.1.4 矿体特征对比小结39
- 4.2 矿石特征39-42
- 4.2.1 矿石类型39-40
- 4.2.2 矿石结构40-41
- 4.2.3 矿石构造41
- 4.2.4 矿石矿物组成41
- 4.2.5 矿石特征对比小结41-42
- 第五章 矿石主要矿物特征研究42-54
- 5.1 I号矿体主要矿物特征42-51
- 5.1.1 Ⅰ号矿体金矿物特征42-43
- 5.1.2 Ⅰ号矿体银矿物特征43-45
- 5.1.3 Ⅰ号矿体黄铁矿矿物特征45-46
- 5.1.4 Ⅰ号矿体黄铜矿矿物特征46-47
- 5.1.5 Ⅰ号矿体方铅矿矿物特征47
- 5.1.6 Ⅰ号矿体闪锌矿矿物特征47-48
- 5.1.7 Ⅰ号矿体其他矿矿物特征48-49
- 5.1.8 Ⅰ号矿体主要脉石矿物特征49-50
- 5.1.9 Ⅰ号矿体矿物相关性小结50-51
- 5.2 Ⅱ号矿体矿石矿物特征对比51-54
- 5.2.1 Ⅰ、Ⅱ号矿体矿石矿物特征相似性52
- 5.2.2 Ⅰ、Ⅱ号矿体矿石矿物特征相异性52-54
- 第六章 矿床成矿作用过程54-66
- 6.1 I号矿体成矿阶段划分54-58
- 6.1.1 钾长石-石英阶段54
- 6.1.2 绢云母-自形半自形黄铁矿阶段54-55
- 6.1.3 金-石英-黄铁矿阶段55
- 6.1.4 金-石英-黄铜矿阶段55-56
- 6.1.5 主成矿期石英-方解石阶段56
- 6.1.6 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56-57
- 6.1.7 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阶段57-58
- 6.2 II号矿体成矿阶段划分58-59
- 6.2.1 金成矿期主要阶段58
- 6.2.2 银成矿期主要阶段58-59
- 6.3 矿物生成顺序59-61
- 6.4 多期成矿作用小结61
- 6.5 对比研究的主要结论61-62
- 6.6 叠加成矿作用讨论62-64
- 6.6.1 金成矿期成矿演化过程62-63
- 6.6.2 银成矿期成矿演化过程63-64
- 6.7 成矿模型探讨64-66
- 第七章 结语66-67
- 7.1 主要结论和认识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83
- 附录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雪灵;邓湘伟;彭省临;杨斌;;玲珑花岗岩在大尹格庄金矿成矿系统中的作用[J];地质与勘探;2011年03期
2 凌洪飞,胡受奚,孙景贵,倪培,沈昆;胶东金青顶和大尹格庄金矿床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095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95283.html